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初中生正是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本文针对初中生心理状况及其家庭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离异家庭初中生基本上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且较正常群体多;他们在遇到烦恼和挫折时较多采用的是“幻想”、“发泄”和“忍耐”的应对方式;并且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心理问题越多;“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应激生活事件是影响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泰文以随机抽取的同一听中学185名寄宿与非寄宿初一、初二学生为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可能影响其心理健隶的人格与自我变量、亲子关系变量、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神经赁人格倾向、年级、性别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预测效应.而自尊、亲子关系、经济地位高低以及是否寄宿、是否为独生子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预测效应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毒个体的差异、年级的差异和性别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初中生的自信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自信心水平里正态分布,年级、性别和居住地等因素对初中生的自信心水平均无显著影响,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因子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关心均对初中生自信心水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使用中学生社会关系网络问卷和心理健康问卷对来自不同水平学校548名初中生调查发现,重点中学被试与普通中学被试在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显著:重点中学被试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被试,与重要他人的冲突及受到的惩罚显著低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主要是母亲)是重点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同伴是普通中学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重点中学被试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优于普通中学被试.成人(父母、教师)应该给予普通中学初中生更多的社会支持,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如何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是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引导者,是学生在生活中的好朋友。班主任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水平,才能够在管理班级上体现出优势。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成因,进而探讨影响班主任心理健康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使用“MHT”量表对 95 0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 :1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等较为突出。 2 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3 初二是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易发期。 4 一般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如重点学校 ,但两类学校学生的具体心理问题表现的差异并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EP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5270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除恐怖因子外,高师新生SCL-90其余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内外倾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人格特征、对专业的满意度、生源地、体育运动、是否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缓交学费、学科类别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特征及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因素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基本状况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28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统计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比较分析不同因素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9.1%(3 0/3 2 8),不同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教师应了解不同因素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针对性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的思想政治课面临新的形势,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了150名寄宿制初中生和非寄宿制初中生50人,比较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心理健康差异;结果:寄宿生各项得分均略高于非寄宿生,其中在“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程度上,寄宿生明显高于非寄宿生;在“敌对”程度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其中“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两个因子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强迫”因子上,单亲家庭学生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学生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对策,如进行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对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心理教师设计下开展特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对 252名在校生进行测量分析,发现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2],女生各因子分大都高于男生,高二学生各项得分大都高于高一。分析其成因,应采取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设立咨询室、协调师生关系、加强学科渗透、开展家庭与社会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好班集体、加大科研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使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8名农村初中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是好的,好于全国常模。但其中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恐怖、偏执、抑郁等因子症状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占总数的6.4%-33.3%左右。2.农村初中女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如男教师,二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其中躯体化的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1)。3.农村青年初中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中年骨干教师,但二者之间具体心理问题表现程度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鉴于音乐治疗功能和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现状,本研究主要探讨音乐治疗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分析,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音乐治疗理论,积极开展音乐治疗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与实施,改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初中聋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促进聋生心理健康,改善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和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河北省85名初中聋生和120名健听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男生;初中聋生与健听学生家庭环境在亲和度、成功性、娱乐性和控制性四个因子方面差异极显著;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聋生的自责倾向、冲动倾向显著相关。结论:初中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是指导山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本文从创新教育理念 ,优化环境氛围、培训师资队伍、开发课程教材、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阐述对山区农村中学贯彻落实《意见》与《纲要》精神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松 《许昌学院学报》2001,20(1):114-117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必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初中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实验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对比班相比,实验班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全面提高,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没有直接影响;实验班学生普遍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使用翻译并修订后的"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育方式量表对2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面中学生逆反心理在年级、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初二学生的逆反心理高于初一;女生的逆反心理低于男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的教育方式与中学生逆反心理相关显著。父亲因子2惩罚严厉、父亲因子3过分干涉、父亲因子5拒绝否认、母亲因子2过度干涉、母亲因子3拒绝否认、母亲因子4惩罚严厉对逆反心理总分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