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教育是在各个年龄段学生中的教育重点,尤其是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部分。但是现如今的多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过于理论刻板,教学模式过于封闭,完全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割裂开,缺乏课程理论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由此引发我们对于提升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探索和思考。从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育内涵入手,分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必要性,从而对如何提升初中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综合性课程跟生活息息相关.思想品德的教学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塑造.那么对于教师来说,课堂的高效性教学就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所谓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要求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来实现精通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并通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教学生活化这一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就应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立足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思想品德,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对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进行探讨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一、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学目标的非生活化教学目标的非生活化是思想品德非生活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导致其他方面无法生活化的主要原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规定是:思想品德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主张“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2011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根本性质进行明确: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标准突出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应该以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对教材的深刻把握为前提,以体现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基本要求,以学生始终的注意投入、始终的思维投入、始终的情。感投入为设计标准,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途径,以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成为落脚点。学生的体验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起点,体验是基础,没有体验就很难获得深刻的感悟和反思。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反思,  相似文献   

8.
初中的学生刚刚摆脱了小学的稚嫩,步入到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该时期,思想品德课程的介入,不仅为他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还为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以及思想品德教学的模式化,许多学生并未切身感悟到思想品德在生活与成长方面的重要意义。经过长期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仅从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方面来谈谈对思想道德教学活动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从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当前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一个核心:为了学生发展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思想品德学科就是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都要把塑造学生的灵魂作为目标和追求来统领教学,并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两项基本原则:关注学情和关注过程关注学情。"学情"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要素。奥苏伯尔指出,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应该以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和对教材的深刻把握为前提,以体现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为基本要求,以学生始终的注意投入、始终的思维投入、始终的情感投入为设计标准,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途径,以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成为落脚点。学生的体验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起点,体验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生活化教学。教师通过采取深入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合课程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思维,拓展校外实践促进知行合一等策略,将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相融合,如此可提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程是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低效是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究其原因,既有深层次的时代和社会因素,也有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因素,还有当前我国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导向因素。提升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应澄清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把握好教学导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4.
魏海侠 《考试周刊》2014,(38):141-141
<正>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各大中学应当切实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理论讲解,而应当将现实生活与理论相结合,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分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使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只是学习了知识的表面,而不能从内心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并在现实生活中思考和应用。因此,应当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在教学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新课程对教师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使教学回归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在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感兴趣,真正地将这门课程学好、学透,教师就必须将教学融入生活中,将生活与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拓展和延伸,都要努力实现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在生活中对思想品德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体验,最终达到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内化道德情感的目的,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16.
罗天明 《考试周刊》2014,(4):117-117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激流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向生活回归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思想品德课堂是大势所趋。要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就必须树立起生活的外延与学习的外延相等,课程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了解学生是教育教学的起点。每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问问自己:学生原来学了什么?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还应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准备什么,准备多少?为此,教师应通读前后教材,以了解学生的理论起点和发展目标,并  相似文献   

18.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并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育即生活。"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特别要密切联系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很重要的一门课,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要有所突破,认清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明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生活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更加喜爱学习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阶段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生活化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学生个体素质进行有效培养的有效手段。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该如何促进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