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在士人园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人都将其拟人化以比德自喻。其原因不仅在于竹的独特形貌,而且还源自于中国封建集权社会的固有矛盾,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的士人隐逸化。  相似文献   

2.
清初统治者通过实施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文教政策,诱导广大士人跻身于科举之途,士人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储才以应科目”的官学只是作为考课机构存在,教学功能基本丧失,无法为士人提供求学之所。在朝廷政策的导向下,书院发展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科举化成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最大合法性。可以说,清初的文教政策是导致书院科举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魏晋玄学的产生,对中国思想化观念的走向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援儒入道,以道释儒的结果就设定了儒道互补的化态势,它架设起了中国士人的化心理结构场,并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莽末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右,三辅士人云集其帐下,因而陇右短暂地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但因隗嚣和士人主流在王统天命观上存在严重歧异,导致士人相继东归光武。从不愿起兵到有志图王、欲效西伯,隗嚣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和转变过程。他相信有德者居天下之位,是对刘汉正统天命观的一种反驳。隗嚣自身也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因此,他在陇右文化史上具有较高地位。  相似文献   

5.
士人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坚强柱石,入世与出世构成了士人化的主体。其中,官本位化衍生出士人的传统心态与价值观念,促使士人以入世为重。因而,对士阶层进行追根溯源的探索,分析汉初士人入世环境,可以深刻揭示他们的入仕心态及其仕路与仕途的遭遇。  相似文献   

6.
晚明时期的文化变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变动的核心是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和文化人格的转型。晚明士人自我意识转变和文化人格转型的社会基础是明中叶之后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运动,其思想基础是阳明心学的崛起。晚明士人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狂”、“隐”两种类型。它为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注入的资源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最具阳刚精神化倾向的有三个时期,即春秋战国,建安时代以及初唐与盛唐,造成这种化与诗歌现象的原因便是士人的普遍精神解放,这种精神解放的背后又是以人才制度的改良与优化为依托的,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士人的首次觉醒期,也是阳刚精神的母体。汉末建安继承了这种人精神,并使之学化,抒情化,建安学标志着中国士人生存智慧的再度激活,初盛唐则融合了春秋战国的尚力精神与建安时代的诗歌传统,建立了新型的阳刚化,所不同的是,这种化选择以完全的诗歌革命为形态,创立了古典诗歌的最高人典范。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我们党的思想化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本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化领导权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菲 《现代语文》2006,(11):34-35
书籍禁毁,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政治化现象。它是统治阶级政治化管理政策的表现方式之一,是国家使用暴力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禁止某一书籍的刊印、流传、阅读,并销毁或抽毁已经刊印的违禁书籍,从而取缔危害政权稳定和统治秩序的思想化,以确保封建统治思想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化学理论,从词史与东坡词创作历程的背景上,考察东坡密州词。东坡之前,词坛上儒佛道化未曾沟通。东坡知密州时的词作,融汇贯通三家思想,而又以其独特的“超然”思想为主要特征,具有浓郁的代表中国士人审美情趣的化品格。东坡词既表现苦难忧患,又力图摆脱忧患,给人一种超越感,密州词是最早体现这一特征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与先秦之儒孔子荀子相比,孟子的思想无疑具有较为突出的另类色彩。这种另类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以礼为制的等级社会中,孟子强调士人应当以道自任,进而以道抗势,追求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二是在王侯私欲与民众生存权力的矛盾对立中,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主张民生至上,主张民众的生存权力高于王侯的世俗统治权。上述思想虽然还不能直接进入到现代性文化的思想体系中,但是经过适当的剥离与整合,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现代性文化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东汉前期,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真正确立,儒学成为思想化的主流,谶纬盛行。白虎观会议实现了谶纬、今古经学的合流。东汉中后期,儒学的地位发生动摇,各种化思潮兴起。思想化的多元化为诸葛亮政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营养,其治蜀的政治措施是对汉末诸种化思潮的发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一、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的指导地位,突出思想教育这个主题 在校园化建设中,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各种思想化相互碰撞,我们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增强坚持和发展先进化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必须反对各种形式的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观点,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认识、分析各种化思潮,把提高全体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放在校园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引导广大学生学习科学化知识,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反对迷信愚昧,抵制歪理邪说,使高校成为继承、传播、创造先进化的坚强阵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士人作为文化的载体,以“道”自守,在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道”往往是无形的,能否恪守“道”从根本上说还在于士人是否有自觉意识。当“道”和“势”处于一种紧张的对峙状态时,士人也就面临着三种选择,即以“道”抗“势”、无道则隐和弃“道”求荣。  相似文献   

15.
本阐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必须成为中国先进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我们化教育战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要贯彻好这一重要思想,为祖国建设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秦统一天下,将原秦国的政治—社会模式加诸六国,这与六国士人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秦以强力推行其化政策,引起了士人阶层的普遍反对。反秦战争中,士人积极参与,对亡秦兴汉功莫大焉。然而,汉初,士人却多不见用。他们备感失落之余,却未沉沦,通过“为学”和“为客”两个途径,达成了自身的个体自觉,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事功精神,完成了由“士人”向“士大夫”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先进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当代中国先进化的基本要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二为”方向为根本宗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已任。  相似文献   

18.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校园化建设是高校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境因素。深入了解校园化的内涵,明确其地位和作用,正确地处理好校园化建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对于增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孔子士人美学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审美文化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士人美学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士”的理论标准,士人的美学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初步形成,文章阐述了孔子审美思想论士人美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洞庭—湖湘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化发端于洞庭湖区的原始化,吸收融汇了南方和北方多个民族的优秀化,并从地域和内涵上不断扩展,逐步发展成为湖湘化。洞庭—湖湘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厚重的思想内涵,在中华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