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刊82年3期登了一则资料《美国报纸的诞生地》,文中说,有一个叫本杰明·赫恩的英国出版商,“创办了一份报纸《公共事务》。这张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只出了4天就被禁止了。”但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甘惜分同志著的《新闻理论基础》一书说,“本杰明·哈里斯出版的《国外与国内公众事件报》,报纸只出了  相似文献   

2.
近读《新闻知识》1992年第1期,我看到了张宝贵同志读了鄙人发表在《新闻知识》1991年11期《读报ABC》后的愿与我就“C”观点商榷,看来,张宝贵同志和我一样,都是《新闻知识》的热心读者和作者。他的求真求实的作风,令人钦敬。这里,我想把“C”段的观点的含义陈述一下,便于张宝贵同志消除歧见。《读报ABC》,只是一种并不经心的随笔偶感而已,却又不同于一般的随笔,它有较为高一层次的“言外之意”,对个中意境,仁智自会各有其见,诚如巴尔扎克所说:“各个读者是以不同的眼光阅读《哈姆莱特》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当然,张同志却非  相似文献   

3.
春节前夕,到政协礼堂参加《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举行的茶话会,在聆听张友渔同志讲话时,心头忽然涌出一句唐诗:“遍插茱萸少一人”——我想起了逝世不久的田伯萍同志。1980年5月,我随同石西民同志到重庆搜集《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4.
近日,读了《出版科学》1993年第4期发表的张正明同志的文章《“衣食父母”引起的联想》,使我也产生了联想。 张正明同志是研究史学的,自认为所写的书“不在畅销书”之列,记得31年前中华书局一位编辑室主任颇有眼力,不仅主动向他约稿,而且预支了稿费,解除了他的燃眉之急。作者因此称赞出版社是“衣食父母”,并说:“衣食父母”这个比喻,“事实上虽略  相似文献   

5.
张亚杰 《档案天地》2006,(4):26-27,17
1966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并印发了《五一六通知》。5月25日下午2点,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部书记聂元梓等7人.在饭厅墙上贴出了题为《宋硕、陆平、彭瑕云在文化大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这张大字报引起了中央高层的特别关注。6月2日,《人民日报》以《北京大学七同志一张大字报揭穿一个大阴谋》为标题。全文刊登了这张大字报。从而.一张大字报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成为“文革”中一道特殊的“风景”,“文革”十年.  相似文献   

6.
据了解,陕西日报社在1994年新闻改革中取得的重要突破之一,是创办了一张以新闻照片为主的《陕西日报·社会大视角》副刊,充分体现了新闻界喊了多年的“文图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想,为增强党报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乃至可视性,找到了一条新路子。作为全国省级党报中唯一的一张以新闻照片为主的副刊,《社会大视角》已崭露头角,受到读者的欢迎和新闻界的广泛赞誉。《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说它“琳琅满目,多姿多采,是实现文图并重的一个突破,是新闻改革中的一个新事物”。1994年11月下旬,陕西日报社举行《社会大视角》专题研讨会,80多人莅会,40多人发言。他们对这张副刊给予充分肯定,并提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本刊特发表刘荣惠同志的讲话和尹维祖同志的发言,以资交流信息,并希望能得到新闻界的进一步关注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题辞》,是鲁迅将《野草》由单篇收集成书时写的一篇序文。然而,它摈弃了一般序跋的套话和程式,本身即成为一章蕴涵深广、文字精美的散文诗名篇。《题辞》写于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人民的血雨腥风的暗夜。从1924年9月15日《野草》之首篇《秋夜》的写作,到这篇《题辞》完成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鲁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化。面对中国  相似文献   

8.
“巧舌如簧”意思是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善于花言巧语.原作“巧言如簧”.语出《诗经·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大意是:欺诈的大话,出自谗人之口,花言巧语,真是厚颜无耻.例如《后汉书·陈蕃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旧唐书·张仲方传》:“谄泪在脸,遇便则流;巧言如簧,应机必发.”后多作“巧舌如簧”.例如唐·刘兼《戒是非》诗:“巧舌如簧总莫听,是非多自爱憎生.”柯灵《谁在撒谎》:“世间有一种人,一生巧舌如簧,专说谎话,到头来一句真话就全盘推翻了它们.”  相似文献   

9.
一份报纸必须有自己的定位,有无适当的独特的定位决定了一张报纸能否生存、能否发展。 《人民日报·华东版》(以下简称《华东版》)是《人民日报》于1995年1月在华东创办的第一个地方版,它是中央机关报的地方版,既区别于中央机关报,也不同于省市地方报纸。江泽民同志曾对它作过“宣传党的政策,把握舆论导向,体现地方特色”的指示、《人民日报》也定下了“三结合”的内部方针,即“中央精神与华东实际相结合”、《人民日报》传统风格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指导性和可读性、接近性相结合”。同时,华东地区报业发达,各报之间竞争激烈,《华东版》要在地方报之外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相似文献   

