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文章就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放 《学习之友》2009,(6):12-14
为什么选举是民主的第一要义 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经一二百年逐步定型。社会主义民主理应承继人类文明成果,并开创更高类型的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平民百姓的民主。  相似文献   

3.
"三个自信"与中国梦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理论是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制度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自信"来源于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检验,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才能发展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三个自信"。坚定"三个自信",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能够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课题,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程中的起始阶段、体系形成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相对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开辟、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主体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秉持的价值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并开拓了发挥人民主体性的广阔空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7,(6):23-29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是,真正理解并实践这个理念,却是在汲取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急于跨出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受挫的极"左"教训以后的事情。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问题却"压缩饼干"似的集中爆发出来。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反思。为什么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返本开新,回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出场,总结其成败得失,有助于正本清源、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彰显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王嘉毅 《教育研究》2022,43(1):4-10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决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立场,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是要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就是要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将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尺度。"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前所未有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往哪里走?"彼岸"在哪里? 我们用两个词即行政化和八股式来形容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有人问,为什么全世界都有考试,唯独中国考成这样子?因为它行政化、垄断化加八股化,所以我们的教育制度很难考出人才.我觉得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就是要把我们行政化的垄断教育制度改成社会主义的自由教育制度.这就是"彼岸",这就是方向.从"此岸"到"彼岸"可能需要很多年,但要有一个蓝图或者说路线图,及早谋划,小步快走.  相似文献   

9.
六个"为什么一,不是新问题,也不是新事物.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有力地回答了:在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发展,证明建设"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已经对六个"为什么"做出了完整而正确的回答.现在重提六个"为什么",是因为:国内外对社会主义的疑问仍然存在,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仍未停息,国内"资本主义化"论调甚嚣尘上,国内"纯而又纯"理论仍有市场.要做到科学回答,必须做到:要从理论高度解释清楚六个"为什么",要从历史角度重新申明六个"为什么",要从特殊背景明确回答六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例会是中小学行政管理的一种方式,一般用来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本周或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按理说,例会制度对学校发展意义重大,例会和每个教职员工密切相关。可为什么很多教师对学校例会不"感冒"呢?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国家是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之上、以人民主权为价值取向的代议制国家。它虽然是资产阶级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但却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也要回到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中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颠覆了资本支配劳动的逻辑,真正落实了自由、平等、所有权的市场经济准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人民民主”作为对资产阶级宣扬的所谓的“人民主权”的否定,从参与的广泛性层面诠释了“真正民主”的现代内涵,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价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在承认权力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建构起民选机关支配执行机关的权力运行机制,超越了西方“三权鼎立”和多党竞争下的议会制度,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制度。  相似文献   

12.
1949年的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进北平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称之为是去"进京赶考"。今天,重温历史反观现实,我们发现"进京赶考"这一命题与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有着最密切的内在关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站在"进京赶考"的历史起点上?是因为只有真心服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够不断成长壮大,由一个革命党变成一个执政党。为什么革命胜利了毛泽东把进京建国称为"进京赶考"去?因为胜利以后的路程更长,任务更艰巨,工作更伟大。为什么说我们今天仍在"赶考"的路上?因为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脱离群众依然是我们这个党最大的危险。如何才能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牢记"两个务必"。  相似文献   

13.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构建文化制度中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明确文化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去意识形态化"错误观点进行反驳.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背景下,要坚持党在新闻舆论阵地的领导地位,坚持在文化教...  相似文献   

14.
蒋平 《中学文科》2008,(5):39-43
【热点综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质上远比资本主义优越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长时间内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市场经济!排斥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就如一条未被点睛的"在渊潜龙",不能腾飞。而一旦让社会主义的本质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内在活力有机结合起来,这条社会主义的"潜龙"就如同被点上了眼睛,便会腾空而飞,且一飞冲天,不可阻挡。此情此景便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发展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热点综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P857),文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文艺评论的根本原则.刘润为先生最近出版的文艺理论与文艺评论文集<文艺批判>,自觉地践行了这一根本原则.在文艺领域,凡是对人民的文化利益有利的,他都极力赞扬:凡是对人民的文化利益有害的,他都极力反对.他否弃殖民文化、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其判断标准就在于前者是对人民的反动,而后者是对人民的肯定.他的<文艺批判>最集中地显示了自觉地"为劳动者的文化利益"而写作的强烈倾向,并因而体现出充分的人民性品格.  相似文献   

18.
姜喜咏 《天中学刊》2005,20(1):42-44
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调整。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生活制度。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文章就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概念,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其内。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关于如何构建这一理论体系,此前曾有学者提出"要围绕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四个问题展开",但仍觉不完整。只有将"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内容作为一个基本部分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才更合乎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和本来面目。这不仅是理论体系完善的内在要求,更是现实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