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电影的逐步市场化,中国电影的娱乐功能被最大程度的释放了.一批或是演员或是作家的明星人物作为导演新力量逐渐崛起,将只有知名大导演才能立足中原的局面打破.虽然这些跨界导演功底比较薄弱、拍摄手法不够成熟,但却凭借自己独特身份引起的话题性和原本的职业习惯、资源整合等优势,锁定目标观众进行整合营销,他们的电影成功捕捉了观众心态、呼应社会热点,使得国产电影票房持续井喷,但在票房神话的另一边影片质量却饱受争议.从长远来看,跨界导演成为产业现象的同时,如何让电影产业更成熟似乎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2014年7月24日,由80后作家韩寒首次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正式上映。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小岛青年离开家乡后,在旅途中与一些人相遇、告别,最终使他们的内心情感发生重大变化的故事。公路电影中场景的不断转化使影片的叙事结构显得松散化、片断化,因而整部影片主要依靠人物情绪的变化来维系,这一场旅途已然变成了人物自我找寻以及生命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静 《视听》2016,(7):124-125
由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担纲编剧的同名电影《永生羊》自上映以来便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影片以作家细腻、独特的亲身经历为根基,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故事性的情节,在一片诗意祥和的氛围中表达了一种独有的生存价值观念。本文将从守望、回归、生命等方面阐述这部关于民族风情的影片,以期解读其中蕴含的哈萨克族独有的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4.
张星义 《今传媒》2022,(8):95-98
电影《柳青》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讲述了柳青扎根农村书写《创业史》的动人故事,彰显了人民作家的个人魅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影片的时空营构、人物塑造、镜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诠释了影片内涵,为观众理解柳青精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余目 《新闻世界》2012,(3):127-128
《发条橙》是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1971年创作的一部电影,它改编于英国作家安东尼博金斯的同名小说。这里主要分析的是《发条橙》中混合着表现主义风格的摄影与灯光艺术,以及电影风格化的,充满变化与律动感的影像节奏。这些也是整部影片艺术风格分析的精华与重点。  相似文献   

6.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组照片,是出自"一位几乎被历史湮没的人"--孙明经教授之手.他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毕业于金陵大学,是中国电影教育的开创者之一,在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任职期间,常受命前往国内各地摄制地理、资源、工业、生活等教育影片.  相似文献   

7.
说起王度庐,可能人们未必熟悉.但说起李安拍摄的影片<卧虎藏龙>,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部获得奥斯卡奖十项提名、四大奖项的电影,其原著作者就是王度庐--民国时期的北京武侠小说家.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许多作家、演员跨界导演影片、大量热门小说被翻拍成电影、邀请具有高人气的青年演员出演等,从剧本选角到制作宣传,可以说商业电影已经达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程度,在电影的工业时代背景下,一种专门为特定粉丝受众打造的电影——"粉丝电影"应运而生。粉丝电影大热现象与其背后粉丝受众群息息相关,他们不仅有对电影本身及相关周边的产品消费,更有着大量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平台的信息消费。  相似文献   

9.
姚利权 《新闻界》2009,(1):178-179,177
本文从2009年贺岁大片--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来分析和探讨杭州"生活品质"的城市品牌是如何借助知名导演的电影这种公关形式来进行推广和传播的.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特题材的电影风行一时,其中,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寂静的山林>就是一部悬念迭出、扣人心弦的片子,曾经令很多影迷回味良久,至今记忆犹新.这部影片有着真实的生活原型,取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在长春的一桩间谍大案--郭长升、吴文蘅案.……  相似文献   

