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前人进化论等的精髓,认为发展的哲学内涵为前进性、上升性和价值意蕴。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马克思认为发展并不仅是从客体自身发展的程度来界定,而更主要是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来确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发展的旨归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前人进化论等的精髓,认为发展的哲学内涵为前进性、上升性和价值意蕴。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马克思认为发展并不仅是从客体自身发展的程度来界定,而更主要是从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来确定。发展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发展的旨归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钱娟 《文教资料》2012,(21):46-47
马克思的发展理论包括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三个方面。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研究马克思的发展理论都是从一个角度或是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马克思的发展理论,所以将马克思发展理论中的自然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三方面内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跨越发展理论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对社会发展如何进行跨越的问题在国内学术界中众说不一。本试图通过对马克思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探讨,从而达到更加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人类社会跨越发展的形式与条件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和西方实证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针对人类现今面临的发展极限问题, 说明实证发展观的弊端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的正确性, 并阐述了在马克思的历史观和辩证法指导下树立起的新发展观的内容及其对我国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建构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现社会公正是马克思的崇高理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创立,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由此,形成了马克思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公正观:以无产阶级和人的解放为根本内容、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历史必然性为现实根据、以长期实践为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是对其唯物史观的高度浓缩。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体。站在这个理论视角上,我们能探索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如下的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呈现出周期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审美情愫与社会理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有一个美学基点,此即他所认定之区别于动物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本质。这一基点植根于马克思本人的审美情愫,他的社会理想则是其审美情愫在人类翔之志向引导下升华的结晶。人类关怀促使马克思进入旨在改变世界的社会实践及理论研究领域,而审美情愫作为潜在的驱动力始终伴随和濡染其中。前者引导马克思在文艺批评方面倾斜于历史,后者则同时升华为普惠的美学理念而成为其献身目标。推进历史意味着走近美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批评重新调整定位美学与历史这两个尺度,应当也是马克思所期待的。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9,(2):83-86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揭示社会共同体及其与个体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与基本规律的理论体系,为人们正确认识与把握共同体与人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理论视角,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演进提供科学指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社会共同体在逻辑前提、实现条件、价值旨归等方面具有一脉相承性,同时又是对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的发展超越。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马克思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这几个因素共同构成的,它们协同作用推动着社会发展。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归纳了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五个主要部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要实现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践诠释离不开独特的理论前提、社会条件和主体条件;在社会形态演进、历史发展动力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毛泽东实现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实践诠释;历史表明,毛泽东的实践诠释中内蕴着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以及继承与发展之间有机统一的方法论特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全部人类学哲学理论赖以出发的存在论基础,是从人的自然存在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社会存在在本质上是人类的生存关系的存在。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存在论基础既不是物质,也不是实践,而是人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产关系中通过人的历史运动而实现的社会存在。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在他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奠定的人类学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政治、文化等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应当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该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不断得以演绎和诠释,尤其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状况的深刻揭露和剖析,阐述了普遍的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以及改变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价值选择,澄清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今天,在社会转型时期重读《宣言》,彰显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意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化的理论源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出发,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探讨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通过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全面完整的论述,并通过实践将三者实现了有机的统一;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认识,使人们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认为马克思倡导的是发展应关注人的自由度——能力的拓展,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的价值核心进行了新定位,形成了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维系发展的新意蕴,是对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在重新审视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卡尔.马克思自由发展理念将对人们认识科学与价值、科学发展与公平正义的关系问题及科学评价发展的问题带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艺术有三个重要命题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艺术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又是精神生产。它必然由生产、产品、消费构成系统,以物化形式来体现,受到整个社会生产的制约;而对世界的掌握也要经自身的系统来完成。作为意识形态,艺术生产又必然与时代和阶级的命运相联系,其产品并非一般产品,而是表达人类共同意愿和情趣的完整的个性化世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是艺术真实地掌握世界和艺术生产得以繁荣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代高技术社会的伦理困境,当代技术伦理导向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研究。作为一种系统的整体论,其技术伦理思想分为技术伦理的社会制度环境、组织制度条件和技术主体道德三个方面,并以技术史和工艺学实证研究为基础,为现代技术伦理的社会、技术和人的协同发展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既体现了人与人的世界的同一,又体现了人与人自身的同一.这种同一内在地要求必须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确认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一切从人出发,充分反映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树立一切依靠人和人民群众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