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前提。担任班主任就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让这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环境的学生,团结在一个温暖的班集体之中,安心读书,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学生难管,特别是那些个性很强的学生,说轻了,无动于衷;说重了,就跟你顶撞、吵闹,更有甚者,还以离家出走、轻生、暴力等手段相威胁。几个回合的“较量”,往往是教师败下阵来。于是,除了失望和伤心之外,剩下的就只有焦灼和无奈了。但是,同样面对难以教化的学生,有的老师却能从容施教,游刃有余。伤心、无奈的原因何在?亲切、从容的秘诀又是什么?本文仅从关注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一、透析学生的“痛苦”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我们先来看一篇一位高中生的题为“爱”的日记:“今天,在语文课上,老师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3.
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时,热情真诚、活泼开朗,简直就是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的魏敏芝。  相似文献   

4.
朱礼昌 《山东教育》2004,(16):16-16
“老师,我想弃权,行吗?”一个文静的五年级女生,站在我面前怯生生地闻。  相似文献   

5.
在各地各校扩大招生的进行曲中,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进入了学校,因此学校的教育责任也就相应增加了一份重担,当然这份重担也就分摊给了每一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好坏决定学校管理的好坏,所以搞好班级工作是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本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抓住学生的心态,对症下药,进行教育。先请看下面几个片段。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作为一个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和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利用班主任的工作优势,肩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心理咨询的责任,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7.
8.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经常用“递纸条”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一、利用纸条调整学生的不平衡心理开学初在学生第一次上交的周记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到了新学校,感到自己太窝囊了,同学们根本就没注意到我这人。初中时,我一直生活在各种‘光环’之下,是大家的‘焦点’,现在我真的有种失落感。”我一看这学生的名字,原来是她——一位坐在第一桌的胖乎乎的安静的小女孩。说实话,因为她太静了,我真的没怎么注意她。是呀,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于全区各乡镇,他们不少在初中就是学习尖子,在家里是父母的希望。刚刚进入高一,新生们往往会觉得高中的…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有的学生活泼开朗,与教师、同学们的关系很密切,是班内的“联络员”;有的学生则不善交际,甚至离群索居,成为“独行者”。无论是“联络员”还是“独行者”,在他们的内心深入都有交往的需要,创造健康的心理扭转,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我这里说的中等生是指在学习品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表现很一般的学生,他们往往是班级的主要成份,却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对这一问题我有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1.
郑力 《河南教育》2004,(2):44-44
在学校中,经常有学生个别向老师反映其他同学的不良行为表现,因为往往是在暗地里、在别人不知晓的情况下“偷偷”反映,所以有人把这种行为称做“打小报告”。在学生中,谁如果落下“爱打小报告”的名声,在班集体中怕是要遭受孤立了。那么,老师应当如何对待“打小报告”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听课时,无意间看到课桌 上写着这样一首打油诗: 板凳烙屁股,眼镜增度数。 谁知书堆里,个个学生苦? 短短的两行小诗,竟使我听课时 走了神。是啊,我们做老师的,在分数 面前有没有变得疯狂?有没有想过学生 的感受?除了分数,我们还应关心些什 么?  相似文献   

13.
高三意味着什么?有人说是兴奋,有人说是紧张,有人说是冲刺,有人说是煎熬,有人说是希望,有人说是……不管答案是什么,成人的理解总是成人的。笔曾跟接触到的高三学生聊过,他们的回答竟是烦恼。为了了解高三学生的真正心态,弄清楚  相似文献   

14.
班上有个特殊学生——普庆。都是孤儿的父母病故后,他得到全社会的帮助:吃、住在街道福利院;社区有专人负责他的日常事务;学校免收一切费用;有位视他如己出的干妈;老师、同学,甚至外国人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2月24日(元宵节第二天)晨读时间,他迟到了。我问原因,他哭诉福利院的人与他争吵,不给他饭吃,他分得的元宵节慰问品都被他们抢吃了……可经过调查,普庆撒了谎。另外,他时时出言不逊,和福利院老人们关系紧张;不能容忍别人的冒犯;对“水货”用品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5.
初为人师,有人向我传授治班之道:首先要震住学生,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如今我已做了10多年班主任,回首这句话,实在不敢苟同。记得从前我看过“鲧”和“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鲧”采取“堵”的办法,洪水不仅没能堵住,却更加泛滥。而“大禹”开河,修渠,疏通水系,最终降服了洪魔。教育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16.
学生心理只有处于健康的状态下,才最容易顺应教育者的教育要求,接受各种道德规范,形成符合社会和学校要求的品德。因此,班主任工作应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待、信任相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巾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成熟度一般远远赶不一上生理上的成熟度.面对着刚起步的人生之路也充满着种种矛盾。而随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细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已不是学校政教处、心理教师或班主任的专项工作了.教育全员管理要求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来做这项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林以广 《师道》2005,(4):9-9
在班级的信箱里,我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是直接指责我这个班主任的:  相似文献   

19.
关注     
潘涛 《新课程研究》2007,(11):35-36
记不得这是她给我的第几封信了,一看到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眼前立即闪现出她的形象:清秀的脸庞,额前梳着刘海儿,后脑勺扎着两把小刷子,见人憨憨地笑着。这个女孩叫刘秋芬,属于那种在哪里都不声不响的女孩。两年前,我当班主任。初次进入教室,我和那些积极分子谈得火热,只有刘秋芬和几个孩子一声不响地坐地教室的角落里。后来抄写花名册时,这个名字跃入眼帘,听同事们介绍:这孩子是秋分这天生  相似文献   

20.
人际关系是群体成员在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联系,是群体赖以形成和维系的心理基础。在班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协调,主要指同学间关系的协调,它是一个优秀班集体形成的必备条件。所谓同学关系,包括按学校和班主任规定组成的正式群体,以及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不断接触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群体,俗称小群体。正式群体听命于教师的指挥,以校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