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导师指导在教育、管理和心理学领域日益受到关注,近些年关于导师指导促进大学生,尤其是促进本科生学业成功的研究不断增多。同时为了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中导师指导和相应改革措施,对美国导师指导的文献进行梳理,力图重构并更新导师指导的概念和特征,综合并批判性地分析美国近20年发表的有关导师指导大学生的文献,并提出相应建议来改进导师指导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111-115
大学生在学习上投入的多少,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学业成果,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学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充分研读中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解释"学习投入"的概念,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测量指标、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的学习投入进行分析.就如何改善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四种主要的教师成功应对压力和耗竭的策略:压力意识、生理训练、环境顺应和心理控制。而国内应对策略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借鉴国外应对策略的模式当中,还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应对策略,国内有关教师应对压力的策略主要有个人认知、管理干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学生成功学习的美国本科新生体验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新生体验计划不是一个单独的项目、活动或课程,而是新生们在本科第一年中的经验总和。新生这些体验大都来自于大学为他们设计的课程以及课外活动,最终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郭明净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34-3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凸显,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大学生,尤其是促进本科生学业成功的研究不断升温。理清美国关于导师指导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框架,梳理近20年来美国发表的相关文献,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视角重构并更新有关导师指导的定义和特征,进而对导师指导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批判性分析,可以发现,导师指导研究至今仍缺乏理论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定义及有效的导师指导模式,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对导师指导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感的含义,重点分析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晓兰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10,24(6):18-2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不相上下,但非智力水平却差别很大。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8.
方宇通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1):62-6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扩大,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服务逐渐被理论和实务界所接受,教育市场化观念在WTO框架下得到进一步强化.本文回顾近30多年来国外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研究的现状,以期给国内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胡小爱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14-17,2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问题的研究逐渐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重视.本文主要对2005年—2011年我国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侧重分析了专业认同的概念辨析、分类维度、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领域.最后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评价,并对未来进一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高职教育追求的目标。高职生“四成”教育体系出于对当前高职生成长现状出现的问题,以“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四个基本范畴为主体,分析了高职生全面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为该体系自身的构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institutions of all types have sought to expand and enhance residential facilities. Institutional focus on scale, configuration, amenities, and academic integration has sought to leverage prior research documenting the multiple and often positive impacts of on-campus residence. Although institutional size has been documented to differentially impact student engagement [Kezar, A. J. (2006). NASPA Journal 43(1): 87–114], few studies, however, have directly explored the effect of residential expansion on student engagement. This study, based on a sample of 731 first-time freshmen explores NSS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ning of a residential facility that doubled on-campus living at a single, metropolitan institution. Results indicate limited positive differences after opening, and suggest that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size, does not, in and of itself,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shifting engagement. Additional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using NSSE data in institution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的重大变化,高校学生包括学生党员的成才意识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新时期,重视和强化高校学生党员成才意识培养,是价值多元社会条件下高校学生成才意识导向的迫切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实施精英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也是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员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从发展过程、内容到特点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提高我国学生事务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加强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学习支持服务与学生参与度关系的调查研究——以浙江奥鹏远程教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竞争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因此,关注远程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问题,提高学习支持服务的力度,是解决远程教育质量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学生学习参与度又是考量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具有力度的重要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在访谈和文献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学习支持服务问卷”和“学生学习参与度问卷”,就两者互相影响的问题专门展开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参与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希望本研究能对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的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课程参与在深层次上体现了人与世界、人与知识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转变。学生课程参与的结构不仅限于认知维度,还包含社会维度和自我维度。但在三个维度上,学生常常处于"公共知识"、"教师权威"和"学生本份"的宰治下,不能真正有效地参与课程。突破三重宰治,需要展开知识建构式参与、文化批判式参与和存在体验式参与。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门槛降低、规模扩大,贫困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提供助学贷款无疑是最主要的解决办法。美国是世界上助学贷款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无论是贷款资助的学生数还是助学贷款总额均位于世界前列。为此,借鉴美国在助学贷款制度方面的成功做法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生参与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业进步和健全人格养成的关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参与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近年来,学生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成为国外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学生的个人背景,学习环境中的心理体验、教学表征和教育政策都能够影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