11.
建国前夕美国影片约占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90%。新中国成立之际为了缓解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减少失业人群、稳定社会秩序,人民政府暂允各大影院放映一些影片内容不违反《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西方电影。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观众增强了对美国的仇视、鄙视和蔑视,纷纷远离和摒弃美国影片。随着国产新片的超额出产、苏联及东欧电影的大量译制引进和发行放映部门的努力,到1951年初美国影片绝迹于中国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12.
华颖臻  刘宗元 《今传媒》2013,(11):95-96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必须要遵循社会文化的发展规则。可是在我国现今的电影产业里,电影的文化消费却不尽如人意,在电影上映的流程单中偶尔才会出现一两部轰动一时的“节日式”影片,这种现象不禁引起我们的注意,到底在整个电影文化产业中我们的影片与消费者的文化交流环节出现了怎样的问题?观影渠道的不畅通,欧美影片与国产影片的不均衡都是我国电影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即从影片的新颖度、消费者的类型化、影片的文化关怀出发,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使我们的国产电影找到自己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张璐 《大观周刊》2012,(45):74-74
电影色调是影片的主要色彩倾向,在影片中起着传达信息、表达情绪、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等作用,它影响着影片基调的形成和影片风格的展现,与影片基调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文章借电影《入殓师》来分析色调如何来传达主题信息并推动剧情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影贴片广告也叫随片广告,是由广告运营商与电影制作方、发行方、放映方三方合作,将商品或者品牌的广告直接注入影片挎贝,在电影放映前播出的广告。从1994年起,随着中影公司引进国外影片,电影广告崭露头角。1997年5月,加映在美国影片《山崩地裂》前的“新飞电器”企业形象广告片,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贴片广告。  相似文献   

15.
美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通过2011年暑期热映的影片分析了美国电影的流行趋势——续集片、3D影片、动漫改编的影片占主流;其次,从稳定的受众群体和良好的电影品牌两方面探讨了续集片和动漫改编片流行的原因,最后对我国续集拍摄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梁欢 《大观周刊》2012,(7):15-15,58
从商业角度来说,电影是制片商通过与观众的交流来获取利润的一种方式。然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达手法,电影中包含着一系列蕴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文化符号。源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产业想要在世界各国取得成功,就需要对各国的文化有深入了解以迎合各国观众的文化偏好。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对新影片--功夫熊猫2中的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以及文化价值观的引入做简单解读。  相似文献   

17.
张培培 《今传媒》2012,(1):83-84
美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通过2011年暑期热映的影片分析了美国电影的流行趋势——续集片、3D影片、动漫改编的影片占主流;其次,从稳定的受众群体和良好的电影品牌两方面探讨了续集片和动漫改编片流行的原因,最后对我国续集拍摄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8.
邱玲 《传媒》2016,(9):67-68
有关中小成本电影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但通常来讲,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没有或少有知名影星参演的影片,就可称其为小成本电影。而总投资额为1000万元~7000万元的剧情类或艺术类电影,可称其为中等成本电影。近年来,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取得了较快发展。在大片纷飞的背景下,许多中小成本电影的优秀作品在创作上充分学习和借鉴经典电影优点,并结合本土特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再到《夏洛特烦恼》,中小成本电影始终在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相似文献   

19.
顾育豹 《湖北档案》2009,(12):33-34
1951年,陈毅到北京开会,毛泽东邀陈毅观看电影《南征北战》。陈毅坐存毛泽东身边,边看边聆听毛泽东对影片的评论.后来,作家沈默君向陈毅打昕毛泽东对《南征北战》的意见。陈毅将毛泽东肯定《南征北战》的意见都说了。同时,也说了毛泽东的一点看法,就是“缺乏故事性”。于是,沈默君立志要写一部故事性强的电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影创作中呈现出一种"黑色"倾向,即影片的基调氛围、人物设计、主控思想等都与西方的黑色电影相接近,由于电影创作制度及环境的不同,这些电影在视觉呈现和对暴力、人性的挖掘中并非与西方的黑色电影完全一致,而是在经过本土文化的经验和改造中,在影片创作里融入黑色电影的元素和风格,因而使得影片具有黑色电影的风格和倾向。在基于创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个体命运的观察和审视中,黑色风格电影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物质、文化、心理等现代性问题,进而表现了社会变迁进程中个体生命遭遇的现代性迷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