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科学是技术之基,技术是产业之源,而高校是科学技术创新的发祥地,是产学研创新的源头活水。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创造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继续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从建立战略协同机制、建立资源协同机制、建立利益协同机制、建立管理协同机制、构建专利协作模式和建立网络协同模式等六个方面对高校产学研协同机制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搭建高校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完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文章主要从高校特色、协同伙伴特征、协同平台特征和环境特征四方面系统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以提高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协作攻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具有原创性、协作性和任务导向性等特征。目前,高校协同创新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构建由知识创新机制、知识转化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组成的协同创新耦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有序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在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协同创新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创新要素共享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协同创新内涵和要素等的综合分析,探讨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我国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中在思想、利益分配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协同创新内部跨学科研究和外部协同创新的几种具体运行方式的优缺点、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提出了完善高校主导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战略要求和良好契机.高校作为科技人才资源最聚集的创新主体,现行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还不能适应“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要求.为有效推进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高校在研究现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体制,在平台机制建设、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尽快提升人才队伍协同创新能力,全面服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科集群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有利于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学者对高校学科集群内部学科之间的协同原理和协同机制之间的研究较少。构建学科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加强政策支持等,可有效提升高校学科集群创新能力要求,进一步丰富高校学科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协同创新是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对高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提出的新命题、新任务。协同创新旨在转变高校科技生产方式,打破高校传统的封闭、孤立的创新模式,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激发高校的创新潜能。那么,普通高校,尤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行业特色的创新道路?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协同创新是高校发展的唯一模式吗?在高校创新战略联盟中,如何保证所有成员的利益?本期围绕这些问题对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各行业关键技术,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力求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的创造性活动。高校协同创新具有动态性、多元性、融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要改进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必须创建良好的协同创新组织方式,培养协同创新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独特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已成为现今高校探索资源共享、转化、集成、重组的新型创新机制与体制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党建面临严峻挑战及承担艰巨任务的大背景下,高校坚持和发挥党的独特优势,应从三个层面共同建立协同创新体:一是优化板块设计,突出党建特色,深化协同创新体网络平台建设;二是发挥区域优势,推进资源转化,构建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模式;三是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协同功能,为协同创新体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概念与主要内容,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逻辑进路,即以高校的自主办学为基本前提,以政府的全面支持为总体保障,以企业的产业对接为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12.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是高校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大学联盟作为加强高校之间合作与协作的重要平台,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重庆市大学联盟成立后,积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享协同创新资源,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11计划"提出以来,高校协同创新相关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对中美高校协同创新的概念、理论、制度、以及中美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功能、教育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高校创新团队的竞争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是高校创新团队有序演化的动力来源,其作用程度决定着高校创新团队演化的有序性和稳定性。本文构建了提升高校创新团队的内部协同管理机制模型,通过改善目标管理、沟通管理、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这协同机制的四个重要环节,提升了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开展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有助于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效果,为社会输送更多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在对协同育人教育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协同机制创新已成为高校管理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对当前高校管理改革在协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机制下高校管理改革创新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高校创新团队竞争的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是高校创新团队有序演化的动力来源,其作用程度决定着高校创新团队演化的有序性和稳定性。在构建提升高校创新团队的内部协同管理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善目标管理、沟通管理、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协同机制的四个重要环节,可以提升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战略。在通识教育发展趋势下,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抓准时机,全面贯彻协同创新理念,紧跟国家实施“2011计划”的脚步,找准自身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建设路径和模式。具体讲,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围绕以下几点积极探索协同创新之路:树立创新协同理念,搭建多种协同创新平台,创建多样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创新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从坚持"扶强扶优"与"扶弱扶需"相结合原则,引导地方高校踊跃参与省级层面的协同创新;建立形式多样且功能齐备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将服务"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目标与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分层次构建区域高校协同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的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模式;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保障,实现高校协同创新外部需求和内生动力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等方面来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在追求"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进程中,应着力实现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建设。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是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动力源头和重要途径。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是高校协同创新载体"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导向和实践目标,要针对高校协同创新载体与区域产业价值链高端化的双向互促所面临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系统开展高校协同创新载体运行机制体制的改革,即以科技制度和组织制度创新推动高科技牵引,以人才机制创新推动高智力密集性牵引,以发展模式创新推动高附加值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