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湖北大学新闻专业99级研究生,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长期以来,《新闻与写作》以其趣味性、实用性、知识性深深吸引了我,可以说,我接触新闻这一专业就是由《新闻与写作》开始的,读本科时我一直将之作为业务教科书,读研作论文时我也时时从中汲取营养,长期以来,贵刊都是我的良师益友。祝《新闻与写作》越办越好!王昕敬上2000.11.6《新闻与写作》伴随我成长@王昕  相似文献   

2.
我对记者这一行业一直很向往。当我在电视里、报纸上、广播中听到、看到感人的报道,便会由衷地佩服被老百姓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们。他们的作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人们心中产生凝聚力,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多、最新的信息。随着自己进入新闻单位从事档案工作,读的、看的、听的多了以后,便渐渐变换了看新闻的角度,开始用档案人的眼睛看新闻。  相似文献   

3.
费士廷 《军事记者》2005,(11):50-50
以前,虽然在部队干过新闻干事,但仅仅是比着葫芦画个瓢而已,从来没认真想一想:什么是新闻?新闻怎样写?年初,我在书店买到这本《穆青论新闻》,越读越想读,越读越解渴。作为我国新闻宣传战线杰出的领导、当代名的新闻记,穆青这本由85篇新闻理论章和工作总结结集而成的书籍,无疑是我入门和学习的教科书。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和触动是多方面的,但觉得读书笔记还是要集中一些为好,就把穆青有关记与调查研究的论述梳理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是我国大学者金克木晚年的读书方法。他说:“读书也可以说是听古人、外国人、见不到面或见面听不到他讲课的人的话”。因之“听话也可以说是一种读书”。金克木这种读书方法,实际上是把书放在社会大环境下去读,读书和读社会上的大和事物结合起来。这种连字带空白一起读的方法,使许多大学者有着警世骇俗的发现。例如大文豪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写了两个字‘吃人’”!从“空白”处和“字缝”中看出问题的本质,这才是把读书和读人、读物结合起来,发现前人没…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要想写好文章,就得读书。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书读得越多,文章也写得越好。试想,如果一个人知识贫乏,又不愿读书求知识,他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我在这方面深有体会。入伍后,看到新闻干事写文章不费吹灰之力,而我一篇篇稿子投出去,几乎都“泥牛入海”,是何原因?知识贫乏世。我决心读书。几年来,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历史的,还有散文集、杂文集、写作知识书籍等。愈是读书,愈感到自己的不足,愈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边读书边积累资料,案头的资料越…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     
爱我所爱刘文桥一天,几位同乡在一起“侃”起了几年来的军旅生活。小李突然问我:“小记者,你若不是搞新闻报道,现在肯定过着军校生活。你后悔吗?”我坚决地回答:“不!”似乎心底深处有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在呐喊:爱我所爱,何悔之有!一本日渐丰厚的见报稿件剪贴本是我辛勤耕耘的收获。一年前,在连队当文书的我,无意中在图书室翻到一本《新闻写作入门》,闲暇一读,深被吸引,进面便爱上了她,而且爱得发痴。从此,工作之余,我开始学习新闻写作.并将稿件一篇篇地往邮筒里塞,希望也随之飞门远方的报对。然加,一天天过去了,寄出去…  相似文献   

7.
一年来读《新闻 记者》杂志;我 感到写实部分不错, 其中揭露恶势力方 面很够味如此期刊 不但在社会上产生 着积极的影响,还成 了我们大学生学习 新闻写作的良师益 友。编辑老师,顺便 告诉你们,几天前我 有位刚毕业的同学, 为报考研究生还特 意订了本《新闻记 者》作为辅导材料。 他原来是学化工的, 但这次要考新闻专 业,我想新闻业自有 她诱人的魅力吧。 *新闻记者*我 几乎每篇都看!而H 看得很仔细。我校师 生今后很愿意及时反馈阅刊心得;提出建议,意在唤起读者及时予以信息传递。哦,*新闻记者>—不少作者找早有所闻!有的…  相似文献   

8.
屈指算来,我爱上《新闻与成才》已经整整12年了。在这十几年的军旅岁月中,它以独特的魅力占据了我的精神空间,帮我走上了成才之路。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要有它伴我左右。我参军后,就喜欢读书和写作,可一直找不到一本能看得懂、用得上的书当我的向导。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凭着对文学与新闻的业余爱好和强烈兴趣,来到连队图书室,翻阅有关报刊。顿时,我的眼睛一亮:《新闻与成才》。于是便细细地欣赏起来:“采写体会”,“作品评析”,“编辑手记”……看着,看着,我不禁被它的高度政治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所吸引。后来,我每年都从微薄…  相似文献   