10.
年的别称     
《兰台世界》2004,(5):36-36
汉语词汇丰富,表达年的意思的词汇也很。主要有:载———唐虞开始称年为“载”。《史记·文帝本》:“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这一称法在现代语的书面语言中也常用。岁———晁错《守边劝农疏》:“然令远方之卒守,一岁而更。”岁即年。毛泽东同志词《采桑子·阳》:“岁岁重阳  相似文献   

11.
5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在报道《吉林省部分乡镇刮起“路边政绩”攀比风》时,配发了张米扬同志写的一篇短评——《还要出多少经典笑话》,给予那些做表面章的形式主义当头一声棒喝,读来令人咀嚼不尽。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贵刊今年第3期上有张丛笑同志的《读“红军石刻”想到的》一文。文章开头写道:“1994年8月初,我去四川省广元市,游了一次恩泽寺。在恩泽寺附近的石崖上……。”“恩泽寺”应为“皇泽寺”,在四川省广元市城郊嘉陵江西岸的则天坝,  相似文献   

13.
苏虹 《新闻大学》2002,(1):58-60
在不到50天的时间里,因为一张报纸的扩大发行,毛泽东同志相继在三次重要会议的讲话中阐明这样做的必要,这在新中国报刊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张报纸就是现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参考消息》,目前它已成为百姓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而毛泽东同志抓《参考消息》扩大发行这件事本身,也成为我们解读毛泽东同志关注新闻媒介以及了解和研究当时新闻媒介环境的文本。  相似文献   

14.
林成文 《新闻前哨》2013,(12):26-27
《湖北日报》2012年3月25日的一版.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三等奖,我们觉得很惊喜。 在平常,《湖北日报》一版总是挤得爆满,很多好的新闻不得不忍痛转到内页版,图片刊发常常难以舒展。获奖版面按照值班总编曹山旭同志“版面不能注水,把重头稿件做足”的意见,与当时任武汉新闻中心主任的韩炜林同志联系,找到了一张“蛟龙号”深潜下水的资料照片,和“武汉跃居全国三大装备制造高地”一稿配发。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哈尔滨铁道报·星期天》度过了自己的18岁生日。人到18岁,便进入成年期。一张报纸创刊18年,标志着已告别往日的稚嫩,逐渐走向明天的成熟。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靳国君,省记协主席、黑龙江日报社长王毅人等80多位各界人士,出席了《哈尔滨铁道报·星期》创刊18周年纪念会。一家企业报,办张《星期天》,为什么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这张《星期天》是“全国第一家”,在我国当代新闻史上,值得写上一笔。  相似文献   

16.
为写成都报刊志,1985年我们访问了田一平同志,请他详细谈了《华西晚报》的情况。我们根据田老的谈话,又参看现存的《华西晚报》,整理成如下文字。一、《华西晚报》的诞生《华西晚报》(以下统称“华晚”),1941年4月20日创刊于成都,是《华西日报》原班人马所办的一张“同人”  相似文献   

17.
一张报纸和人一样,都有个气质和风度的问题。不管今天你穿什么衣服,从事什么活动,说什么话,你的本色是改不了的。丁关根同志曾对几大报纸作过评价,他说《人民日报》是“大家风范”,《经济日报》是“大将风度”,《光明日报》是“儒雅风度”,概括得是多么准确!一张报纸的气质和风度表现出来了,这张报纸的魅力就形成了,对于办报人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作为地方党报,在地域割据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开放的市场已经形成的形势下,应该以怎样的气质面对读者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地市报中一批专栏专版受到读者关注。如内蒙古《鄂尔多斯日报》的“大漠小议”、湖南《常德日报》的“3·15接待室”、“江苏《江南晚报》的“太湖人家”等.在当地可谓有口皆碑.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个名牌专栏(专版)可以成为一张报纸的品牌,它往往是这张报纸的重要“卖点”。名牌专栏(专版)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要让“亮点”亮起来.“支点”立起来.就要增强品牌意识.精』已培育品牌。首先,要给一个专栏(专版)定位,要考虑它的个性,它的读者群和作者群,以及专栏追求的品位与档次。其次.突…  相似文献   

19.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2年第2期发表的程磊同志的《中国图书馆目录之起沅》,论序文的第一阶段“乱”,论述得过简,且由于疏忽,以致论述中出现欠思索的地方。笔者斗胆指出,就正于程磊同志。其文关于“乱”之论,不妨摘引于下: “乱”,《集韵》:“乱,乐之卒章也,或古诗赋篇未撮其大要之辞”。东周初年的《商颂》已有乱辞(见《国语·鲁语》)《离骚》、《论语》均是。  相似文献   

20.
本报讯(记者韩阳)5月25日,李岚清同志创作的《音乐·艺术·人生》一书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首发仪式。首发式前,李岚清在百年讲堂举行“音乐·艺术·人生”讲座,向北京大学的学生们传授欣赏经典音乐的感受和经验。曾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2003年以来先后出版了《李岚清教育访谈录》和《李岚清音乐笔谈》两部著作。据介绍,《李岚清音乐笔谈》出版后,许多读者及高校希望李岚清能到高校开设讲座,以进一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李岚清自2004年12月起,以清华大学为开端,踏上了举办“音乐·艺术·人生”专题讲座之旅。在一年多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