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语感,而"学讲"模式是最为开放和灵活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以人文本的学习理念,是学生科学、高效、愉快地学习语文、欣赏语言的重要渠道,"学讲"应贯穿于语文学习生活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实质主要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包括信息提取、文本解释以及反思评价等方面的能力。评鉴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在教学中,要通过方法引导和过程展开,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习鉴赏文本语言,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高效的语文教学,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以深度学习达成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紧扣单元文本素材,设计真实有效的情境,让学生合作制订评价量表,并以专题推进的方式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在学习活动的实施推进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单元的本位意识、文本的本位意识和学生学情的本位意识,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以批注阅读的形式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以有声表达的方式提升语言建构能力,以自编自导的方式提升创造表达能力,以写作体验的方式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媛 《学周刊C版》2014,(1):96-96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它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挖掘文本中的切入点和激发点,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表达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实践的多种方式,让学生尝试语言运用,最后让学生能自己结合生活实践,自主运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4,(A4):56-57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就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和谐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温馨而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正确处理好语文基础知识传授与语言运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快速适应语言教学新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解读文本,发现文本的秘妙;要把握文本的重点,让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中"得意""得言""得法",他们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牢记语文教学的初心,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吃透教材,讲究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质疑等方式方法,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读读讲讲,把说话训练贯穿在讲读课文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一种美的艺术形式,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文本诵读让学生发现音韵美,依托课堂让学生欣赏美,联系文本让学生创造美。语文课堂,要带领学生在与文本的接触与对话中感受文字语言背后的深层意蕴,进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内在美,从而逐步培养自己提炼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创造美的能力。语文与美相伴,课堂也就成为了学生追寻语言美的快乐天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应将着力点放在教材中,关注教材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应在简简单单中让学生品出文本语言的原汁原味,感受到文本的情感与意境。只有关注语言,聚集语用,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才能唤醒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还原语文教学本色,必须强调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让阅读教学语文味更加浓厚。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趣味、情味、韵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情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成,细品语文的趣、情、韵之味。一、强化语言训练,品语文之韵味阅读教学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的旨归是掌握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读、多思、多练,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其他教师的一些教学片段,谈谈阅读课中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是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多读、多思、多练,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其他教师的...  相似文献   

13.
品味和欣赏教材中的语言美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钻研文本,正确把握教材,从图文结合、文本范读、角色转换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中的语言,感受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散发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学生真正在教材文本中获得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创新,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加强语言操作,创设语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语言训练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唤醒学生心底的语言学习意识,于随堂教学中通过遣词造句、教育游戏、品读美文,让学生享受语言积累的过程;并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小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汤敏 《考试周刊》2014,(43):56-56
新课改突出加强学生主体的参与性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应重视基础知识的习得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感悟和咬文嚼字中品味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在情感的共鸣中品尝语文滋味,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蔡淑蓉 《考试周刊》2013,(87):41-4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从教材文本特点出发,通过解读文本并研制适切的教学内容、落实学生主体、遴选合理的教学策略等途径,引导学生沉入文本展开体验、思考,获得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语言,语文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应着眼于增长学生语言知识,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阶段,许多语文课文有着独特的语言结构和章法,它们都是开展语言训练的重要范本。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抓住文本感情线索展开比较朗读,充分挖掘文本魅力进行语言文字的咀嚼推敲,将文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的基本知识、语言积累、语言能力,语文的学习方法、习惯等。教师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巧用文章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跳出文本内容,组织课外阅读等几个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