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欧阳修的亭台记具有鲜明的山水游记特色,为题记型游记。与柳宗元相比,无论题材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所创造的美学境界已与唐代大不相同,典型反映了宋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山水、亭台记是柳宗元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其结构及内容进行归类分析,并从文体上探求在继承与创造方面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与苏轼同为仕途失意的文人,被一贬再贬至偏僻荒蛮之地。逆境中,他们选择寄情山水,并写下了饱含深刻生命体验的山水游记。二人的游记由于不同的个性思想和美学追求,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精神:一者是孤峭幽寂、凄神寒骨的执著、深情之美,一者是挥洒自如、自然畅达的洒脱、智慧之美。  相似文献   

4.
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人品、诗品俱佳,《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谢翱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文天祥,而与谢枋得并列,号称“南宋二谢”。他生前著述颇丰,惜大部今已散佚,存者仅十余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收录其《唏发集》十卷、《唏发遗集》二卷、《唏发遗集补》一卷及附录。谢翱的游记散文在寄情山水的同时,往往流露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对元朝统治者的愤慨;在艺术上接近柳宗元,长于叙事,言简意丰,风格峭劲崭拔,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5.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柳氏于唐顺宗年间参与王叔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而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写下了不少优美的游记。《小石潭记》作为其中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千古流传。那么它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6.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的名篇,也是我国古代山水文学的作,它独具艺术特色,描物绘景,立体透视,饱含激情,突出个性,评议中有画,画中抒情。  相似文献   

7.
袁圆 《学语文》2005,(5):35-35
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素有游记鼻祖之称。他的山水游记,特别是他在谪居永州十年中写下的山水游记,尤为后人所称道。这些作品。既是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写照。它们生动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既吸收《左传》《史记》中尚简尚朴的描写手法,也非常注意借鉴辞赋和诗歌中描写形象的技巧,注重形象描绘,追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创作境界。因此他的游记作品在描绘自然景物上极研穷态,博显物象,细腻而不伤于雕琢,优美而不流于靡华,善以清词丽句状画山水、树石的细微之处,又能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整体形象,做到细微处纤毫毕现。文章无论从整体到细微,都充满浓厚的诗情画意。而这一特点,在《小石潭记》中表现得尤其鲜明。  相似文献   

9.
随着山水意识的演进,在审美经验积累、文学体裁开拓的基础上,山水游记至唐代获得了真正独立的文体生命。唐宋八大家之中,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都留下了不少颇有影响的山水游记,且此类作品多创作于贬谪外放之时,但同样徜徉山水,他们的文笔却摇曳出不同的风情。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永州八记》堪称游记散文的典范之作。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柳宗元仕途失意后的思想和心态,阐述《永州八记》的内容和情感及其体现出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陈敏 《初中生辅导》2011,(20):36-37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很具特色的一篇。这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不过二百来字,却把小石潭悄怆幽邃的景色和潭中观鱼的乐趣精细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使人有如身临其境、感同亲历的感受,收到了画笔难以臻至的奇效。  相似文献   

12.
“永州八记”的创作与柳宗元的政治遭遇、思想状况、生活体验有着密切关系。在这一组具有游踪连续性的山水游记中,借助生动鲜明的山水形象,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的高尚品格,是典型的托物言志创作手法。其中有些篇章,直接涉及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表现出他的一贯性政治主张。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可贵的思想价值,构成了浓重的现实主义特色。正因为如此,“永州八记”在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乃至整个文学史上都特别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永州八记》的一组优美的游记散文,作品具有三个特征: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情感的丰富蕴涵和如诗如画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纵观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其成就可概括为八个字:“以道成文、以文显道”。“以道成文”是指欧阳修的散文创作不是为文而作文,而是因为心中有道就自然而然地下笔成文,故其文鲜活、畅达、充实;而“以文显道”则是指欧阳修散文的语言、结构、技巧等往往顺道而为,是彰显心中之道的有效载体。尽管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散文创作理论,但后来他们还是走向了尚奇的怪路,而真正实现文道统一的,当属欧阳修的散文。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方面探析柳宗元山水游记中审美主体的渗入:一、审美视角:表现为空间营构的平视、俯视及色彩的涂抹;二、审美心境:表现为感士不遇的山水情绪;三、审美实践:表现为对美的发现和创造。在历史选择中对美的生成得出了感想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究其原因.是因为柳宗元在继承前人山水游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元结和柳宗元,均为中唐山水游记创作方面颇有建树的文学家.二人皆官于湘地,所作游记又都是对当地山水的游览记胜,但两人作品的感情基调迥别.不论从他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以及作品的表现方式等方面都能探悉其作品中所包蕴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在中国山水文学史上地位独特、影响深远,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第一,在唐人中,柳宗元于山水别有深情,但他的深情,是一种熔铸了整个生命的深情,而绝非王、孟式的闲适。以生命为膏脂、照亮暗夜的写作姿态,使他明显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山水文学的创作者。第二,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他多次体验并表现了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境界。置身于"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境界之中,审美的主体与对象已完全融合,从而获得一种忘怀一切的自由感,一种奇特的精神愉悦。第三、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心写境、借境传心。虽多实写,但也不时造境,在造境的同时,作者主体的情感已不露痕迹地融注在了其中。  相似文献   

19.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的代表之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的"模山范水"。其精湛新奇的艺术技巧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一直为后人所推崇与称赞,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美学思想如美的发现、美的创造、审美情趣、自我人格的流露等,为美学领域注入了新鲜的元素,为美学的丰富和发展开拓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