9.
季嘉 《军事记者》2002,(12):61-61
前不久翻看今年以来的《军事记者》时,勾起了我对步入新闻这一行的回忆。我在军校是学雷达专业的,后来改行当了两年指导员,接茬儿就搞起了教育,跨进新闻这一行,完全是个偶然。记得是1988年初,我在旅政治部当教育干事,当时科里的新闻干事探家了,科长跟我说:“小季,你兼管一下新闻工作。”我琢磨了半天———“管一下”,怎么“管”?还是先“干一下”再说吧。可到真要“干”的时候,才发现我对新闻一窍不通。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嘛!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新闻这个“花轿”。第二天,我突击看完了一本关于新闻基础知识的书,第三天就…  相似文献   

10.
学会坚韧     
洪武 《新闻界》2003,(1):64-64
我在学校读书时就爱好写作,参加工作后便一直业余为报社写稿。这中间,有辛苦,有烦恼,几度欲“洗笔不干”。每每于此,我便想起一位老编辑的“看准了就坚韧不拔地干下去”这一句良言,又振作精神,苦其心志,磨炼坚韧,奋笔如初。44年过去了,一万六千多天哪。我手中的笔,从青年握到老年,可算从未中断,越写越有劲。坚韧,虽然使我熬了许多夜,抽了许多烟,耗了我许多纸,受了许多冤,但它更给我几多欢乐,几多欣慰。如今,我这个当年仅有中专文化又从未经过新闻专业培训的“门外汉”,不仅能写新闻,还会写散文、杂文等多种文体,每…  相似文献   

11.
新勤快实     
对于“爬格子”的通讯员来说,怎样提高采写水平,做个合格的通讯员呢?我的体会有四个字:新、勤、快、实。新:新闻要适应新形势,就要研究新问题,新方法,新特点,选择新角度,报道新典型,新成果。一九九二年春节前夕,我们下部队采访发现,来队家属比较多,计生干部及时挨家挨户宣传计生政策。凭着*新闻眼*,我感到这是条好新闻,于是连夜赶写出车郎织女相会不忘基本国策北京军区某部做好计生宣传工作*」稿。稿件发出后,很快被军国人口报>和*山西人口报*采用。勤:就是要脑勤、腿勤、嘴勤、手勤。勤思考,事事留心皆学问。只有…  相似文献   

12.
初识《新闻与成才》是在1992年。一次我去文书屋子发现了她,觉着好奇,便信手打开,杂志里的内容一下子将我吸引了。这本引导初学者走向成功之路的通俗易懂的刊物使我爱不释手,文书见此情景,便鼓励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从这之后,我便每月按时收到一本《新闻与成才》杂志,并认真地将自己喜爱的文章阅读一遍,但随着时间推移,加之训练紧张,慢慢地这位无言的“老师”被闲置一边,再也没有向她请教。转眼3年过去了,我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继续留队服役。今年开春,军里办基层报道员培训班,营甲得知我以前学过军报新闻函授,便让我前去参…  相似文献   

13.
我是《新闻战线》的一名忠实读者,作为一名高校校报编辑,我坚持阅读《新闻战线》已有10多年,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受到很大教益。在此我把我的经历和感受说出来,并真诚地向《新闻战线》道一声“谢谢!”1989年6月,我从大学毕业并留校从事校报编辑工作。由于我大学学的是数学,走上与新闻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后,我犯了难。虽然大学期间凭着爱好我采写了一些通讯稿,但正儿八经地办报纸,却有些吃力。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编辑角色,弥补新闻知识上的不足,单位领导向我推荐了《新闻战线》。拿到《新闻战线》一读,便觉眼前一亮:它既…  相似文献   

