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拿来主义》这篇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杂文名篇,堪称鲁迅杂文中的扛鼎之作:篇幅不长,字字千钧,短小精悍而又艰深驳杂。执教此文时,我们一方面必须对学情做好充分的调研,深刻了解学生在预习环节中碰到的各种困惑,另一方面还应在备课环节用尽功夫,探骊得珠,挖掘出该文中隐含的宝贵的有价值的信息,扫清学生理解文本过程中存在的重重障碍。  相似文献   

2.
课文按记叙的顺序可分三部分:一、(1节)写表演前的情况;二(2—4节)写口技人精彩的表演;三、(5节)写表演结束时的情形。 从内容来看,先写犬吠而起的声响,再写火起而生的声响,两次声响即为两次表演高潮。从表演的情况来说,声响是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物及人,由小及大,由少及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到急快,由简单到复杂,由一户而及乡邻。此中,各声并作,万籁俱发,繁简相同,疏密并用,使读者有莫名其端、应接不暇之感。  相似文献   

3.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文三百二十五字,以其清新俊逸而又沉郁顿挫的风格,抒写了山水之美、饮酒之兴和赋诗之乐,从而引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文章情景交融,浑然贴切。但这样一篇为世所称颂的脍炙人口的散文,却未能入选《昭明文选》,不能不说是件憾事。后人对此曾探其原因,多加考据,其主要说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此物故非西产此句课本只注“西”字,说“这里指陕西”。我认为,仅注此字,容易误会。学生会把此句理解为“这虫儿本来不是陕西所产”。果这样理解,当然不合原意。蒲松龄不会认为到了明代或清代,陕西竟还没有蟋蟀(促织)。因为周代的《诗经》中的《七月》,写的就是今之陕西一带的事情,那里面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诗句,蒲松龄肯定是背得很熟的。所以,这里的“产”字当作“名产”或“特  相似文献   

5.
《繁星》(小学语文第七册)是巴金在1927年1月赴法留学途中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看到的星天的景象和感受。文章把自然的美和人情的美紧紧结合起来抒写,别具新意。如何让学生领略意境,体会感情,我认为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荷花淀》并不是一个传奇故事,它只是“按照生活的顺序写下来”,记下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斗争,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这篇课文,我过去曾不止一次地教过,这次备课,我仿佛又闻到了冀中地区泥土的芳香,听到了劳动妇女前进的鼓点,看到了千百万普通群众淳朴而又伟大的心灵,又一次深深为小说中人物的乐观精神和爱国热情所感动,为作者描写人物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设计《俭以养德》这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文中有句对题目进行解释的话可以作为中心论点,是哪句话?这个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中心论点提出以后,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举例论证?用了哪些事例作论据?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方法可以截然分开吗?为什...  相似文献   

8.
(一) 《隆中对》也叫《隆中对策》。节选自《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三国志》,晋朝陈寿著,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合称“四史”,在史学上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也有较大的影响。《隆中对》这个标题,是选者所加的,“对’,在这里就是“对策”。中国古代皇帝为选拔人材举行考试,事先把问题写在竹简上,叫做“策”。应考的人,按策上的问题陈述自己的见解,叫做“对策”。后来下级回答上级所询问的关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问题,也叫对策。  相似文献   

9.
作家写章,莫不着眼于宏观,落笔于微观。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分析作品时,不能对每一部分都用同样的力气,而是要对细节加以特殊注意。从前教学《背影》,多注意父亲的“背影”和儿子的“眼泪”,认为这是情感的充分表达。没有考虑到若没有全坚实的细节支撑,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绝不会令人如此感动。现在换种眼光来对课作微观分析,果然有了一些新发现。  相似文献   

10.
入选在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的《穷人》一文,是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十九世纪后半期最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篇。文中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构思独具匠心,语言朴实,描写细腻,且恰如其分。现就备课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此文的体载此文选自《清稗类钞》,原题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为了简化题目和突出这位女英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三册的编辑者把它改为《冯婉贞》,这本是无可无不可的事。但是只要略读全文便可发现,本篇并非人物传记,也不是特写,而是一篇完整的战记。既是战记,就应该按战记标题。此文的原标题较好,能揭示文章的内容。当然还可以有其他标法,如《谢庄抗英》之类。  相似文献   

