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洪工程的稳定与否决定着黄河的安危,而绝大部分险工和控导工程都是依靠石头来抵御洪水的,所以归根到底就是根石基础的稳定。根石断面的不足,是造成工程出险的根本原因。准确掌握根石坡度情况,可以为防洪抢险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黄河上一直沿用人工锥探的方法来进行根石探摸,就是人工利用锥杆(由φl6圆钢制成,长约5m)垂直于裹护段向外每2m一个点向下锥探。通过人体感觉,如遇到石头,往下锥不动,记录其深度,将同一断面所有探测深度绘到图上,得出一个坡度,按1:1.0、1:1.3、1:1.5计算缺石量。根据近几年的野外工作实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防洪工程的稳定决定着黄沁河的安危,而绝大部分险工和控导都是依靠根石来抵御洪水的,可以这样说,根石断面的不足,是造成工程出险的根本原因,准确掌握根石坡度情况,无疑为防洪抢险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黄河上一直沿用人工探锥的方法来进行根石探摸。原理很简单,就是人工利用锥杆(由Ф16圆钢制成,长约5m)垂直于裹护段向外每2m一个点向下锥探。通过人体感觉,如遇到石头,即往下锥不动,记录其深度,将同一断面所有探测深度绘到图上,得出一个坡度,按1:1.0、1:1.3、1:1.5计算缺石量。根据近几年的野外工作体会,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工作是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准确的掌握工程根石情况是做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只有加强工程管理,及时掌握河道根石状况,做到适时加固,才能不断提高工程抗洪能力,保证防洪安全。每年汛前、汛期、汛后,省局所属的县(市)河务局都会根据《黄委河道整治工程根石探测管理办法》对本辖区靠流的工程进行根石探测,以了解掌握工程状况,为除险加固、安全度汛做好准备,但是从近年来的探测情况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对此,笔者想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河道是经过长期输沙淤积塑造而成的,在自然条件下,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不定,易形成横河、斜河威胁堤防安全。为防止洪水直接冲刷堤防,增加防洪的主动性,在河道的适宜部位修筑丁坝、垛及护岸等河道整治建筑物,对控制河流的走向,进一步疏导水流、稳定河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后,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维修养护经费有了充分保障,管理与养护程序日益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工程抗洪强度得到加强,工程面貌发生显著改观。同时,新的形势对工程管理内业技术资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技术资料在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之满足工程管理规范化要求,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河道整治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谈谈自身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7.
8.
小浪底水库的投人运用,本应使下游防洪形势有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近年来连续几年枯水,二级悬河严重,2002年高村上下河段平滩流量只有2000m^3/s,就造成了濮阳生产堤决口,2003年丰水,黄委会为减小滩区的淹没损失尽管控制下泄流量为2600m^3/s,  相似文献   

9.
濮阳市地处黄河下游,沿河三县(濮阳、范县、台前)临黄堤险工12处,坝184道;靠河控导15处,坝垛412道。这些工程和对岸工程相互配合,在控制河势、保证防洪安全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为节约资金、提高抗溜强度,现对河道整治工程布局、坝垛形状及工程结构和作用逐一分析,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设计和施工管理水平,以便在水库下泄清水河底冲刷情况下,使新修坝少出险或不出险。  相似文献   

10.
1进行黄河护岸、根石加固的意义 自2002年黄河首次调水调沙以来,下泄的清水,使下游河道在短期内受到了严重的冲刷和下切。由于河床下切,护岸工程特别是控导工程坦坡明显变长,致使根石严重走失,防洪工程出险几率大大增加,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此情,对黄河护岸、根石进行加固,有效地增强现有工程的抗洪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 研制背景 为加强工程管理,就需要及时了解河道整治工程坝、垛、根石状况,做到适时加固,争取抢险主动,确保黄河安全渡汛。为此探摸根石状况显得尤为重要,以便了解和及时进行根石加固。以往传统的探摸方法是人工站在船上锥探,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探测费用高,探摸数据误差大。2007年汛后探摸根石时,我们在濮阳第一河务局南上延工地从技术上进行了革新,研制了根石探摸机配带双心船一体探测机械,  相似文献   

12.
随着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的日趋完善,治黄工作的重心也发生了转移,工程管理在治黄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逐渐体现出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黄河水利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工程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15.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深化,工程项目的建设纳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1998年“三江”大洪水后,国家加大了对黄河防洪工程的投资。为管好、用好防洪工程建设资金,确保防洪工程质量,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果断决策,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和投标招标制,从根本上确保防洪建设工程质量。但由于黄河系统实行“三制”建设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在1999年防洪工程施工中停工、停产、拖延工期和质量事故等时有发生。下面就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治黄科技信息》1989,(4):36-41
近几年来,山东黄河在河道整治筑坝工程中,试用了塑料编织袋土枕(简称土袋枕)护根新技术。一九八五年鄄城段桑庄险20#坝接长工程,一九八六年东明段老君堂控导工程26、27#坝恢复及一九八七年东明段高村险工下延41#程,先后采用土袋枕护根.上述工程建成后,经过几年汛期洪水考验,抗冲运用正常,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收到显著的工程效益与经济效益,为黄河筑坝技术革新开拓了新的途径。现综合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防止极石走失是保证险工埙岸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局部动床模型试验。对散抛石护根,围护四面体,灌注桩挡护,混蔓土铰链沉排护根及沉箱护根五种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种新的防护造径——网罩护根,该方案能够满足四个条件:(1)整体性强;(2)局部适适应变形;(3)便于施工;(4)造价低,因而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控导工程坝、垛是由坝身和根石组成的,根石与坝体在水流中互相依托,保持着坝体的稳定,根石走失或大部分被水流冲走或移动,称“根石”走失。根石是丁坝的基础,防止根石走失是保证控导工程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碎屑矿物在判别沉积物来源以及沉积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2013年汛前与汛后采集的黄河尾闾河道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鉴定,探讨了调水调沙工程实施导致的水动力变化对碎屑矿物组成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汛前或汛后黄河尾闾河道表层沉积物中共鉴定出重矿物31种,轻矿物11种。尾闾河道沉积物整体以轻矿物为主,占比达99%以上。重矿物优势矿种共8种,分别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褐铁矿、阳起石、水黑云母、石榴子石、榍石和碳酸盐,其中普通角闪石占比高达29.98%,是主要标志性重矿物;轻矿物优势矿种共3种,分别为石英、斜长石及钾长石,其中石英占比高达59.75%,是主要优势矿种,并可用于确定物源。比较而言,汛后8种重矿物含量之和比汛前增加3.7%,尤其是普通角闪石,其在汛后占比较汛前增加8.62%。与之不同,轻矿物含量在汛前与汛后差异不大,但沿程变化明显。研究发现,尽管调水调沙工程在改变尾闾河道水动力的同时并未使其轻矿物组分发生明显改变,但其导致的重矿物沉积分异却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在河道整治工程中修建了很多透水建筑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局1979年委托黄科所进行了透水桩坝的模型试验,并在原阳双井修建了一道素混凝土透水桩坝,观察表明效果是好的。为了进一步观潞,收集基本数据,为今后技术决策提供依据,87年4月在花园口又修建了一道透水桩坝试验工程,88年5月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