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界定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涵义及其诸多表现形式,分析了造成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提出了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对策:建构网络德育学;树立网络行为的荣辱观;加强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建立融洽的家庭环境,提高青少年的自律。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行为情境下,个体内在监督和调节能力减弱、道德情感体验趋于弱化、对网络道德规则和规范产生的敬畏感降低、个体内在道德建构自觉性下降、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面临挑战等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践行.要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现实性认识,提高青少年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的认同统一性;完善网络社会规则,增强青少年对网络社会规则的认同与内化,提升个体内在道德建构效能;加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与执法,增强网络法律与道德的权威性,提升个体网络道德敬畏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培育,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水平,有效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青少年网络行为的时代特征,并对青少年网络行为进行较深层次的心理分析,提出青少年网络行为引导的对策,以期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引导和规范提供现实借鉴和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化社会里,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过度使用和不良使用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造成身心损害,危害家庭和社会.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正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文章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840名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青少年网络行为和心理的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网络健康教育、网络成瘾机制、诊断方法、矫治措施和防治策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网络社会失范原因入手,剖析网络何以失范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应对网络社会日益严重的失范现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何芳 《天中学刊》2011,26(3):61-65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失范、学校教育失位、家庭教育失误、大众传媒失当和自身判断错位是青少年行为失范的根源,我们必须从治理社会环境入手,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层次、多渠道综合治理,引导青少年在"失范―规范"的过程中,共同建构起一个崭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出符合社会规范、和谐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何芳 《天中学刊》2011,(2):61-65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失范、学校教育失位、家庭教育失误、大众传媒失当和自身判断错位是青少年行为失范的根源,我们必须从治理社会环境入手,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层次、多渠道综合治理,引导青少年在“失范-规范”的过程中,共同建构起一个崭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出符合社会规范、和谐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表现类型,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心理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治理时策.  相似文献   

9.
网络越来越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本文从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入手,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行为失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包括行为上的失范和认识上的错误,它是由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不高的内在原因和网络自身特点的外在原因共同导致的。大学生网络失范的治理应从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行为失范即大学生行为与人伦道德、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不符。失范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等四个维度造成的。有效防止大学生行为失范需要从政府、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来共同努力,全面防止大学生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方便了人际交往,但也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人生观、行为习惯等的形成,致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屡次发生。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各种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学生的行为道德失范与学校、社会、家庭有重要关系。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桥梁,社会教育为平台建立三位一体的大德育大教育体系,以求更好地完成“育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正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探究其根源,寻求解决道德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探究其根源,寻求解决道德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红薇 《教育探索》2005,(10):87-88
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网络带来的青少年犯罪屡有发生,并呈上升之势、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加强教育的策略,对于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杜绝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鸿茹 《成才之路》2014,(31):28-28
中专生是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充满着变化和冲突,又被称为"反抗期"或"叛逆期",是各种心理障碍的高发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其行为失范形成的原因,找出对应的策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改变学生的失范行为,让学生回归正常的教育秩序中来。本课题仅对学生在行为方面的失范现象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出不诚信社交、网上抄袭、网络色情、网络沉溺、容忍网络侵犯等特点。其原因主要为当前法律法规、教育、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不适应网络发展要求。要加强与完善国家网络法律体系,规范网络的运行管理,建设配套的高校网络教育管理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道德失范成因有社会环境及青少年自身的原因。要优化德育环境以及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情感表达、道德和价值观念等.依据相关文献和问卷研究的部分结果,目前人们对资讯网络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技术和经济的层面上,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层面普遍认识不足.作者从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关注的资讯、聊天主题等方面介绍了青少年网络活动的主要特点,并着重分析了电脑网络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价值观、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