14.
去年6月24日上午,机关一个战士兴冲冲告诉我:“肖干事,我告诉你个新闻!”他说,今天早晨,一个小偷钻进11连指导员谭K斌在本币年家巷的租房里,被谭妻发现后堵在屋里擒获。“隋!那嫂子太聪明了,她发现小偷进了屋,不喊不闹地把门上的双保险锁反锁L,小偷出不来。然后她骑车来喊警卫排,是我和杨健全等几个人亲自赶去把小偷押到派出所的。这事儿一白个真实”。这无疑是一篇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只须问个谭妻的名字,“五要素”俱全,即可脱稿。但是,我还是计这个战士领我“亲自”上趟现场。这一去竞令我人吃一惊。在雅安市牟家巷,这个…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军营生活中,“庄稼不收年年种”这句农家谚语有其独特的内涵。记得刚当报道员时,在头四个月的时间内,近百篇稿件脱手发出,但不是因为是一些凡人小事缺乏指导性,就是说教性强,没有贴近性,连新闻干事这一关也闯不过,更别说变成铅字了。我越写越灰心,干脆打起了“退堂鼓”。这年春节!我探家时去看望在农村的大伯,大伯早听说我是部队的“小秀才”就热心询问我写新闻的事。当知道我打“退堂鼓”的始末,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干什么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写新闻不妨学学大伯种田,要有‘庄稼不收年年种’的劲头,才会于出成绩来…  相似文献   

16.
“我上任后,要让我们团的新闻报道走在集团军的前列。”1992年11月23日,傅开强向团党委立下了“军令状”。他上任第一年,果然实现了诺言。他被军区评为通讯报道先进个人,荣立了三等功。当有人打听傅开强的成功秘诀时,他爱用简短的话语回答:开弓没有回头箭!万事开头难。写新闻是份苦差事,当傅开强正儿八经地坐到办公桌前,才感到这碗饭不是好吃的。几十篇稿件寄往报社,竟没一篇肯出来“露露面”,这下可急坏了他,倔劲一上,便蹬车到了济南。报社一位老编辑热情地接待了他。当老编辑仔细看完他随身带来的稿子后,便耐心地给他讲新闻…  相似文献   

17.
读书惟在记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除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学可喜,然旋读旋忘,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贤良为得法。 ——宋·陈善《扪虱新话》卷四[译文]读书的关键在于记忆,记得牢固则天天有进取收益。陈晋之每天只读120个字。后来便能做到无书不读了。这就是所谓看起来每天很少,而一年总计就很多了。今人谁不读书,每天都要读几千字,起初觉得这样快速很可喜,然而随读随忘,一年也没读熟120字,更何况一天呢!我年青时,便有这种贪多的毛病,至今常觉得腹中空空,才明白陈晋之读书甚为得法。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书,我的挚友朱明平提起挚反,谁都会有一个、两个甚至更多。而我最为由衷的挚友却是——书!我之所以视书为挚友,其因有三:每当茶余饭后.手握一卷,其味也香,情意绵绵,好不惬意;枕边炕头,闲置几册,心亦欣然O每当静静的夜晚,燃一柔和烛光苦读,一灯一桌一传一人一书,好不温馨。感慨之余,提笔写上几句“灵感”,于是心里便也释然了许多。书使我业余生活充实而不乏味。此可谓挚友因之一也。浩瀚书海,自己不过是沧海舟子,于是读书时便多了几分挑拣,经人指点,便读鲁迅读朱自请读托尔斯泰读聂鲁达等等。鲁迅的凝重沉郁使我对人生…  相似文献   

19.
1995年7月,笔者应台北视觉传播艺术学会之邀,赴自出席研讨会。会场设在中华电视台(简称"华视")的会议室。为了解台湾电视新闻主播的选拔和工作方式,笔者利用会议间隙,访问了华视著名新闻主括李艳秋小姐.笔者见过李小姐的屏幕形象:端庄、秀丽之中,透出几分精明与干练。当我在华视采访组的会客室里与她见面时.发现她的身材比我相象中要桥小一些,而世情则比我想象的要平易近人。李艳秋小姐生于1957年,1979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她10岁便参与主持少儿广播节目,在大学读书期间,也经常去电台帮忙。多年话筒前的磨练,为她日…  相似文献   

20.
曾经有几位同行同我说起当记者的“运动轨迹”:头三年当记者,从报社里冲进冲出,走起路来像鲳条鱼射箭,采写的稿件一篇好过一篇;三年过后,便只孵在办公室里,电话打进打出,走路慢得像老牛背纤,采写的稿件一篇不如一篇。所以,在某些人的眼里,新闻工作是份“青春饭”,干了几年,道儿越干越老,劲道越干越小。 然而,对我来说,这个“运动轨迹”却并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