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研究的凸显,提出了以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要求.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就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科学的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确证和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价值、发展的内在源泉、构建理论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育评估理论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科学的评估,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高校教育评估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管理科学为理论基础,以教育测量学与教育统计学和应用数学为基础工具。上述与高校评估有密切关系的多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便构成了高校教育评估的理论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受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很深,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政治社会化、价值澄清和品格教育等流派。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受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指导与影响。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具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多样性与统一性、创新性与稳定性、归纳性与演绎性、操作性与抽象性等差别。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是以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深度以及学习途径和方法均由学生自主决定和自由选择。即将学生看作自身发展的主体,把发展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体现出目标与手段、结果与过程的统一。本文将对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以探讨。一、以学生为主教育的哲学基础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当是具有个体和主体性的人。只有实现了个人的自由发展,人才会“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既能有效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法律意识的形成,又是大学生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平台.另外,对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也有赖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此课程对学生的积极教学作用,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就业导向、生源竞争、工学结合等特点,深入剖析当前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当前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的原则,以推动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王建州 《教书育人》2011,(27):56-58
一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打牢大学生廉洁修身文化的思想基础(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1加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使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21世纪以来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发展的新任务、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党和人民群众的新期望,高职院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责无旁贷.高职院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并应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实与历史相结合,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理论武装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从转变观念、思政课改革和教育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加强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朱德喜 《文教资料》2009,(12):199-200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不断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为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我国传统的生命价值教育理论发展引出对当代生命价值教育理论研究的思考,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阐述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党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要以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契机,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确保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健康进行下去。在此,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之的联系,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院校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校学生的实际,在学生经受职业教育改变人生命运的过程中,寻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入点,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规划职业生涯,同时督促学生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将内化吸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外化为感恩祖国、回报社会的实践活动,形成一条流畅的、合乎规律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据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化"之依据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联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阐释,也要做好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宣传,并善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理论斗争;同时还应通过价值事实来确证"大众化"的现实意义,使人民群众真正从马克思主义这一"普照之光"中得到福祉。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职校学生强健体魄、夯实职业技能、树立劳动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综合技术教育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证明了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一体性并得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劳动异化"现象对劳动者的侵害,为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吸引力问题找到了答案;马克思对综合技术教育的论述则为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借鉴依据.基于以上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问题,即开展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怎样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劳动教育应当遵守哪些实施原则,并为职业院校落实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融合的桥梁,更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哲学基础的各种观点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已经不能适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发展和建设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必须超越以往的旧观念,坚持实践存在论的哲学基础地位。实践存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终极追求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只有从当代实践存在论视野审视和考察美学问题,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7.
依托"五个一"工程,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整合优势资源,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升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创新思维是毛泽东思维的一个显著特色.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构筑其历史支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构筑其实践支点,不畏权威、勤于思考的独立品格是构筑其个性支点,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功力构筑其哲学支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发展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发展速度过快,内涵建设乏力,尤其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和实现这一模式的基础,其矛盾日益突出,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在于这一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是综合科学性、时代性、发展性等基本特征的理论形态的先进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在当代直接表现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