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包括人力资本的三要素投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研究了1985-2007年中国36个二位数工业行业的增长因素。研究发现:(1)工业行业平均要素产出弹性合计为0.993,中国工业大体上表现出规模报酬不变特征;(2)初级要素投入是推动工业产出增长的首要因素,但智力要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从产业部门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为集约型增长。资本密集型产业、采矿业、公用事业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单独对垄断性行业的核算发现,垄断性行业的产出增长完全依靠初级要素的大量投入,是典型的粗放式增长。因此,要推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切实提高公用事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采矿业等产业部门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水平。另外,加快对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已经成为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考虑吸收能力与考虑吸收能力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吸收能力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研发、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通过进口传导的国际技术溢出只有与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一旦考虑到吸收能力.外国研发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就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与贸易集聚对技术扩散模型的拓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军  仇怡 《中国软科学》2007,3(8):138-144,151
现实经济中,一国要通过国际贸易、FDI 等传播渠道来分享国际先进知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真正产生技术扩散效应绝非易事。其中人力资本与集聚效应就是影响我国吸收先进技术的重要因素。本文把人力资本与贸易集聚纳入传统的技术扩散模型中,以分析这两大因素对传统模型的拓展,揭示其在国际技术扩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学研究》2021,39(3):432-441,462
本文基于生产分解模型测算了2000-2016年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前向嵌入和后向嵌入参与度,并检验其对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嵌入度明显高于前向嵌入度,产业正处在摆脱"低端锁定"的转型期;由于参与方式不同,前向嵌入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U"型关系,而后向嵌入则呈现截然相反的作用规律;两种全球专业化分工参与形式对产业发展集约化转型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在提升国际生产链价值位势的同时,要明确经济发展拐点和警惕价值链主导者的污染转移和技术封锁,从而充分吸收国际技术溢出,实现产业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与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国内研发、贸易伙伴国溢出的研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国外研发溢出是与人力资本相结合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人力资本在技术溢出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R&D投入递增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R&D资源配置视角,根据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将资源错配研究方法引入知识生产函数,测算中国创新生产系统R&D资金和人员的配置扭曲状况,探究R&D资源配置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R&D资源配置扭曲中发挥纠偏作用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R&D资源存在资金配置过度而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且R&D资源配置扭曲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2)R&D资源配置扭曲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R&D人员配置相比,R&D资金配置扭曲的负向影响作用更大;(3)创新环境和对外开放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则显著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人力资本达到了一定水平后能够吸收配置过多的R&D资金,但绝大多数省市并未达到这一门槛值水平。为优化R&D资源配置并发挥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应当建立完善以市场为主导配置R&D资源的长效机制,通过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促进R&D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同时评估政府配置R&D资金政策的有效性,不断完善R&D资金的财税政策支持规则和方式。而为了发挥人力资本的纠偏作用,需要加大教育培训和健康投资,提高人才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推进以“人力资本红利”代替“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7.
潘毛毛  赵玉林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71-2182
互联网融合正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09-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互联网融合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与互联网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的融合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是通过优化企业内部资本要素配置实现的;互联网融合与人力资本结构存在互补效应,高技能人才占比增加强化了互联网融合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在市场层面的融合程度低、质量差和高技能人才占比低、增速慢是当前中国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提供了互联网融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证据,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人口生育政策,是政府为调节妇女生育率以期达到预定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素质而制定的一系列计划、规范、措施的总和。当前我国实行“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数量过大、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政府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地引导、规范、治理每个家庭的生育行为。自从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9,(8):68-72
利用中国1856个县域面板数据,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进行了测度,并将其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劳动力转移效应和资本转移效应,进一步采用空间SARAR模型分析县域结构红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存在显著的结构红利,分解后发现产业结构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效应为正,资本转移效应为负;县域结构红利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规模结构提升主要通过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效应和资本转移效应进而影响县域结构红利;财政支出占比提升不利于释放县域结构红利。提出了释放结构红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选择,并给出了三点促进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约束下粮食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慧玲  卢锦培 《资源科学》2014,36(10):2149-2156
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做出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从1997-2010年以来,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得益于生产技术和效率的进步,但其背后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对各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粮食产量占比高的省份粮食生产率呈现出不断进步的状态,粮食产量占比中等的省份却相反,粮食产量占比低的省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或退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最后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评价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证券市场环境、股权结构、融资渠道、公司盈利能力、决策科学性多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针对症结所在提出促使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理性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股利支付率和收益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1994—2002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进行了总体分析,并与主要的国际市场进行了对比。结论发现:中国进行派现的上市公司比例高于美国,而股利支付率也高于国际市场的平均水平。但中国的股利收益率却要远远低于主要国际市场的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中国公司盈利能力较低和股价过高所致,而并不在于股利支付水平。因此,当前关键已不在于提高股利支付水平,而是如何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角度分析我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造成区域差异的因素。构建包含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和资源环境3个层次共2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可获得有效数据的161家实验区为研究对象,测算其2014—2018年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得分,识别影响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差异指标,并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各分解指标,识别影响实验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新登记注册企业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影响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差异的主要指标;(2)导致实验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因素是纯技术效率与技术效率,即制度与结构发展因素;(3)实验区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主要源于技术进步;(4)实验区经济发展协调性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浙江省的实验区协调发展水平较强,可为其他地区的实验区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人力资本流量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人力资本流量与人口迁移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从横向和纵向西方面比较分析了西部人口迁移状况。在此基础上对西部人力资本流失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西部人力资本流失严重的现状,剖析了西部人力资本流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企业家精神分为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指标,并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各种稳健性检验印证了上述结果。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公共因子进行新的思考,加入技术进步和人口年龄结构等因子,对东亚经济奇迹进行重新考察,得出一些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影响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