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大学学术管理表现出较强的“泛行政化”,学术文化和学术人员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大学学术管理具有较强的文化特性,为此,基于大学的组织文化特性,大学学术管理应该做到:注重制度氛围建设,建立“以学术为本”的学术管理理念;规范行政权力,增强行政权力的服务意识;确立以学术为导向的大学内部联合治理结构;管理重心下移,重视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管理。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的内部治理急需开展基于文化治理的体系构建。大学治理和文化治理在建设目标和治理内容上高度契合,可以协同发展。当前,我国大学在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方面,仍面临文化本质缺失、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只有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治理嵌入大学治理,才能为解决我国大学内部治理问题找到新路径,形成中国大学内部治理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3.
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的一切组织、制度、措施,均应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显现。大学组织的精神、文化特征,决定大学组织内部协调和控制手段的选择。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认同,培养、整合形成大学共同意志,保证共同意志在内部治理中的显现,对于当前面临"形神俱散"发展困局的大学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大学文化治理是大学文化、文化治理、大学治理三个概念的交集。大学文化治理的理念可以从行政性——学术性、物质——精神、继承——创新、封闭——开放等四条主线进行描述。大学文化治理的研究内涵则有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作为社会组织,大学是一种文化存在,具有高度分化和低度整合的特点。文章从文化的视角分析大学的组织属性对于理解大学组织中的文化冲突和治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应以大学组织的文化属性为基础,以大学组织的文化整合机制为治理取向,着眼于组织特色塑造,坚持大学制度与组织文化的有机融合,协调大学治理结构中的行政文化和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重点营造有利于树立现代大学制度权威的文化环境,创建拥有共同语言和大学精神的学术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郑云 《高教论坛》2021,(9):20-22
提高大学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大学的办学主体之一,在大学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决定性作用。本文从文化角度探究大学治理的方式,分析了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意义,提出了教师参与高校内部治理应该遵循价值理性的精神文化取向、权力均衡的制度文化取向、自觉自为的行为文化取向、以人为本的环境文化取向,推动大学科学、有序、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知识管理中的组织文化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知识社会,大学管理要向知识管理方向转变.但目前,科层文化、组织内部关系、知识工作者的兴趣以及能力差异等问题阻碍了大学有效展开知识管理.为此,需要大学展开组织文化的变革,要求大学的组织文化向创新、共享和协作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治理之于我国大学管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理念与大学管理改革的趋势高度吻合,治理理念的引入有助于丰富大学管理的内涵,促进管理现代化;有助于完善大学管理结构,建立更符合学术组织特性要求的管理体系;有助于从理念、制度和环境等方面促进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及市场文化的成长,增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及多校区文化的相互认同.  相似文献   

9.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存在,大学也是特别需要文化治理的现代组织,大学治理范式转型需要开展大学文化治理的有益尝试。当前,学界关于大学文化治理的内涵与机理阐释不清,且存在对象论与工具论之争,这影响了大学文化治理的推进和践行。研究阐明了大学文化治理的逻辑前提,揭示了大学文化治理的本质,论证了大学文化治理的机制和载体,明确了大学文化治理的可行策略,对于推进大学治理范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内部高度分化、异质化的组织文化构成大学管理的重要文化背景,往往会引发大学管理中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冲突通常表现在大学行政管理主客体以及领导层与下属之间的科层主义文化与民主自治文化之间,以及学术文化内部不同学科亚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大学的管理者需要从努力建构人文主义的学术文化、选择和落实"外儒内道"的行动策略、打造"和而不同"的大学组织文化格局等方面着手以促进大学文化的调谐。  相似文献   

11.
