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目的:观察岩盐气溶胶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包括: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岩盐气溶胶疗法),每组30例。通过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评分、肺功能(FEV1、PEF)指标评估岩盐气溶胶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疗效,并对患者在治疗前期、中期、后期的疗效进行评定和统计学分析(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岩盐气溶胶疗法是可以有效地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将5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观察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治疗。并对两组结果进行 文献复习。治疗组症状、体征、呼吸频率和血气分析明显好于对照组。危重型哮喘患者经传统治疗病情加重或哮喘不能控制时及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心身疾病,它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哮喘患者进行相关的教育与管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01~2003年3年间收治的36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小儿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经综合性治疗后,36例小儿全部治愈.结论:氨茶碱和酮替芬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康复体育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机制,将57名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进行1年系统的康复体育锻炼)和对照组(除未进行康复体育锻炼外。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观察测定锻炼前后心肺机能相关指标和支气管哮喘发病次数、发病时症状表现.结果显示:实验组心肺功能能力明显增强。支气管哮喘发病次数显著性下降,发病时症状减轻;与实验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康复体育能增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心肺功能能力,提高抗病能力,改善哮喘病发病症状,对哮喘病具有明显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6.
哮喘自被认识以来,一直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重症哮喘指哮喘急性发作或暴发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包括哮喘急性严重发作、哮喘持续状态和难治性哮喘的恶化。患者哮喘症状持续,气道梗阻严重,需要大量的药物且难以控制。重症难治性哮喘是哮喘患者中的一部分,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死亡率极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重症哮喘病理生理及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必可酮)与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合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一般在72小时内可以使患者症状、体征得到明显的缓解,能在一周之内完全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体征。方法:患者为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中、重度患者。采用必可酮250μg/喷、1-2喷/次,1-3次/日疗法,观察其疗效。结果:必可酮与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合用(治疗组)与应用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对照组)相比较,可以明显缩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缓解的时间。并且在停用茶碱类药物与β受体激动剂以后,激素可以继续应用以预防复发。结论:必可酮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面有很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其诊断主要依赖胸水常规、生化、微生物及细胞学等并结合经皮胸膜活检进行鉴别诊断,但这些方法结果差异较大[1],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高,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疾病是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2]。现将我科采用的方法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78例,男54例,女24例;18~73岁,平均49.3岁;病程20~98 d;其中左侧胸腔积液45例,右侧胸腔积液31例,双侧胸腔积液2例。患者经胸部X线检查、胸水实验室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40例,癌性胸腔积液12例,未能明确诊断26例。为再次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行内科胸腔镜诊断。1.2操作方法78例患者术前均行患侧胸腔超声检查,未见胸膜粘连和分隔,胸穿胸水常规均为渗出液,术前完成凝血功能、心肺功能及手术可行性评估。15例胸水较少患者术前2 h建立人工气胸,超声定位选择进针点后,向患侧胸腔缓慢注入空气200~300 mL,立即摄胸片观察气胸建立情况。内科胸腔镜检查在内镜室完成,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和地西泮10 mg,吸氧并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取...  相似文献   

9.
胃下垂的诊断除临床检查外,多年来一直使用钡餐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方法。由于目前先进技术发展,应用胃镜检查诊断胃部疾病使医务人员的常规可靠方法,但胃镜对胃下垂不能做出明确诊断,为此自1990年以来使用钡餐造影诊断胃下垂60例患者中又采用B超检查进行了对比,现将使用方法及结果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病历60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8岁,均为1990年以来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病例,多数是因不接受胃镜检查行上消化道造影的患者。 方法:上消化造影和B超均采用站立位  相似文献   

10.
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原理,我们对4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夏天哮喘发作的间歇期于大椎穴、天突穴进行中药敷贴,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针剂,每疗程2个月。并统计用药前一年和用药后一年的发病率。结论表明中药敷贴加穴位注射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和临床症状,其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