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宇 《高中生》2011,(3):50-50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也做了很多习题.但成绩总上不去。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得越多回报就应该越多,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标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英语始终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学生的英语成绩都格外重视,因此,学好英语已经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效率始终得不到提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学习效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初中时期是良好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在其中。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虽然不只是教师的事情.但是教师却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刘云波 《考试周刊》2012,(91):58-59
许多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例,表现为付出多,回报小,原因在于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初中数学课堂上只要注重情境创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加之教师的风趣幽默,教师的较少付出也能获得巨大回报。  相似文献   

5.
刚上高一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因初中学习化学时间短、基础不扎实等原因,使他们对能否学好化学存在许多疑虑.因此,从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化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农垦加来高级中学是海南省为数不多的一昕农场普通高中。学生底子较差,他们都是在中考后未进入省重点高中或县重点高中而来到这里的.化学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欠缺.在学习化学上存在许多困难。记得我对学校高中生进行过化学学习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仅占20%.认为化学比较难学的达80%.在学习过程中能经常坚持预习的不到2%.而偶尔预习的为40%.化学成绩不理想韵原因有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夏宇 《高中生》2011,(9):50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也做了很多习题,但成绩总上不去。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得越多回报就应该越多,这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实际情  相似文献   

8.
小金 《家长》2008,(Z2):11-13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很用功,课上学,课下学,不时还熬夜学,不可谓不刻苦,而学习成绩却总上不去。按理说,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付出不一定会有积极  相似文献   

9.
在九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高低与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九年级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方法的主要阶段.因此教师在九年级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化学学习做好铺垫。对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为重要目标.依据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吴翔 《南平师专学报》2010,29(3):107-111
付出回报不平衡模型来源于社会医学的研究,强调工作中付出和回报的结构,直到最近几年,该模型被用于职业倦怠的研究。职业倦怠是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的结果,许多研究者都从"压力—职业倦怠"关系研究职业倦怠和健康的关系。工作中付出回报不平衡产生个体的不公平感导致个体压力,压力导致职业倦怠,这种倦怠的状态又导致个体各种健康问题。因此,付出回报不平衡、职业倦怠和健康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李颖 《考试周刊》2012,(8):63-64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数学并不轻松。特别是步入初中之后,对数学存在着普遍的心理障碍,如畏惧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厌学心理等。这些心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重视死记硬背和完成大量的机械作业.忽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提高能力、发展智力方面,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作者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带的这个班.让人比较头疼.这个班男生较多.又比较调皮,许多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关注得也不够.带这个班以来.我一直都在期待。临近学期结束。回想起来.虽然我无数次被学生惹生气.无数次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沉思.也曾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丝毫的回报.觉得自己很委屈.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我终究走过来了.而且在这期待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班级每周的红旗数越来越多了,孩子们也越来越懂事了.集体荣誉感也越来越强了。霎时间.我满足了.或许我做得并不是最好,  相似文献   

13.
王莉萍 《成才之路》2010,(20):46-46
初三是非常忙碌的一年,而化学的学习更是紧迫。在这一年中,既要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为高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要求学生的实验、计算、分析、自学等能力均达到一定的水平,迎接人生的第一次挑战——中考。在多重压力下,许多学生的化学学习是跟着老师匆忙度过的,没有时间去归纳适合自己的学化学的方法。高中的化学要伴随我们两到三年。随着时间的宽裕,学生思想的成熟,对化学的学习势必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要求,所以做好初三与高一化学学习的衔接工作尤为重要。从课本的编排和大多数老师的习惯,在讲授高中新知识之前.都会安排几课时复习初中内容.这实质上是初步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复习,扎实迈好从初中到高中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初高中学习化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来说,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高中的学习方法有别于初中:  相似文献   

14.
高一化学学习,是完整学习本学科的起始阶段,对学生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一些基础的零星的化学知识是分散在自然学科中的,但到高中,化学和物理是分科教学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有所区别.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语文阅读解决的是语文水平的输入问题,那么作文则是解决语文水平的输出问题。由于教育体制、教学习惯等多种因素.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教师付出多收获少,学生投入多回报少.师生对作文越来越不感兴趣.作文课成了教师最怕上的课.写作文成了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事。  相似文献   

16.
初中化学课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要让初中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和特别爱好,具有一个良好动机的学习开端,出现一个努力学习化学课程的好势头.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强化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过多的爱,总认为现在的孩子读书太辛苦,学习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所以对孩子付出的关心也前所未有。只知对孩子一味的付出,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缺乏让爱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结果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得到父母的爱越多,所给予父母、给予他人、给予社会的爱越少。这样使得现在的孩子不仅对来自他人的关爱照单全收,并且认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激励差学生不断进取、愉快学习。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教师要付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强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各种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化学活动的机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价值.创设“学习情境”已成为化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然而,在实践中,因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或因对创设学习情境的曲解,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看似新颖却有违教学规律的情境创设,从而走人“创设情境”的误区.因此,有必要讨论“学习情境”的教学功能及创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和别人一样,为了考研,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许多的艰辛,一样深信付出就有回报,风雨兼程走来,一样有所收获,也有些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