大学组织内部的质量文化是连结高等教育功能和活动的纽带,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多重文化作用下的动态结构.它不仅是学术文化、产业服务文化、行政管理文化相互循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整合的"情境化"的场域,更是一种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心力"的场域.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由无意识地存在向有意识地生成转变,学生入学率的变化导致大学组织内部质量文化隐性形态和关系形态的变化,质量文化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学组织内部要形成一种独特风格的质量文化有赖于三个要素:大学自反性功能的形成;大学学术评价模式的变革;大学、政府和市场新型交往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基础工程。大学文化中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和谐共存对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大学组织内部亚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两种文化主体之间的权力格局、个人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别而引发。因此,要从大学的文化特性、文化管理、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创新、不同群体利益关系调节等方面入手,积极协调,以培育和发展和谐大学新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其文化渊源,科学合理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有牢固的文化根基。大学组织的特性决定了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大学质量文化是一个以学术文化为前提、育人文化为根本、科学文化为核心、公益文化为辅助而构成的文化体系。需要通过制度文化设计、文化取向阐释、文化内涵教育和文化行为激励等途径,重塑大学质量文化体系,夯实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大学组织处于外部环境影响与内部力量影响的均衡状态,在组织内部具有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的双重属性,使得大学治理呈现模糊性和复杂性。高等教育机构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和内部因素制约都处于中等程度,既要受外部特别是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又要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同时既受内部控制又要对外保持一定的开放度。现实的"实然"状态是在三角模型中,出现了学术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的不同治理模式;理想的"应然"状态是学术、政府、市场的内外部力量保持平衡,大学治理在内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保持相对自主的发展状态。从内部的理性科层组织和政治属性组织来看,大学治理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现实的"实然"状态要么是以科层官僚制为主,按照行政机构模式管理大学,要么过分强调某一部分人的利益与权力;理想的"应然治理"是既要发挥理性科层制的作用,提高治理能力,同时更要从政治组织属性看待大学治理,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文化,有效化解冲突。中国的大学治理要从"求变"到"求治",从治理变革走向治理建设,从治理体系转向治理能力,从治理目标转向治理效能,实现从大学治理的"实然"现状走向"应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大学质量管理需要从技术管理转向文化构建;大学质量文化是体现大学质量追求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大学质量文化是追求大学本真的文化,具有作为大学组织的质量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治理离不开全球治理的国际政治环境,西方"逆全球化"动向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形成价值张力,大学治理模式出现新的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全球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践支点,为讨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思想资源。理论上的大学治理全球化存在统一模式,但不是当前模式的任何一种。中国大学治理模式"强政府"的制度特征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为全球大学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大学治理全球化的实践逻辑,为大学治理全球化提供了在组织、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治理框架:构筑以信任为特征的大学内部治理,构筑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为核心的大学外部治理,构筑以人类命运为支点的大学治理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治理之所以可能,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本身具有"治理性"。大学文化的"治理性"是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彰显出来的独特治理属性和治理功能。大学文化与大学治理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为嵌入、制约和促进三种关系形式。当前,大学文化治理的困境集中表现为大学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大学学术本真精神彰显不够和大学社会责任意识功利化追求。大学文化治理的关键是要凸显大学精神在大学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保障大学文化自觉转化为大学治理行为实践,并建构一种以参与、沟通、包容与信任为核心特征的大学治理文化。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规模不断扩张,利益主体变为多元,这导致大学不得不由原来的一元管理逐步向多元治理转变。不同利益主体对大学控制权力有不同诉求,而这种不同的诉求造就了大学治理结构的不同历史形态。但是不同的大学治理结构,无一例外地都潜藏着文化的踪迹,大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避免不了受文化的影响和干预,它们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动因。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大学本科教育实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的本质要义。内部善治能够从目标、手段、结构、过程、结果等层面助推大学实现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于大学内部善治视角,在性质、实践和测度上界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聚焦本科教育管理失效问题和学术史上大学内部治理研究的核心观点,选择人才培养职能、五育并举制度、内部善治架构、课程教学实践、大学组织文化等内容,构建了大学内部善治框架。以此阐明价值观照、制度适配、组织分治、知识融通、动力支持为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学内部善治逻辑。构建了追溯育人价值、调控教育制度、改良管理组织、补给学科知识、激活发展动力为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学内部善治理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科层模式、同僚模式、政治模式和控制模式的批判以及对大学治理文化属性的分析,威廉·蒂尔尼提出了大学治理研究的文化模式。该模式认为,大学治理的结构和过程存在于组织的文化中;大学治理的改进和大学绩效的提升,不在于设计出一种最好的治理制度,而在于参与者能够有效地解释大学文化。这对于深化当前我国大学治理的研究与实践极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