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原发表在《中华诗词》1998年第5期上。文章发表后社会反映强烈,评价很高。去年经作者修改并增写部分内容后,再次发表在《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上。第二次发表进一步在各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前任校长、我院客座教授。经作者同意,本刊全文转载修改稿。1999年2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杨院士的这篇诗论“高瞻远瞩,思想深邃”,“认为在大学中开展诗词活动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教导。深信包括我院师生在内的广大读者阅读本文后,会获得深刻的启迪和教益,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原发表在《中华诗词》1998年第五期上。《中华诗词》的“编者按”认为这“是一篇高瞻远瞩、思想深邃的重要诗论”,“文章打通科学与艺术的壁垒,论证了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相辅相成的作用,指出了一流科学家大都热爱文艺这一发人深省的事实”,“强调诗词在陶冶性情、活跃思维、开发创造力方面的特殊效用,认为在大学中开展诗词活动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原文发表后,反映十分强烈,引起极大注意。本刊发表时,作者作了适当修改,并增写了文中倒数第二、三、五段。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出席了今年2月20日举行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江泽民指出,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江总书记的这一教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在高校校园,加强和改革诗词教学是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对于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会发挥巨大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中华诗词在高校的教学与组织。  相似文献   

4.
中华诗词曲改革,韵是首位课题,与之同时而来的还有平仄声调及入声字的问题,这是汉诗发展前进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有效的载体,这个载体就应当是中华诗词。结合对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实质与形式的思考,可以得出的基本认识是: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是深化学生传统文化理解的最佳选择。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的策略,具体可以概括为:结合学校发展特色,立足初中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活动目标;将中华诗词与学校文化、学校建筑等有机结合,让中华诗词在校园中有一个能够为学生所关注、驻足、学习和理解的场所与空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引导策略,并科学评价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效果。  相似文献   

6.
所谓生态诗,应是传播生态思想,抒发生态情怀,揭示生态规律,提倡生态保护,批判生态破坏的诗词。其目的在于通过探讨人生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来表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和谐地球、和谐宇宙这一重大主题。它是促进古老的中华诗词在植根现实社会生活,接轨当代人文思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的一种可贵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记录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人、事、物和情与感,又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并为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原动力。因此,学习与品鉴中华诗词,则尤为重要和必要。学习和品鉴要点:一要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诗词的个性特点;二要注意三个"弄清楚",即诗词的写作背景、诗词的用典、修辞手法的运用;三要抓住四个鉴赏切入点,即诗词的立意、诗词的意境、诗眼与词眼、自身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8.
以文化人,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一大指向,重视文化建设、涵育人文精神是培育当代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遵循点。中华诗词含有一定量的地理信息,彰显了一定的人文情怀,蕴含着思辨性的思维方式。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在细致品味中华诗词底蕴、深度挖掘中华诗词内涵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活动,逐步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颁奖暨5位诗家作品集首发式日前在京举行,孙轶青、霍松林、叶嘉莹、刘征、李汝伦获得该奖。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规格的传统诗词奖项。5位获奖者都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为诗词事业的复苏和复兴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人性,形成健全人格。新世纪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我们要培养的是勇于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杨叔子院士语)”。中华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培育国民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叔子院士最近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他访问美国时,几位魂系神州的华人教授向他提出:大陆教育有缺陷。你看,到这里的大陆留学生,ABC很好,xyz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可惜不大了解长江、黄河,也不太了解孙康、文天祥,不知道《史记》、《四书》,请问将来他们能为中国、能为中华民族服务吗?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之友》2006,(2):64-64
经济名词通俗解释,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也不是很经常,课堂错觉。[编按]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经典是引领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诵读经典,对帮助孩子领略文化精髓、汲取精神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既是中华诗词发展的出发点,又是中华诗词发展的落脚点。解决诗词中华大众化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坚持“二为”方向和贯彻“双百”方针的关系,其次要处理好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元化的关系,第三要处理好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要表现新内容反映新生活,倡导新诗风创造新语境,提倡新声韵探索新诗体,第四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华诗词进入大学校园对素质教育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让诗词走进校园等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信仰,也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古代经典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可以进一步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学习和传承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文化,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秋风今又是.更换了人间,愿以这次演讲,献给伟大祖国的五十华诞。 我所写的《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在《中华诗词》1998年第5期上刊登后,引起了海内外许多诗人、词客与有识之士的强烈共鸣,投之以木瓜,报我以琼瑶。他们给了我真切的鼓励、支持与关心。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艺中学在德育实践中,积极运用中华优秀诗词中的励志诗词,从正面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成长,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史中,诗词文化是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笔者曾当过中、小学教师,又做过幼儿园长,魂牵梦萦的就是如何用诗词文化来熏陶孩子的心灵,从而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创新才能的一代新人。在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有意识地将诗词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现将这方面的心得整理出来,以请教于方家。笔者认为,把孩子们的名字嵌入诗词之中,可以拉近诗词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从而热爱中华诗词、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提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生产、生活传承并创造出流传至今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显现及文化遗存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的教育手段,加强二者间融合具备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