12.
《春风吹》(第二册)这首儿歌,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号召小朋友趁春天的大好时光,积极参加种植活动,支援四化建设。本课的教学要点是:一、引导学生注意笔画的量度和变异本课要求掌握吹、绿、醒、微、轻、葵六个生字。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偏旁部首、独体字等,自己读准字音、识记字  相似文献   

13.
<正>《晋祠》原发表在1982年4月14日《光明日报》“东风”文艺副刊上。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内容有删节,文字有改动。原文的题目为《古晋名珠——晋祠》,文中对晋祠来由的交代出自《史记·晋世家》:  相似文献   

14.
学生阅读《穷人》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老师提问: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之所以这样提问,而不问: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说明了什么?显然  相似文献   

15.
《甜甜的泥土》一文,以"甜"写"苦",读来使人不觉一番苦涩滋味漫上心头。"奶糖"本是甜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最爱吃那甜甜的奶糖,冒风斗雪送到孩子的学校。王小亮只需"微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这包奶糖源自哪里,出自何人,只有妈妈才知道自己最喜欢吃"奶糖"啊。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写作时间   王勃作《滕》文的时间,历来众说不一。《旧唐书》说是 28岁;《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说是 29岁;《唐摭言》说是 13岁;高步瀛《唐宋文学举要》说是 14岁;岑仲勉《王勃疑年》疑是 23岁。也有的认为是 20岁左右。   二、关于“命途多舛”   《滕》文中有“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语。王勃 17岁应幽素科及第,授朝散郎。以文章受到沛王李贤的赏识,召为王府修撰。后因作《檄英王鸡》文,触怒高宗,被革职。 20至 22岁时,漂游巴蜀一带。后任虢州参军,因私杀官奴,按法当诛,恰好遇上朝庭大赦,得以保全,其父受…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的天空中,荆轲,是一个让独裁者、暴君难以人眠的人物,也是一个让无数“草根”眼睛发亮的形象。无论是《战国策·燕策三》中,还是《史记·刺客列传》中,荆轲都是一个“节侠”形象,他性格深沉、刚毅、慷慨,他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他不畏强暴、不避艰险……每一人都可以有他心目中的荆轲,而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去了解真正的荆轲,  相似文献   

18.
近来在备《屈原列传》(高中四册新课文)时,我比较了目前通行的各种选注本,参阅了散见于各种期刊的有关该文的资料,发现有些句子的标点与常见解释似有可商之处。现在将备课中随手记下的一些材料整理出来,以就教于专家。 (一)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相似文献   

19.
《内蒙访古》一文中有些问题 ,教参不曾提供参考或语焉不详。为此 ,笔者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搜集、整理到的一些材料附录于此 ,仅供参考。一、作者的姓氏和籍贯之谜本文作者翦伯赞先生是维吾尔族人 ,但籍贯却是湖南省桃源县。这是怎么回事呢 ?“翦”姓本是赐姓 ,由明太祖朱元璋所赐 ,受赐人则是元朝旧将、维吾尔族人哈勒的后代八十。哈勒本是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才 ,当时( 1 3世纪初 ) ,蒙古人把势力已扩展到了新疆 ,并重用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才 ,哈勒便是其中颇受重用的一员武将 ,后来被东迁到内地。在 1 4世纪中叶的明朝取代元朝政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一、头儿开得真好“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起笔突兀 ,出人意表。由于惊异 ,由于心灵的震颤 ,使作者驻足凝视。这样的开头也给读者带来“惊异” ,我们的心被紧紧攫住。千万别把它当成技巧上的“悬念” ,这不是故弄玄虚。往后读 ,读至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再反复读几遍 ,我们一定能体会到作者难以自抑的真情。面对那样盛开的花的瀑布 ,我们也会停下来的。就像《陌上桑》中的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惊异于罗敷的美一样 ,我们也会惊异于这生命的奇观。全文不就是写的驻足与继续行进间的惊与悟吗 ?一位老学者还清晰地记得几十年前中学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