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个性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一个缺乏个性的人才可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本文从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出发,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个性发挥,从而使每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并使语文课堂活动呈现丰富性。  相似文献   

2.
英语新课标提出英语教学在设定目标、教学过程、评价课程以及开发教学资源的方面都需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思想,学生的英语发展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教学需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及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因材施教,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并且在此基础上,以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都有所收获为原则,将全体同学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3.
教学论专家指出:传统教学是让学生学会,现代教学论则是让学生会学。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的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但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有 指导意义的一 种教学策略、教学思想。在教学观上,强调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 围 ;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在自己的知识、能力基础上去吸收精神营养。别人不能代替,而只能去引导。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的思维拓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关注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传统教学的最大失误是以“教”定“学”,以“考”定“学”,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课程教学应考虑怎样的“教”,才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7.
预设教学方案是教学的起点,而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化的预设。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我们非常强调和重视教学方案的预设,要求教师精心预设教学的每个环节与活动: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发散思...  相似文献   

9.
吕渭源 《湖北教育》2002,(19):27-28
知识性教学强调结论,发展性教学强调过程,后者,可以抽象为“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投入学习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强调的是在一定教学任务的驱使下,学生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无论是情境教学还是任务驱动,都存在自身的不足。在晦晓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创设教学情境,强调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1.
交往教学论(Kommunikative Didaktik)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K.沙勒与K.H.舍费尔首先提出的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该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解放”作为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要求学校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  相似文献   

12.
小班化教学是以一定教学价值论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个性的落实与延伸。小班化教学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靳馥宇 《甘肃教育》2010,(10):22-22
新课程标准和旧的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就是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校美术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家树 《今日教育》2004,(10):29-29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建构性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营造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教学环境,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以历史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从总体上看存在两大模式:结合教学和过程教学。前强调教学材料和学生获得的知识,后则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强调创造性的自我发展。在外语教学中,当教材、教师把焦点放在学生说出、写出语言或已完成的交际行为时就属于结果指向教学。当教师把焦点定位于产生这些成果所运用的能力和过程时,就属于过程指向教学。  相似文献   

16.
生成教学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与教学的动态生成.在生成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学的每个环节创设为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活学生主动思维.让课堂在充满活力中达成最佳的生成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参与,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主张教学中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评价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的评价,尤其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在评价中的作用。本文从人本主义的视角谈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的当今,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的主体”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谈《机械基础》教学过程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新课程的理念,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通过对《机械基础》教学过程的优化,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学就是要圳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它注重的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强调的是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用充足的时间仔细倾听每个学生那些在成人看来是千奇百怪甚至是荒谬的想法,了解他们头脑中的思维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使你耳目一新,即便在错误答案中,你也能发现那耀眼的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