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凯特.肖邦是美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以探讨爱情、婚姻、独立、自由等主题见长。《觉醒》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作品,被人遗忘多年。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使得世人重新关注这部作品。研究小说女主角打破传统男权社会的束缚,追求女性个体存在意识觉醒之旅,旨在分析个体存在意识觉醒来自各方面的阻挠以及必然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于春荣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3-24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升起的一颗明星。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赞誉赫斯顿为"南方天才"和她的"文学之母"。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沃克的著名小说《紫色》被誉为黑人女性主义的杰作。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这两部小说进行阐述,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回归分析了黑人女性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4.
赵娜 《英语广场》2023,(13):58-62
爱伦·坡在《黑猫》中,巧妙地将象征着女性意识的妻子和象征着生态意识的“黑猫”结合起来,流露出他对男权、女权、生态等问题的思考。《黑猫》中的女性妻子与动物“黑猫”相识、相惜到最后一体化,演绎了生态女性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压抑、萌芽和崛起。  相似文献   

5.
宋薇 《海外英语》2013,(3X):193-194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在其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展现了在维多利亚时期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和文化秩序中,人们对于女人的言行举止和道德规范。该文聚焦充满叛逆的女主人公麦琪在其短暂一生中的努力抗争,并探究其中洋溢着的丰富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的作品《生为女人》,将女性作为一个中心话题来叙述,他作为一个男性叙事者在叙述角度中有其男性本位思想的表现,但《生为女人》这部作品中,作家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情节的设计两方面都体现出他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等理论对川端康成《生为女人》这部作品的解读,得出了一个与以往先行研究不同的结论,即川端康成的女性主义意识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托尼·莫里森在代表作《秀拉》中聚焦于黑人女性的精神世界,塑造了秀拉、奈尔等多名遭受主体身份危机的黑人女性形象,反思了女性主体意识问题,并由此揭示了女性的主体意识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重新建立的。本文拟从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观入手,结合小说中主要女性角色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探析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重建过程。  相似文献   

8.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该文描写了主人公珍妮通过三次婚姻,挣脱了传统习俗的束缚,逐渐成长为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独立的妇女.她不甘愿成为第一任丈夫的劳动工具,也不愿被第二任丈夫作为摆设,她不断地寻求自我,最终发现并了解自我.黑人女性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只有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不懈的追求才能使她们实现自我的完满.珍妮这个人物成为美国女性文学和美国黑人文学中影响深远的角色.这部作品也可以称作黑人文学的经典.  相似文献   

9.
奥茨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受到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其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常会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创作核心,充分吸收现代文化的创作理念和相关技巧,该种小说塑造方式使其成为了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并采取相对独特的心理描述方法准确揭示人物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暴力的描写,欧茨揭露了美国女性的生存状态,透析了隐藏于暴力之下的女性的悲哀与无奈。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带给女性的是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这些在暴力中成长的女人在无形中变成了同样不择手段的施暴者。论文从语言、身体和精神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欧茨的作品《他们》中的女性暴力,分析了其社会根源,也展现了女性自身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12.
熊艳玲 《文教资料》2013,(15):20-21
华裔女性作家汤亭亭一直被视为追求女性平等与自由的斗士,其代表作《女勇士》更是被视为经典,受到国内外批评家的广泛关注。然而,学者们对于书中的女性形象过于关注,而关于男性形象的分析和研究却少有涉及。对该书男性形象的分析,既是对该书批评研究的一个补充,又是从另一方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汤亭亭的女性主义观,体现了其女性主义思想的矛盾和缺陷。  相似文献   

13.
王慧娟 《文教资料》2007,(34):166-168
文本的细读是文学研究一以贯之的原则。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现》,叙述"我"归乡寻父的所见所想,及其最后孤独的觉醒而反抗。在充满激情的叙述间抨击了人类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以此初步显现出作家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即主张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生物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迄今为止的女性书写历史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女性主义诗歌“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写作现象,它以一种激情而又不无极端的方式宣泄了女性生命中的压抑和渴望,表达着对女性历史的焦虑和对自由状态的强烈向往.这个诗歌群体的代表人物伊蕾、唐亚平、翟永明的诗作充分显示了女性生命意识觉醒后的书写倾向.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哈代深刻刻画了苔丝这个敢于同男权中心社会抗争的新女性形象,美丽善良的苔丝不断遭受命运的捉弄,最终成为"命运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奥斯丁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女性小说家的代表,其代表作《爱玛》更是被认为是奥斯丁最成功的作品,促进了女性文学的发展。文章从作者的生活环境出发,阐述了小说《爱玛》的创作背景,针对女主人公爱玛的一些性格特点分析了小说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哈姆莱特》中,男主角哈姆莱特一直备受评论家、观众与读者的青睐。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的两位女性角色———奥菲利娅和乔特鲁德以及男主角哈姆莱特对她们的态度,试图挖掘隐藏于《哈姆莱特》表层底下的父权意识并探讨莎士比亚在这一方面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女性一直处于男权文化的包围中,逐渐丧失了女性话语的独立性,但是在19世纪的英国,随着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妇女们纷纷要求自身的解放,女权主义蓬勃发展.利蓓卡夏普就是女权主义萌芽的一个代表。她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男权社会,反抗阶级压迫。她聪明,智慧.尤其在婚姻生活中,她把女性主义的魅力发挥到及至。作为反抗男权社会的女性代表,利蓓卡夏普向前迈出一步,虽然是一小步,却是有着历史性的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女性主体的构建,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畸形/变态中的女性;梦想/幻灭中的女性;无奈/堕落中的女性;青春/叛逆中的女性。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已经成为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中日益重要的课题。女性主义翻译观不仅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并引发了翻译观念和翻译思想上的一场革命,女性主义翻译观强调性别意识,为人们能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理论中所存在的不合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