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对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义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2.
2014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有12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共考查34条成语,其中,使用错误的成语有20条。命题人在试题中共设置了四大陷阱,考生在解答时需细心辨识,现对这些成语试题作如下透视: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蕴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3.
2006年17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3套考查了“正确使用成语”,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大致有望文生义、褒贬失当、对象用错、前后矛盾、不合语境五种,怎样才能拨开重重迷雾,见到“庐山”真面目呢?下面浅谈几点方法。1.吃透词义,避免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由于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比词大,但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其特点表现为: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意义的相对稳固性,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是汉语的精粹,在汉语交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不理解成语的本意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范围不分,对象不明,不合逻辑等等,造成许多误用。为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好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者将近十年的全国高考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有机整合,梳理出成语使用中的十大误区: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是完整的,具…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语成千上万,高中生做成语误用题自然有一定难度。成语误用主要包括九种类型: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色彩颠倒、重复赘余、主客混淆、词性判断失误、与前后文相矛盾、夸大夸张、歧义。掌握了成语误用类型,同时注重平时积累和记忆成语的技巧,攻克高考语文成语误用题就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7.
高考对于成语的考查常常采用辨析正误的方式,十几年来从未“轮空”,是高考的重头戏之一;而且该题难度较高,考生正答率偏低,是同学们头疼的难点之一,因此在解答该题时我们应了解、掌握高考成语使用的几个误区。(一)望文生义有的成语,其意义并不在字面,而是与其字面意义相左、相反或无关。(1)这两位进城找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2004年全国高考题)(2)领导干部要深入群众,不能人浮于事,高高在上。(3)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  相似文献   

8.
因望文生义而造成的成语使用错误在生活中数见不鲜,如果不消除这种现象,就会对我国语言文字的传播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以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成语辨析题为抓手,分析研究了造成成语望文生义现象的根源,提出了消除成语望文生义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卷中每年都有成语运用的题目。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可谓浩如烟海,这么多的成语,如何掌握呢?很明显,要掌握每一个成语,是绝对不现实的。虽然高考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例如:有一位高三毕业生给同学的留言这样写道: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高中三年,弹指之间。蓦然回首,沧海桑田。望中犹记,征途漫漫,举步维艰,涸辙之鲋,形影相见。幸有挚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I卷。成语题考查的是成语的运用,为此总结成语误用六忌如下,以便同学们掌握。一、弄清词义,切忌望文生义成语的词义是约定俗成的,是有整体性的,而且多数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或来历),有些个别语素,更是与现代汉语语义大相径庭。在使用时千万要注意弄清词义,否则就会望文生义。如:(1)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2)黄秋园先生身后画名如日中天,谁能想象他生前在画坛不名一文,只是南昌市银行的一位普通…  相似文献   

11.
选择成语使用正确或者不正确的一项,是近年来高考的常见题型。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高考模拟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整理归类,总结出成语使用中的十大误区: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高考语文试题,每年都少不了对成语运用的考查。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成语误用的原因,为答题提供一些思路。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如: 1.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2.这篇文章写得实在糟糕,真是不刊之论。“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定型化短语。而成语的正确使用又是高考的一大重点。要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必须克服成语使用过程中的八个误区。 1.望文生义成语特点在于其意义不是其各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而在于意义的整体性,因而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比如:  相似文献   

14.
成语辨析在高考试题中的地位暂时还难以撼动,而且考查形式还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传统致误原因(如望文生义、色彩误用、轻重失度、形义混淆等)外,语法功能的误用也是近年来高考成语题答题致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高考试卷在“正确使用词语”的考查中,重在考查常用成语的理解、辨析和运用。其中理解、辨析是前提,是基础;运用是目的,是根本。高考对成语的考查,体现了“全方位”的特点。要想做好此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八戒”。一、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戒望文生义。从成语的来源看,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民间俗语,其内涵是对原内容抽象概括出来的,有着固定的意义。对这类成语,我们决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义的理解。例如2012年高考全国卷:  相似文献   

16.
高考成语运用题的考查重点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七类: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成语有其固定的含义,字面的意思往往与其真正的含义大相径庭,而那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就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例如:1.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  相似文献   

17.
对成语单独命题进行考查始于1992年,十几年来它一直是高考的重头戏。仔细分析这方面的考题,我们不难发现,所考成语误用的情况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一、望文生义不了解成语的来源,不了解成语中某一语素的古义,不了解成语的意义出现了引申,只从字面上去附会,从而对成语作出了错误的理解。[例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的做法是不对的。“目无全牛”语出《庄子·养生主》,讲的是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头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  相似文献   

18.
从1992年辨析成语使用题出现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辨析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题目,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下面就近几年高考试题,谈谈成语运用常见的几大误区,以供考生们在做此类试题时加以思考。一、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对一些成语不能仅从字面上想当然地理解,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的毛病。如: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1995年高考题)简析:“首当其冲”比喻是最先受到攻…  相似文献   

19.
成语考查是高考语言知识测试的一棵常青树,题型和难度多年来也一直相对比较稳定,每年都有一题,分值3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Ⅰ卷,让考生在包含着成语的四句话中选一句成语运用恰当或不恰当的话。其测试重点是:一考感情色彩的误用;二考望文生义;三考适用对象弄错;四考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考语境或逻辑错误。而在  相似文献   

20.
实词的使用是近年来高考的常见考点。由于实词词汇量大、内涵丰富、用法灵活,考生掌握起来有较大的难度。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高考模拟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整理归类,总结出实词使用中的如下十个注意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