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由笃信科举的传统儒生变为倡废科举的维新健将,游历欧美后,又做恢复科举的惊世之论,在西学的濡染下,"科举观"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而每一次转变都打上了深深地时代与个人烙印,揭示了他对科举制度存与废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演进过程中产生过许多反映士子虚荣心的名词,这些名词尚存在于历史遗迹中,常常混淆后人视听。考察清代科举人物的朱卷履历,则能发现更多科举社会的"虚荣"名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低级功名高级化虚饰;第二,捐纳功名合法化修饰;第三,封赠荣誉扩大化掩饰。科举社会的"虚荣"现象是人们尊崇科举制度的必然结果,是等级社会科举人物凸显功名身份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科举观(念)体现为主体对于科举制度的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它通过科举评价活动完成。科举观念的形成,既以科举考试基本职能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为基础,更与科举制度满足其需要、实现其利益的状况相契合。同时,还受到评价主体个人因素和社会时空因素的影响。本文从价值观念形成机制入手,分析了科举观念的形成过程,并指出,有关科举观念形成机制的研究可为当代考试制度的社会评价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废止前后,维新派的一些领袖人物对待科举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梁启超是其中的著名代表。晚清时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止。制度废止以后,鉴于对当时社会现象以及西学了解的加深,他们对科举制度又进行了重新的合理评价。这种转变过程打上了深深的时代与个人烙印,反映了他们随着社会发展对科举制度存与废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科第情结是人们对科举考试"所产生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其中,既包括举子对科考的向往与憎恨,也包括常人对科举的感情,具体到《聊斋志异》,又包括神仙鬼怪对科举"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了。认为科第情结必然源于科举制度,其内容根源于科举制度,但是更与举子的际遇、科场经历、个人独特个性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6.
科举时代科举制度一直充当着历代政治官员选拔的主要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具有一定的应举资格无疑是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要前提。通过考察科举时代应举资格的政策规定,发现作为一个维护社会稳定的制衡器,科举制度本身要时刻从属于社会的利益,同时应举资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科举时代科举制度一直充当着历代政治官员选拔的主要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具有一定的应举资格无疑是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要前提.通过考察科举时代应举资格的政策规定,发现作为一个维护社会稳定的制衡器,科举制度本身要时刻从属于社会的利益,同时应举资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对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的纪念,提供给我们一个更深入认识科举制度和更有效推进社会改革的契机。笔者指出,分析和评价科举废除的成败得失,前提是应紧密联系科举考试走过的历史轨迹,从更长时段、更大范围透视科举考试的本质与特征。其次,科举废除这一事件提示我们应关注社会改革中的心理建设和观念整合。笔者主张,对现有制度的任何重大的改革必须有全局性思维和长远眼光,综合考量改革的成本与代价,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替代性方案,这是科举制度废除提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9.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辛末科状元池州人黄观"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的说法在科举史上一直是个谜团,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从黄观的出生历史、科考记录以及明代科举制度的变迁出发,发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重新佐证黄状元"连中三元"的史迹。  相似文献   

10.
该书由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和湖南大学教师李兵撰写,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全书共分6章,依次是:科举考试的渊源、科举时代的开创、科举社会的出现、科举魔力的体现、科举制度的鼎盛、科举命运的终结。书后还附有:历代登科表和中国科举大事年表。  相似文献   

11.
知今通古看科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往科拳评价中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情况,将清末人士举出的极端个别例子当作一般情形,进而否定整个科举制度的选拔效能。关注现实考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和问题,能使我们对科举制的了解更为客观而深入。科举制并不是像许多人印象中的那么恶劣,即“非恶制也”,应该把“科举”当作一个中性词来看待。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成确立了一种基本模式。科举考试主要是一种文学考试,与中国古代悠久的尚文传统有关。以儒家思想与文学考试为观念、形式的科举制,对中国文人及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教育、文化与社会制度,对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及人文思想等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科举的存在是由于其制度本身,科举的废除则是时代的产物,而为科举平反指的是纠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科举制理解上的偏颇与扭曲以及对待科举制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科举西传说是科举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本文在综述科举西传说的由来的基础上,介绍科举制对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并论述科举西传说得以确立的根据。1570年至1870年间,主要用英文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远不止七十余种,在此之外目前至少还可以找到近五十种相关文献,总数当在一百二十种以上。在已证明西方考试制度是将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原则借鉴过去的情况下,找到当时明确指出英美等国文官考试制度曾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宝贵资料后,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举制度历经1 300年的发展演进,成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及其衍生出的科举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古代中国社会和当代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王维、司马光等重要官吏和文化名人都来源于科举考试,其所确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至今仍是各级各类考试的基本原则。从文官选拔制度、向学风气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原则三个方面入手,作者尝试分析中国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以及读书向学、科举入仕的个人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念,并结合科举制度,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升学考试制度和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科举制度史相关问题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度在清末被废止,然而国人对它的评价并未就此终结,一直持续到现在。百余年来,人们对科举的评价态度历经了由盲目批判到理性平反的重大转变。这折射出人们在认识和评价科举之思维方式上的历史变迁,即由形而上学思维转变为辩证法思维。科举评价之变迁的动因有很多,其中社会因素是主导,但也不乏评价者个人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晓霞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3):67-70,88
省试诗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类型,从诞生之日起,就引发了众多的评论。这些评论解决了唐代省试诗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但由于观念的偏差使得唐代省试诗研究长期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天地,限制了其深入化。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的核心要义是考试选官,近现代西方国家吸收了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任职因素建立起文官制度。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主要以近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又继承了科举制度的某些因子建立起来。由于民国中期以后的文官制度体现出一种专制与民主的混合物特征,因而其制度运作的效果显示为:民国文官制度期望以考试实现两官分途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通过考试选官维护社会稳定则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19.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前,社会舆论摇旗呐喊,从而为科举制度的废除营造声势。科举制度废除后,社会舆论又众说纷纭,促使人们重新反思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期的太学制与科举制在发展演进中衔接碰撞、互动影响。着眼于太学内部考察,太学制度的演变源于科举改革的背景,太学科举化趋势明显,科举制对太学解额及免解制度、教学与考试内容、管理制度制订实施具有强大导向作用。随着兴学改革中太学影响日盛及对科举制的悖反,朝臣围绕太学制度与科举制度的优劣之议、太学取士与科举取士的存废之议、释褐状元与科举状元的名望之议集体论辩,推动北宋教育改革发展。徽宗朝由诏罢科举取士到诏罢天下三舍取士,历经17年特殊时期,从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改革现状等考论其缘由,对深入论析太学制与科举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