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2007年10月起,新浪网在博客页面中内嵌广告,并根据该博客所产生的流量与博主以五五分成方式分享广告收入。人们期待已久的博客商业化,一块石头落地。  相似文献   

2.
李建珍 《网络传播》2007,(10):48-48
2005年新浪网名人博客的推出,使博客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络应用,不仅名人纷纷开博,而且引来了众多草根的蜂拥跟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名人因擦不尽吐到自己博客家门口的口水而纷纷息博,草根们也在兴奋,好奇之后,因自我陶醉、无名呻吟的无趣而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3.
李伟 《青年记者》2006,(7):57-58
2月26日.王小丫的《小丫跑两工会》博客在新浪网登场;让王小丫动心做博客的原因就是,徐静磊的博客点击率达到了一千万,而一千万的点击量都赶上经济半小时一期节目的收视率了?  相似文献   

4.
韩阳 《出版参考》2007,(12X):26-26
12月8日,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博眼看天下——女子七彩厨坊丛书》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首发。《博眼看天下》厨坊丛书是由东方出版社与新浪网共同策划出版的一套以新浪博客作者和热点话题为组稿对象的系列丛书。“女子七彩厨坊”是该系列丛书的第一辑。  相似文献   

5.
菟语 《新闻世界》2007,(10):I0004-I0004
尹同耀,奇瑞汽乍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更使他意识到肩头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传播学视野下的"名人博客"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苏芬 《青年记者》2007,(10):95-97
目前国内的博客数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新浪网推出了“名人博客”,这引起网络界的“骚乱”——赞誉不少,漫骂也很多。新浪“名人博客”凭借“名人效应”和“名人的规模化效应”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谈博客作品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博客发展迅猛,全球创立的博客总数已达5000万,根据《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博客用户已高达1750万,活跃博客770万,博客读者约7500万人,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博客服务商的数量也已达到658家,博客站点达到了3682万个.  相似文献   

8.
以新锐著称的《新周刊》3月份版的头条赫然写着:古有徐霞客,今有徐博客。说的是中国“四小花旦”之一的徐静蕾在继演员、导演之后又多出一重身份——博客。而在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开列出来的名人博客的名单里。徐静蕾只不过是璀璨群星中的一颗,吴小莉、韩寒、潘石屹,这些电视界、写作界、地产界的大腕名角,也纷纷加入到新浪博客的阵营之中,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天下名人皆博客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博客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网络为依托进行传播.而一本以博客为新闻来源的<博客天下>却从网上走下来,变成了一本纸质杂志,从表面上看是逆潮流而动,实际上仍是媒介融合的产物.本文将对<博客天下>内容形式和版面设计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到当前媒介融合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于海荣  袁涛  申红 《青年记者》2007,(10):12-14
《财经》杂志内容分析 《财经》创刊于1998年4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中国财经杂志中的老大。分析《财经》的报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动态     
《网络传播》2006,(8):8-10
  相似文献   

12.
吴景娅 《新闻窗》2012,(3):20-21
几年前我们还津津乐道于博客网络共享所带来的福音,转眼间博客的风头却被微博抢尽。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即时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的方式。最早也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该产品在全球现已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也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陈洋 《新闻前哨》2010,(12):57-59
2005年新浪网推出博客频道,成为国内最早开发博客资源的门户网站。随后,搜狐、网易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博客频道。博客以个人日志的方式,在内容上实现了网民的个人表达,给普通人一个巨大的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14.
15.
我做网民不算晚,1999年曾申办过一个个人主页,写作之余也常常上网,但那一般是收发信件,看看新闻。偶尔也在朋友帮助下使用QQ,但不是为了聊天,而是应付记者采访。不久前,在众人的怂恿下,竟“不自量力”开办了博客。一是推不过新浪网的一再邀请,此外,我个人也有小小的一愿,多年来常有朋友希望交流,写信太受局限,且时间也紧,不如将自己的作品、文章放在博客,让大家彼此沟通更方便。不曾想博客开通后来了那么多人,几乎每天都要热热闹闹地抛下许多“留言”。  相似文献   

16.
李禾  吕冬梅  周驰 《编辑学报》2013,25(5):448-451
《中国中药杂志》根据现阶段期刊发展需求,探索出一套特色化、全方位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将编辑分为纸质版编辑、网络与信息编辑2种类型,并分设了不同的管理考核标准。对纸质版编辑的考核综合了选题组稿,文章的下载频次、被引频次、刊用周期,举办或参加会议与培训,参与基金项目,创收等多个方面;对网络与信息编辑的考核则侧重于激励研发与创新。对于编委会,也打破常规,采取量化考核与竞争机制。通过对编辑部和编委会实行特色化的量化考核、绩效管理制度,将编辑和专家的个人贡献与期刊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其潜能和资源优势,使期刊综合实力得到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刘冰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2,24(4):364-367
未来的媒体将会越来越个人化、社会化,博客(微博)是迄今为止最能展现自媒体魅力的媒介。文章介绍国内外医学领域自媒体的应用实践,结合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初步应用博客的体会,探讨医学期刊如何借助自媒体的发展加强期刊信息的传播,进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发行研究杂志社2004年度编委会议于2月20日在北京召开。在京部分出版界、出版社领导、专家宋木文、张伯海、胡守文、向安全、张胜友、王俊国、刘玉山、王志刚、聂震宁、袁亮、杨德炎等十余位编委出席会议,发表了非常有价值的见解,此次会议实际上成为一次十分重要的选题策划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编辑》2007,(1):92-95
200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编辑》杂志编委会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杂志主编张增顺主持。来自京、津、汉等地的二十几位顾问、编委出席了会议。桂晓风同志代表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宣布了杂志顾问和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介绍了高教社接办《中国编辑》杂志一年来的做法和对进一步办好刊物的要求。《中国编辑》杂志副主编郑惠坚、编辑部副主任陈虹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工作情况及今后的打算。与会顾问、编委就办好《中国编辑》杂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20.
《新上海档案》2006,(6):32-32
黄霄羽、赵传玉在《档案管理》2006年第3期上撰文对《逗号》杂志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