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高原训练的地理环境和生理基础在缺氧环境下训练,以提高运动员机能状态,获得更好的竞技能力为目的的训练方法,称之为高原训练。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凡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部平缓,起伏较小,而面积又比较开阔的高地称之为高原。地理气候变化特点的决定因素,主要取决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形势、洋流,地形结构和空间高度等,以上这些因素直接造成高原地区域的气温、湿度、气流、气压、辐射和电离等气候特点的变化。而高原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性的影响,从  相似文献   

2.
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对人体有着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学效应。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耐力性项目竞技能力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普遍认同,但也存在争论和分歧,仍有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阐述高原环境和训练对人体机能产生的生物学变化,而这些机能变化特点正是确定训练负荷、选择训练手段和把握训练规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许多国际比赛常在高原城市举行,而高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压低,氧分压低,它必然会对人体的各种机能和运动能力发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高原气候和高原训练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对运动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观察了在海拔1895米的昆明市(气压610毫米汞柱,氧分压125毫米汞柱,较北京低12%)进行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气体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变化。研究方法从1973年12月2日至1974年6月20日在北京和昆明两地测定了14名长跑集训队运动员在安静时和剧烈运动时的气体代谢,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共5次。运动员的年龄在19—24岁之间,系统训练1—2年,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及其研究现状(待续)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自本世纪50年代,国际上已经注意到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开始有意识地开展高原训练以及对它进行研究。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但在运动实践中,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能力,一直存在争议。运动生理学家也对高原训练引起机体产生的某些生理学适应性变化,进行了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本文从训练学及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国内外高原训练的发展情况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运动员高原训练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关注,对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高原训练方法的科学化,高原训练成效更加显著,参与高原训练的国家、项目和人数越来越多。但高原低氧环境给人体机能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只有充分、全面了解高原训练的影响,才能真正掌握高原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子足球运动员在一个完整高原训练周期内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方法:以11名国家男子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高原训练期间各阶段对运动员进行身体机能测试。结果:1)RBC、Hct、Hb氧转运指标在高原训练期间未发生显著性变化;2)BUN与CK会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步增大;3)C值在高原训练期间较为稳定,T与T/C表现出高原训练第1周增大、第2、3周逐渐减小的特征。结论:1)4周高原训练未改变运动员血液携氧能力;2)CK与BUN对运动负荷反映较为敏感,可作为日后进行机能评定的重要指标;3)血睾酮水平受负荷的影响较高原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高原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营养与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连世 《游泳》2000,(4):6-9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 ,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 ,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 ,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 ,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 ,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因此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特殊条件下的强化训练手段 ,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对机体的刺激深刻 ,可望得到超量恢复 ,提高机体的机能储备。通过高原训练 ,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机体抗缺氧和耐酸潜能及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高原训练也可以对人体产生一些不利的影…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自50年代中期,国际上已开始有意识的开展高原训练,并不断地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等方面对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几十年来,高原训练得到迅速发展。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高原训练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高原训练是人体在缺氧的环境下,使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代偿性适应变化。通过模拟高原环境下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该训练法对于高校游泳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产生了适应性变化,本文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游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一、高原环境对身体机能系统的影响高原具有大气压低、氧分压低、温度低、风速大、空气湿度低、太阳辐射及电离辐射强等特点。因此对人体的刺激产生一系列的生理上代偿和适应性反应,最终引起运动员机体发生生理生化和机能等方面的影响([1])。1.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耗氧量是全身各器官中最高的,占比全身耗氧量的20%,其对氧气缺乏最为敏感,在急性缺氧时,可表现为头痛、嗜睡、四肢肌肉无力、运动协调障碍等,慢性缺氧的表现为中枢和身体的疲劳感强。  相似文献   

11.
周燚 《体育科技》2013,34(4):27-2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归纳总结亚高原体育旅游对人体生理机能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而探析亚高原体育旅游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健康人群在亚高原地区从事体育旅游活动,机体在轻度缺氧和体育锻炼的双重因素刺激下,呼吸机能、心血管机能、免疫机能、氧运输能力及物质代谢等能力有所提高,可达到健身的目的,此外,为避免出现类似高原反应的不适应症状,旅游者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阶梯式"选择海拔高度进入亚高原从事体育旅游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等方法对7名世居高原的竞走运动员,赛前33天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指标进行测试,探讨赛前高原训练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为其在预定时间内发挥出高原训练效应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血项显示指标呈先降后升趋势,至训练结束恢复到训练前水平;VO2max无明显变化;CK、BUN在正常范围内变化;睾酮值、T/C比值均显著升高。结论:世居高原运动员经赛前高原训练后其血象指标和激素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王跃新 《体育科研》2003,24(4):20-20
根据高原训练的最新研究成果,描述高原训练是如何影响血管和心肺系统。1.高原对身体的影响高原使运动员身体产生变化主要有:血液中的氧容量、血浆、总血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下降,而肺通气量、体液损失、安静时脉搏和基础代谢率增加。这些变化是因为高原的大气压下降而引起的。除此之外,高原还降低了肺内氧气的局部压力,从而减小了肺脏和血液之间的压力倾斜度。由于分子是从高压力区域向低压力区域移动的,较小的压力倾斜度降低了进入血液的氧气量。对运动能力来说,最明显的现象是,心脏和骨骼肌肉的氧供应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在较高有氧…  相似文献   

14.
高原训练对人体有着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学效应。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耐力性项目竞技能力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普遍认同,但也存在争论和分歧,仍有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通过对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的实践.阐述高原环境和训练对皮划艇运动员机能产生的生物学变化,以及通过实践分析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的探索历程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冬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青  姚峰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61-63
通过对 6 0名男子冬泳爱好者的问卷调查、生理指标测试和文献资料调研 ,探讨冬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冬泳有助于增强人体肌肤的反应能力 ,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肺功能和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 ,增强人体生理调节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对体育的科学研究的加强,科学的体育锻炼问题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众所周知,适宜的体育锻炼在人体有机体内产生一系列的良好的适应性机能变化。而随着竞技体育对人体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有机体内产生一些与运动项目特点有密切关系的机能变化。这些材料对合理地安排训练将提供科学依据。为此本文着重简要介绍一下,近来有关为提高一般机能能力的体育锻炼和与竞技运动项目特点有关的训练,对心血管系  相似文献   

17.
大脑决定着人体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是支配人体的中枢。当周边环境改变时,对于人体的影响也同样是对大脑的影响。高原环境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是一种不利于生活,更加不利于运动的自然环境,但随着高原训练的兴起,它仿佛又再次受到关注。而高原训练的难点也许并不仅仅在于身体,大脑的适应性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希望通过对于高原环境下脑功能影响的分析,能够对高原训练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高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昆明高原训练过程中的身体机能和素质,进行追综测试和分析,初步掌握了运动员的机能和体能变化特点,为今后摔跤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安排提供了一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速度滑冰项目运动员在高原地区训练和比赛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对我国速滑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系统分析,以期对项目的训练方法、手段和理念的创新、研究、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以黑龙江省速度滑冰队16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高原训练期间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原训练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高原训练期间,白细胞会在短时间内降低,一段时间后会恢复,血红蛋白指标缓慢升高,但会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降低;高原训练后,人体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球压积指标会呈现出一致性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