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有幸读到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让人耳目一新,颇有感触.作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长期扎根民间,深入基层,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存与成长,关注教育改革在中小学课堂的展开与困难.  相似文献   

2.
近日读到叶松林先生《元代散曲的文化品位研探》一文(见《荆门大学学报》1997.3),对元代散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了否定性意见,让我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困惑.幸而不久便读完王毅先生的《元散曲艺术论》,  相似文献   

3.
国庆长假刚过,正值慵懒之际,却惊闻李福清先生去世了.虽然知道他身体不太好,但这个消息还是让人难以接受,去年还在北京见到大病初愈、欢声笑语的他,怎么这么快就去了呢?回忆起自己这几年的学术探索中,不仅是读到了李福清先生的著作,让我受益匪浅;更是有幸亲见到老先生本人,在学术上得到指点、教诲;尤其是我的硕士、博士论文答辩,都有幸请到他来参加,他还提了不少具体而翔实的意见,让我在修改的过程中茅塞顿开.李福清先生对我这样的后学、晚辈、年轻人没有丝毫的居高临下,更没有嫌麻烦,反倒是抱着学术交流的态度,用一颗平和的心,与我非常认真地探讨.如今,这些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永驻在脑海中不会淡去,令我感谢和怀念这位亲切、平易的老先生.  相似文献   

4.
重读私塾     
我没有上过私塾,但在不少文学作品中读到过描写私塾先生教书的片段.更在影视剧中见过活灵活现的场面:酸臭迂腐的私塾先生戴着眼镜,正摇头晃脑地在吟诵着《三字经》,而底下的调皮学生正你踹我一脚,我打你一拳,忙得不可开交。私塾先生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群星璀璨、诸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的作家中,尤让我尊崇的就是四年前乘鹤西去的钱钟书先生,为其文,更为其人。初识先生,是在初中一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读到先生的《围城》,当时虽然不求甚解而近乎“囫囵吞枣”,但书中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文风,以及端肃中带些顽皮,顽皮之中不失幽默的笔法,给了初学写作的我很大的触动。小说妙趣横生,妙语连珠,让我真正领悟到文字竟有如此之神力,对先生的如椽大笔下栩栩如生的形象不禁叹服有加。从此,在我几近荒芜的精神世界,似有一股沁人的春风在吹拂,呈现出一片绿原。此…  相似文献   

6.
读到徐复先生的<訄书详注>,感到非常亲切.因为23年前我曾经跟徐先生学习,徐先生为我们讲解过<訄书>.  相似文献   

7.
六十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发表的《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这篇文章,我是在翻阅一套散文选集时读到的。多年来,我喜欢利用业余时间浏览手头的小说和散文,用意只在于调剂精神。然而,这次阅读蔡元培先生这篇散文,却无论如何难以平静,七八千字的一篇短文,竟让我花去了两个多...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读到一本书,美国山姆·史沃普著的《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感触颇多.让我们来看看他给孩子们上的一节生动的作文课吧,课中有三个环节让我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的写身边人的作文里,选出以上四篇文章,是因为它们都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是真实.以初中生的社会经历、人生阅历,如果人物与故事是虚构的,很难有那么多符合人物身份特征的细节描写.真实的背后必定是真情.所以,当我们读到周叔患病时"我"内心的伤感,读到"老实叔"说要赚钱娶老婆时"我"的惊诧与敬意,读到卖饼阿婆的举动让"我"心暖与铭记,读到万老调离后"我"的失落时,一切都是那么真诚自然,仿佛这些人也真实地存在于自己的生命中,这些事情也真实地发生在自己身边.  相似文献   

10.
小人物之重     
刘中平 《教书育人》2007,(10):64-64
近日,我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台维先生一直在剑桥大学摆书摊.因为价格便宜,书样丰富,有许多教授和学生曾光顾过这个书摊.  相似文献   

11.
行知先生,巍巍丰碑。我一直认为,先生与我有缘。先生也是一个乡村教师。为此他放弃了触手可及的高位厚薪,宁可遭风雨、奔波劳碌;先生也有美好的梦想,让所有人接受真正的教育,完善心智,学做真人,创造奇迹,为此他付出了一生。大爱陶子,大德陶子。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初识先生,是在先生诞辰90周年的1981年。在一所农村初中破旧不堪的宣传栏里,我看到不少先生的照片。还是初一学生的我依稀记得,人们在追思堪称“万世师表”的“人民教育家”。了解先生,是在读高中的时候。读到先生的《创造宣言》等篇章,眉飞色舞,神清气爽。多年以后,聆听不少专家…  相似文献   

12.
<正>静夜捧读《雅舍小品》,那荡气回肠的文字,精巧灵动的比喻,一丝丝渗入心田,如三月春风拂面。不禁好奇:是何等的良师益友,使梁先生拥有这样一支生花妙笔?读到后记,疑问消释。先生说:"志摩、西滢这些朋友给予了我生活的热情,而只有与我打了多年笔战的鲁迅先生,才让我在竞争中日趋成熟,生命日趋厚重。"原来,朋友只是一床棉被,真正让我们温暖的是与对手追逐时升高的体温。目光掠过书架,一本《百年孤独》,孤零零地倚着一套装帧精美  相似文献   

13.
读书伴我行     
从记事起,读书在我的记忆里,似乎是我生活的重要部分,从小学读到初中,从初中读到高中,从高中读到大学。但真正让我能自由读书,真切感受到读书乐趣的,是参加工作以后的读书。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人民教育》编辑赖配根先生题为《要温度,也要有深度》的文章,文中有句让我深受感触的话:教育拒绝浅薄!这篇文章是教育改革热潮中少有的冷静分析与理性思辨,其深刻内涵,足以引起我们的关注,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亲爱的台湾小伙伴们:你们好!我头一次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特别是在台湾的你们。虽未曾谋面,但只要我一有时间,就会有和你们聊聊的冲动。最近,我们班组织的一次活动让我久久难忘。那晚,我们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当读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朗读者泣不成声,在  相似文献   

16.
非小说文字中.我最喜欢阅读的是一些伟大的作家写出的伟大的杂文.记得以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读到那个著名的一口痰和一群人的片段时,一种被震惊的快感使我咧嘴大笑,自此我的心目中便有了这种文体的典范和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到赵子云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民国科举——1931年的高等考试》。我是1948年最后一次高等考试的被录取者,赵先生的文章又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参加高考的往事。民国的高等考试和现在的高等考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考试院主办的,报考者是大  相似文献   

18.
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茅盾先生的《春蚕》,小说中老通宝等的形象和蚕乡景象,至今仍在我脑海里浮现! 今天在春蚕时节重读了《春蚕》,对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每当读到李白的这两句诗,我的心中就会对给了我永恒教诲的刘国正先生涌起深深的敬意. 我之所以对先生常怀感恩之心,是因为他鼓励我通过刻苦学习拿到了大学文凭,教导我学会了做人与作文,是他把我引上了教学与教研相结合的道路,给我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和学术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0年秋天,我有幸读到了北京理工大学吴鹤龄教授与崔林先生编著的《ACM图灵奖--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一书,我感到这是一本计算机专业师生以及所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工作者必读的好书.在一片追赶计算机新技术的声浪中,高等教育出版社能出版这本追溯计算机发展光辉历史的书实在难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