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让我们在文字中华贵,在文字中美丽,在文字中冷峻,在文字中舞蹈。一颗心,一本书,一个人,一段音乐,一个空间,文字像一只无形却温柔的手,拨动了不同读者心中每一根共鸣的弦;文字如花,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盛开着她别有情致的芬芳;文字像午夜的谁叩动了心门,在每一个心房都激起了清脆的回声。  相似文献   

2.
格洛丽亚·斯坦姆,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位领导者兼作家。学生时代,在一次地理考察中,她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在史密斯大学演讲时,斯坦姆和听众分享了这次经历:"在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我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一次随堂听课中,细心地记录了任课教师在一节课中提问的数量,课后统计居然达到110个之多!无独有偶,笔者在一本教育杂志中也看到过类似的案例:一位教育局长在调研听课中也遇到一位教师在短短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育技术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改的大道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寻求到了课堂教学中值得一借的宝  相似文献   

5.
朋友     
杨晔 《宁夏教育》2009,(9):68-68
朋友,是一杯陈年老酒, 在醇香中品出了你的滋味; 朋友,是一盅茴香豆, 在细嚼中尝出了你的味道; 明友,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在平淡中显露了你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春辉 《教师》2011,(4):73-73
在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育技术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课文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改的大道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寻求到了课堂教学中值得一借的"宝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说:“旧的一年即将过去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减少了一年。” 另一个人说:“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又拥有了一年。”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笔者在市教研活动中选取了苏教版化学必修1"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这一课题在8所生源不同的学校上了8节市级公开课、研究课,在同题异构的体验中,在教学现场的感知中,在同伴互助的对话中,在教学实践的反思中,对学案导学有了切身的理解和感悟。一、概念界定顾名思义,学案即学生学习的方案。学案导学即教师使用学案来引导学生学习,是一种教学模  相似文献   

9.
张淯凤 《广西教育》2009,(22):47-47
一、让作文成为学生的朋友 (一)在游戏中作文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把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写,在写中再现玩耍的乐趣,写作文也就成为轻松的事了。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学生就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一次作文课,我挂出一幅一只鸟停在树上的简笔画,让一名学生根据图画内容,  相似文献   

10.
    
耿哲 《新读写》2010,(6):53-53
一年又一年。在等待中,四季轮回;在等待中,自然孕育新生;在等待中,我们播种希望。 奶奶的花园中有一株小黄花,冬目的阳光很暖,照耀着花园里的角角落落,在树叶的空隙中投下了斑斑驳驳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直觉与顿悟:古典美学中的感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兴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活动,是艺术生成的源动力,也是欣赏活动中兴致和韵味得以激发的源动力,是一种艺术直觉,也是一种情感顿悟。中国美学中的感兴主要就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向前发展着,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研究中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在《金钱的魔力》一课中,虞老师在笑声中演绎了文道统一的语文课堂,达到了略读课文教学文道相融,奠基人生的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一、文本浅释《触摸春天》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如花的小女孩穿梭在美丽的花丛中,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蓦地,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竟然奇迹般地拢住了一只蝴蝶。美丽的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课文描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物理》选修3-2中,电磁感应一章有关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一节,在探究原线圈的实验中,因电流变化而引起副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时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此电路一改旧教材中使用干电池或蓄电池的习惯,而改用了学生电源,但这在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追求和逃亡是文艺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柏拉图和叶芝分别在他们的作品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虚幻的,一个真实的;一个物质的,一个精神的;一个短暂的,一个永恒的。在两部作品中,作者都描绘了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旅程,而这种旅程被赋予了双重含义。本文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其共性,揭示出作品中体现的精神探求主题。  相似文献   

16.
9月交响曲     
周珊 《今日教育》2010,(3):42-43
九月一日是所有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值得高兴的一天.新学期到了.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在欢笑声中,只有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沉浸在哭喊声中.家长沉浸在担忧声中.老师沉浸在劝慰声中。  相似文献   

17.
学校里刚贴了一张海报,名为“感恩的心”:一双手护着一粒烛光。烛光如豆却漾开了满掌的光晕,在这微光中我分明看到了母亲的脸,在我的记忆中跳跃……  相似文献   

18.
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相似文献   

19.
史铁生与海伦.凯勒,一个因为高位截瘫从光明堕入黑暗,一个因为失去听力视力陷入寂静又黑暗的世界。在艰难的苦难旅程中,他们都握住了黑暗中伸向他们的援手,在大自然中得到安抚和感悟,在思考中进行文学创作,最终借助一缕微弱的阳光走出黑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相似文献   

20.
油菜花开     
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个案例——《油菜铸就了爱的课堂》,讲述自己在执教《油菜花开了》一课中,在让学生课前准备油菜花、课上解剖油菜花时都有学生提出解剖油菜花是对生命的一种伤害,让他产生了对珍爱生命与解剖油菜花之间,人文与科技之间的矛盾与困惑。这一案例引发了老师们的激烈争辩,因为类似的矛盾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还有很多。这次争辩也触发了我的行动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