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诗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古典诗坛中.很多大诗人都有经典的组诗集成.其中分为两种类别。一类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杜甫的《秋兴八首》,是集中于同一时期所作。从多个侧面表达诗人对时事的观照.或曲折写出内心万般感慨。另一类如阮籍的《咏怀》、陈子昂的《感遇》,则散布于诗人的写作生涯当中,托一时之兴.包诸多事变.可以纵观作者的情怀、品格和思想倾向等。  相似文献   

2.
《文艺报》消息,诗刊社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联合举办的三个年度诗歌奖项日前评出。大解以组诗《更深的天空》、柯健君以组诗《沾满海腥味的歌唱》、刘福君以组诗《韶山书》获2010年度诗人奖,陈人杰以组诗《仰望星空》、泉子以组诗《秘密的执行者》、敕勒川以组诗《草叶上的海》获2010年度青年诗人奖,周啸天以《玉树》(外二首)、涂运桥以《鹧鸪天·洛阳烈  相似文献   

3.
《卖炭翁》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五十首中的一首。它描写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教学这首诗,要  相似文献   

4.
在徐志摩先生(1896—1931)的诗中,这首《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几乎与《再别康桥》齐名。1924年5月,诗人随泰戈尔访问日本,其间,写有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后收进诗集《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删去前十七首,仅存这最后一首。在这首小诗中,诗人满蕴激情地摄取了与日本女郎作别的瞬间情境,  相似文献   

5.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陶渊明重要的组诗。自从鲁迅先生把组诗中的“精卫衔微木”誉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人们便常把它与《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等作品并尊为表现诗人“不屈的意志”的咏怀诗。如有一部文学史认为:“‘猛志固常在’,说明诗人心中永远燃烧着一股不熄的火。”一部影响广泛的陶渊明论著亦指出:“陶渊明‘火气’十足的作品,还有《读山海经)组诗(十三首),……诗中借神仙荒怪之论,发其悲愤不平之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所收《松泉诗集》系清代休宁诗人汪由敦所作。诗集中有一组70首诗,描写了诗人的故乡双溪的文化,展示了灿烂的徽州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如此大型组诗描述一个村落的文化,其文学价值十分显著。从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村落文化的系统性、典型性、层次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7.
《前出塞》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写的一组边塞诗。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年间用兵吐蕃之时。诗人先写过《出塞》诗九首,后又写了《出塞》诗五首,因此加"前"、"后"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8.
唐代大诗人王维、孟浩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意境优美、意趣盎然的山水田园诗作,千百年来,久传不衰。有意思的是,两位诗人各有一首以春景为题材的绝句,它们是王维的六绝组诗《田园乐》第六首和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且请看这两首小诗:  相似文献   

9.
王渔洋、蒲松龄、赵执信是山东淄博境内清初时期的三大诗人。在七言律诗组诗的创作方面,他们都从唐朝杜甫的诗歌艺术中汲取了营养。王渔洋的《秋柳四首》,在用韵方面对杜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曲江二首》等有所摹拟。蒲松龄的《九日同如水登高,时定甫欲北上》四首,其用韵情况完全不出杜诗《秋兴八首》。赵执信的《山行杂诗四首》,在用韵方面与杜诗关系不大,但在结构方面学习了杜诗。杜律单句末字能做到三声轮用,《秋柳四首》单句末字能做到两声轮用,《九日同如水登高,时定甫欲北上》单句末字能做到两声轮用并有三声轮用的,《山行杂诗四首》能做到两声轮用还有一声到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现行人教社编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选入了陶渊明的两首诗——《归田园居》和《饮酒》。《归田园居》一组共五首,这里所选是第一首。这组诗写出彭泽令归隐之初,抒发农耕的欣喜。《饮酒》一组共十首,这里所选是第五首。这组诗写于归隐后的十二年,诗中透出对时势和身世的感慨。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借此一窥古诗海中“隐逸诗”、“田园诗”祖师的风采是很有必要的。但文中的一幅插图令人遗憾。图欲画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只见诗  相似文献   

11.
露茜     
这首诗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于1799年发表的著名组诗《露茜》中的第一首,描写的是一位普通的苏格兰少女。尽管她"美丽如星",却生在"人迹罕至的乡野"既得不到人的赞美,也得不到人的怜爱,更可惜的是,她小小年纪便默默无闻地死去了。消息传来,令诗人感到震惊和痛苦。诗以朴素的语言平平写来,字里行间却渗透着浓浓的爱意, 真切感人。  相似文献   

12.
林徽因一生共写了七首诗,其中《那一晚》、《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是为徐志摩作“组诗”;《别丢掉》、《雨后天》、《忆》则是为金岳霖写的情诗。这些诗是诗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而非虚构的意象对象。  相似文献   

13.
1799年,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发表了他著名的《露西组诗》.组诗共含诗五首,大都写于1798年冬至1799年春,当时诗人偕同其妹多萝西在德国北部小住,异国的严寒使他更加怀恋祖国、思念故人.于是便在哈尔茨森林写下了这组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组诗以歌咏露西这位朴实的理想典型为题材,反映了诗人希望——追求——幻灭的  相似文献   

14.
《归园田居》是一个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作品表现了诗人开始参加劳动的情景。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南山下我的豆子种得不大成功,苗儿不多野草反倒相当茂盛。大清  相似文献   

15.
一组诗的构架是它区别于单体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文体特征,也是帮助读者理解组诗的重要线索。因此,对组诗的构架进行探析有其必要性和实用性。在分析《露西》组诗所包含的每一单体诗具体内容的基础上,从组诗的创作时间以及诗人在每一首诗里所表露出的情感流程等角度,文章不仅发现了其传统框架的弊端,同时还探讨出其最佳框架。  相似文献   

16.
正苏教版三下《李广射虎》一课是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一首编写的,课文的精华内容当然也就是这首诗,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诗歌的解读。与常见诗歌表达志向、抒发情感不同,这首诗给我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如果用现代文学理论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学发展到清末民初以后,乡土观念逐步加强。清末民初江西人胡焕有《论西江诗派绝句十五首》,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论诗绝句论述了文学史上江西籍重要诗人诗作,这组诗可以看作是一部简明江西诗歌史。本文对这组诗的内容作了笺释。  相似文献   

18.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组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哀,对人世不平、人生多艰的愤慨,而且在这些表面看来似乎消极悲观的感叹中,深藏着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追求和留恋,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诗人鲍照对人生的执著是这组诗的一个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好诗的条件会是什么?一直是历史中争辩不休而未得正解的问题,诗人的见解不免成为主观的诗观的表达,评论者的意见往往又是术语的堆砌,读者接受学的反应,也从未有人真正提出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论文试图从诗歌发生学的角度去厘清好诗的基本条件,第一层次在于诗人是否能以自己的心与外物交感互动,成就一首好诗,第二层次在于这首诗是否能够唤醒读者的心与外物(包含这首诗)的交感互动,藉以确立一首好诗的基本特质。并以林亨泰的《风景》组诗、郑愁予的《小城连作》组诗为例证,加以鉴识。  相似文献   

20.
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的组诗《练祁杂咏》六十首,内容极为丰富,艺术成就也较高。组诗为世人展现了绚丽多姿的江南风光和生活画面,诗人的博学、对异族统治的不满和隐逸情怀在组诗里都有所体现。组诗也侧面反映了清代文网并非总是那么严酷。因王鸣盛诗名常被学名所掩,故该组诗后人关注较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