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超 《中学生阅读》2003,(A01):42-43
下面有两组测试,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内向性格,就做A组测试;如果认为自己是外向性格,就做B组测试。不管做哪组测试,都要根据自己限际情况作出三种选择:符合;难以回答;不符合。请你另找一张纸,边回答边做记录。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是不那么聪明,甚至有点自卑的孩子,夸他们聪明也很有必要,因为他们需要建立自信需要被认可。0120世纪90年代,针对美国五年级的学生,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做过一项心理学实验。学生被分成A、B两个组,当他们完成一项任务以后,研究者分别对他们采取两种鼓励措施,A组是"你真聪明",B组是"你真努力"。实验发现,如果一直受到"你真  相似文献   

3.
一、首因效应:避免先入为主,克服心理上的偏差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在30道题中各答对一半,但是让学生A的正确答案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的正确答案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接受测试者对这两个学生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词汇测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词汇的含义和词形的掌握情况。但是词汇测试不仅仅需要考察意义和词形这两方面,而要旨在考察对词汇全方位知识的掌握(Nation,2001)。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词汇检测方式来探论词汇测试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提高词汇测试的效度,需要考察被测试者更全面的词汇知识。  相似文献   

5.
周宏 《中文自修》2004,(1):22-22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请20位护士看两幅画,然后让她们分别走进隔壁房间,向测试者描述其内容。心理学家告诉这20位护士,测试者从来不曾看见过这些画。重要的是他要求护士们在描述其中一幅画时必须说假话,而且不能被测试者发现。这位心理学家事先在房间的隐蔽处装了摄像机,拍下了20位护士按照他的要求对测试者描述两幅画的情景。摄像资料分析表明,护士们说假  相似文献   

6.
请在下面每一项测验中,选择适当的答案。A表示一直都这么认为的;B表示偶然有这种想法;C表示根本就没想过。1.世界上到处都是骗人的陷阱。(A,B,C)2.自己很容易受伤害,因此不愿意让人看到真实的自己。(A,B,C)3.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带着虚假的面具,总把自己的真实面目隐藏起来。(A,B,C)4.别人都嫉妒自己。(A,B,C)5.别人都跟自己过意不去,哪天一定要让他们尝尝厉害。(A,B,C)6.只要是商店里卖的东西,不管好坏和自己的需求,轻易掏钱购买。(A,B,C)7.无法控制自己。(A,B,C)8.对于赌博类…  相似文献   

7.
以前读书时,觉得老师有两类,一类是科任教师,另一类就是班主任了。而对于班主任这类角色,特别是自己中学时候的班主任,印象特别深刻。在我的印象中,我以往的班主任都是非常忙碌的,因为要管我们这些学生。常常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我们在一起,那时候对班主任有一种说不出的依赖。觉得他跟一般的老师就是不一样。转眼间参加工作也快二十年了,中学时不曾想过会成为一名老师,而现在已经是手下有四十多个“兵”的班主任了。站在班主任的岗位土才发现以前对班主任的认识太肤浅,原来这里面是有很多学问的。虽然我不是一个成功的班主任,经验也没多少,但我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情绪稳定度被看作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所谓情绪稳定,主要是指一个人能积极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而爱生气、易怒则是情绪不稳的主要表现。下面这个测试能帮助教师朋友测测自己的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有易怒、易暴躁的倾向。1.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克服各种教学中面临的困难A 是的B不一定C不是2.我对目前所工作的学校的现状很满意A 是的B不一定C不是3.我怀疑自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A 是的B不一定C不是4.如果我能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我会把生活安排地A 和从前不一样B和从前相仿C没想过5. 儿时我崇拜的偶像,至今仍令我敬佩A…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英语测试相比,交际性的测试能否更好地评估学生的交际性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呢?两种测试形式又各有什么利弊呢?作者对两组共40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与B组学生相比,A组的学生由于接触到更丰富的测试题材、测试任务和更贴近现实生活更直观的考试指令,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交际性能力也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第一印象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相似文献   

11.
马际蛾 《江西教育》2005,(12):31-31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种现象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相似文献   

12.
日本每年进行全国统一的小学六年级学力.学习状况调查,公布全国49个都道府县的调查结果.促进各地的教学改进行动。测试分A卷和B卷.其中A卷是基础的内容,是关于学生应该学会的问题;B卷是应用、有效利用的内容,是以能力为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A卷和B卷。  相似文献   

13.
赵小玉 《考试周刊》2013,(77):80-81
本文研究了一组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法语)的学习动机,主要集中于师生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数据主要来自课堂观察及随后的个人访谈.研究表明A类型学生(跟第二外语老师有亲密关系的学生)在学习法语上比B类型学生(跟第二外语老师关系不熟的学生)有更强的动力.同时发现两类学生学习法语的动机都不够强,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法语跟他们将来的工作没有直接关联,这反映了部分中国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学习动机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用一组美国中学数学题对我校40名学生作了一次测试,其目的是考察在传统式的数学习题熏陶下成长的我国中学生,对开放式的美国问题的适应情况,从而比较中美两国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差异。试题分A,B两卷,其中A卷5题,B卷3题,共8题,每题满分10分。参加测试的有初中三年级学生20名(1~20号),高中三年级学生20名(21~40)。以上号码均按上学期考试成绩分别由高到低编排。初中三年级学生答A卷,高中三年级学生答A,B两卷。测试时间为60分钟,我们对这次测试作了分析,并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情绪记忆就是以体验过的某些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人在活动中产生过的愉快、欢乐、悲伤、痛苦等都会在脑中留下印象,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回忆起来。情绪记忆的来源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一事件的情感体验,也可以是诸种艺术形式如小说、诗歌、电影、戏剧、歌剧等直接冲击情感的体验。我们知道,写作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而且是对生活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前苏联心理学家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中指出:“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舍此,任何创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对这些印象进行创造性加…  相似文献   

16.
郝海花 《河北教育》2005,(22):40-41
例一:在学习量度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到前面亲自丈量自己教室的长度、宽度,这样实地丈量会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做过实验,A同学参与亲自丈量,B同学没有,二者水平相近,一段时间后,再问起此类知识,A同学比B同学掌握的牢固。  相似文献   

17.
记忆可以被创造吗?这似乎是个很愚蠢的问题,因为记忆是动物对自身过去的活动、感受和经验的印象累积,即使出现遗忘,也并不意味着"记忆"已被消除,而是它被埋藏在大脑皮层的某个角落,我们暂时无法提取而已。很多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中描述过脑部受到重击或者特殊疾病引起的"失忆"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一、避免“第一印象效应”,保持客观公正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种现象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相似文献   

19.
激发正能量     
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B两组,并告诉饲养员,A组老鼠很聪明,B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老鼠进行迷宫测试发现,A组老鼠比B组能更快地走出迷宫。对此,罗森塔尔深受启发。他又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学生名单上随机圈了几个名字,告诉老师这几个学生的智商很高。一段时间后,奇迹发生了,这几个随机选出来的学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0.
[编译感言]日本每年进行全国统一的小学六年级学力.学习状况调查,公布全国49个都道府县的调查结果,促进各地的教学改进行动.测试分A卷和B卷,其中A卷是基础的内容,是关于学生应该学会的问题;B卷是应用、有效利用的内容,是以能力为导向的问题,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A卷和B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