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反腐小说与官场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人们往往把题材涉及到官场腐败的小说通称为“反腐小说” ,这是一个模糊而过于泛化的概念。本文以近几年几部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小说为例 ,对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进行了区分和定位并指出 :反腐小说的侧重点 ,是其主题的尖锐性 ;而侧重人性刻画的 ,属于官场小说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进步的文学活动总是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生存境遇、生存愿望和审美理想。张平的“反腐小说”通过选择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创作题材,塑造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人物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他“为人民而歌”的创作思想。同时,注重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运用生动而简明的艺术形式,增强了读者对其接受和喜爱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儿童小说经历了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三个阶段发展,每个阶段的小说创作也分别有各自的阶段性特点和代表性的作品。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第一个繁荣期,其主要特点是表现集体主义的时代主题。70年代末和80年代是儿童小说的探索期和创作活跃期,作家们创作实践和艺术探索的空前活跃,出现了一大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90年代的儿童小说的创作不再像80年代那么热闹喧哗,而更多地显露出平静状态。  相似文献   

4.
周梅森的反腐小说在"人性——权力"的建构中,抒写了"英雄情结",展示了人性激荡的英雄品格及其人性升华的艰辛历程,给人以新的审美冲击;共产党人"人性美"的张扬,契合了百姓的心理期待,实现了文学阅读的心理情感效应。  相似文献   

5.
长篇反腐小说粗鄙化倾向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小说大都满足于对生活表象的简单描摹,缺乏深层次的批判意识;小说情节雷同,模式化、概念化倾向较为明显。粗鄙化怪圈是制约反腐小说艺术与思想价值提升的瓶颈。反腐题材小说的兴起是小说努力关注现实、重返中心的表现,同时也是小说与消费文化合谋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界出现了一次官场小说的热潮,甚至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在这官场小说中,塑造出了一大批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些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求能够对其进行深入地剖析与解读,寻找出其在形象塑造上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8.
反腐小说创作者对创作动机、价值理念等追求,产生了对其特定内容的特殊命名。评论界关注不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在“文学”和“政治”之间游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反腐小说创作者凭着政治良知、社会理性和人文情怀在叙事中“观照和评判”政治,并一步步向挖掘“人性”深度挺进,以“底层写作”为旨归,涵载和孕育丰富思想内涵的反腐文本,表现出了相应的审美效应,呈现了哲学文化学上多元的意义向度。  相似文献   

10.
"人性-权力"的别致建构--周梅森反腐小说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对权力腐化的社社政治揭露批判与相应的人性沉浮的审判意涵有机融合为一体抒写了具有民族特质的“权力情结”,对“官本位”的传统文化心理作了无情的鞭挞,警示权力存在异化,从而实现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美国高中教育的特点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核心课程与多元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和多方面发展、强调诊断性评价;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业水平仍然不够理想。美国高中教育的得失对我国的高中教育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武侠小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衍变,说明了该类作品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受众群体。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在其流变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积的一面。对古典武侠小说做出恰当中肯的评价,既是史学家和文学界的责任,又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义务,要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方针,科学地、辩证地、历史地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文化视角对当代“地域文化小说”的地域情结进行透视,既可发现小说与地域文化的不解之缘,更能发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地域文化小说”的发展历程也镌刻出中国作家重新发现民族文化、重铸民族精魂的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李海燕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73-74,79
在商界小说的经济叙事话语中,商场上的博弈生存是小说表现最多的景观,在一场场博弈过程中,展现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财富交换,它更是一场场人生博弈的过程,充满了经济与伦理、理性与感性、金钱与人性的价值伦理冲突。  相似文献   

15.
题记:中国现代小说在“西方”的影响下催生,小说观念、技巧和文体风格都是比较西化的,但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小说的发展。许多作家都曾撰文提及外国文学对自己创作的滋养,许多学人也曾深入阐释过“西方”如何催生中国现代小说。但我们自身的文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想象却缺乏深入细致、系统有效的梳理。如何看待文学研究中的“西方”影响,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向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汲取营养?针对这些问题,林岗、郭冰茹、王敦、刘湘兰、罗成等学者于2013年3月21日在中山大学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发展总有着传统的前后相因。中国文化中很突出的一点是史官文化。受此影响,古典小说在其漫长的发展路向中,一直受着史官文化因子的制约。古典小说正是在史传文学精神的烛照下,对史传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叛逆。这种继承与叛逆,几乎决定了后世小说创作的基本发展路向。当代小说的创作史就是一部继承经典和背离经典的发展史,这无疑深受古典小说发展路向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危机,红柯用诗意的语言给人们指出了一条浪漫的重归精神家园之路.红柯小说中展现出的纯美的自然、永恒的人性正是其小说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分级考试,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追求四级通过率的得失。并提出只有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才是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9.
段云波 《海外英语》2012,(14):139-141,143
该文对尤金·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做了初步介绍。按照对等翻译理论,译文应该实现与原文对等的功能,合乎目的语的自然习惯,传达出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又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基本一致的反应。据此理论,该文对《失乐园》三个中文译本进行了对比,审视了不同译者不同的翻译方式,探讨了原文美在译文中的失与得。  相似文献   

20.
语言学转向之前的小说叙述,无论是文革文学,还是新时期之初的文学,都强调写小说首先要"像小说",即小说的文体边界约束较强;语言学转向之后出现了杂语体叙述,小说的文体边界约束相对松动.杂语体叙述体现了语言学转向之后小说叙述在文体方面的变异特征.本文评析不同学科视野中的"杂语体"概念表述,同时指出"杂语体"研究中存在的概念含混和"语体"-"文体"纠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