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6,(3):61-65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和刘震云都一直关注乡村生活,创作了许多反映乡村生活的作品。他们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一直都关注农民的精神生活。在语言上,赵树理广泛使用了方言俚语,而刘震云小说在大量汲取民间语言的基础之上掺杂了更多的现代成分,是经过"改装"的民间语言。通过对他们乡村题材小说中叙述语言、人物对话和方言俚语的使用的比较,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中国乡村小说在语言上的一些共同点以及作家创作立场、动机的不同带来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乡村小说多描写农村中农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较其他小说而言,定然更频繁地表现苦难,苦难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乡村小说所要表现的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仡佬族女作家王华和肖勤创作中最为重要和最有分量的一个主题形态.  相似文献   

3.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是一部深切关注着农村变革,关注着农民现实的生活状况、精神状况的乡土小说.而在乡土小说中,外来者的出现并不是陌生的.不管他们是以怎样的身份和方式进入乡村,但无疑他们改变着乡村的现实关系.在《湖光山色》中,谭老伯、薛传新、络腮胡子男人这三个外来人的出现,对楚王庄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各自有着各自的作用,对楚王庄的发展可谓缺一不可.在20世纪9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社会变革的过程当中,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的变化都受到了“外来人”所代表的城市文明的影响与冲击.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关注,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每一个作家的情与理交织的产物,是同情与批判的交融.作家们在写作这类作品时,已走出了乡村的世界.漂泊孤寂的生活让他们对故乡的一切愈来愈思念、愈来愈眷顾,但此时的他们已是置身于都市的一员,所以当他们伫立于都市的"街头"回思故土时,都开始用一种带有"现代文明"(都市意识)的目光来衡量乡里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所写就的作品既来源于乡村生活,又高于乡村生活.当他们用这种都市意识的目光去打量乡间生活时,每个作家都会在情与理中痛苦地抉择,在爱与恨的乡情中无奈地抉择,在眷恋与逃离的彷徨中挟择.他们想改变这个世界却又无能为力,只好用手中的笔来抒发他们的愿望与不满,用犀利的笔锋猛烈地抨击那古老而落后的生活方式与荒诞的传统陋习,同时又不由自主地把家乡的一些古老纯朴的乡风、乡俗、乡情浪漫化,从而使他们的许多作品都带上了一些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二十年代乡土小说曾被鲁迅定义为"侨寓文学",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带有走出农村的知识分子反视乡土文化的普遍倾向,因此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对故土乡情的眷恋"就形成了乡土小说中最为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新文学语言在创始之初受到西方翻译语和传统文言文的很大影响,要走向成熟,必须经历本土化的转换和完善."十七年"乡村题材小说大量运用农民口语,叙述语言上也与农民生活语言相接近,并初步将农民语言与翻译语和文言文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虽然它还存在着艺术性较弱、方向单一等缺陷,但对于促进乡村题材文学与乡村生活的一致,尤其是促进新文学语言吸纳农民语言,完成本土化的过程,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玉 《文学教育(上)》2008,(11):129-131
现代工业文明入侵农牧文明带来了大自然和人内在精神整体性的溃败,这种双重危机也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原动力。生态乡村小说就是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作为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生态文学的一个新的创作分支,生态乡村小说是从生态小说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小说类别。生态乡村小说是指那些既关注自然生态又审视乡村生活,通过对农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描写或由对与乡村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生态的展示来揭示社会矛盾、反思现代工业文明、表达终级关怀、寻找“诗意的生存”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和社会舆论的阵地,传达出城市知识群体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与情感体验。《乡下人逛青岛》和《山雨》这两部现实小说表明:近代农民的进城之旅充满了无奈,其城市生活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一方面,进城农民的物质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着新环境与新事物的冲击,遭遇到城市人的身份歧视,从而在精神层面备受打击。不同阶层的农民在城市吸引力与乡村排斥力的作用下投入城市生活中,并呈现出身心双重弃乡村奔城市的态势,而城市文学表现来的对农民身份弱化的倾向性,折射出城市和城里人对乡村与乡下人的认知定式与心理疏高。  相似文献   

8.
汪青梅  陈斌 《安顺学院学报》2013,15(2):16-18,28
书写乡村生活及农民命运,反映现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文章考察贵州青年作家肖江虹的几部乡村民俗文化题材小说,将之放到乡村社会变迁的大视角下给予统一的理解,并指出乡村民俗文化的消解,会抽空乡村社会的精神内核,使其成为不仅是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空壳村",更是丧失公共生活和精神文化寄托与传统道德传承的荒芜之地。  相似文献   

9.
×××同学问:《花市》这篇小说塑造了老农民、小姑娘和年轻干部三个人物形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花市》这篇小说围绕买花、卖花这个中心事件,塑造了老农民、小姑娘和年轻干部三个人物形象。这三个人物,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显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老农民,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他生活的乡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苦地方。现在,他下决心拿出12块钱买一  相似文献   

10.
松滋作家在小说、诗歌、杂文、儿童文学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就。进入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松滋作家群,他们的身份除了作家,还是地道的农民、乡镇的老师、普通的乡村干部、学生等。他们一方面写作学习,一方面还要在乡村劳作,但生活的艰辛没有让他们丧失对文学的信念,不少乡村作家对文学挚爱的精神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1.
渭南地区农民人数多的实际决定了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农民都进城,那么农村中的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小康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进行现代新型农村试点工程和提高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等,加快新型农村建设对实现渭南全面小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的乡村书写贯穿了她漫长的创作历程。早期的她或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控诉乡村,或从道德美感的角度回望乡村,或从传统文化意识的角度批判乡村。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发现了传统乡村的人情、人性美,找到了传统乡村审美的生活形式。近年来,王安忆将她的目光对准进入城市的乡村打工群体。继续她对当下乡村的间接阐述。王安忆的乡村书写始终关注乡人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籍此传达她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忧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和受益者,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新型农民的培育,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培养新型农民对建设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晏阳初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他毕生从事于农民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晏阳初先生的农民教育原则与方法对当前农民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农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将发挥主体性作用,农民工是其生力军。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统筹规划,整体部署,才能避免走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张一弓的小说创作始终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对昨日农民命运的历史反思到改革后农民新生活的反映,从表现农民的觉醒到开掘民族文化中的精魂,这些内容构成了他具有时代色彩的创作轨迹。小说致力于发掘普通人的英雄品格,具有崇高悲壮的美学风格。但由于小说存在浓厚的政治意识和盲目乐观主义,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总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留下了明显的缺憾。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类社会问题,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一个总概括。市场机制的负面作用、政府现代化战略失误和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导致“三农”问题的主要原因。抑制市场机制的“马太效应”、正确把握汲取农业剩余的尺度、遵循人口流动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废除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和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是预防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不仅只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等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还应该有“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农民整体精神状态和素养的全面提高,以及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通过公平、公益、均等的基础性公共文化服务,农村社会逐步形成了一种弥合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长期的土地私有制,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较为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剖析、观照"农民意识"成为中国现代历史上一种鲜明而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观念.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了解农民的作家,他们塑造的一系列农民形象,构成了民主革命以来中国农民命运的发展史和灵魂演进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