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人花甲(注1)那年,取道汉口回川,到了奉节,老人住进了航道站,那是为了与三峡贴得更近些。那儿有一位青年航道工是业余学画的,老人的到来,使他兴奋莫名。老人对他说:“我觉得三峡之美,瞿塘峡之精彩绝伦,都是久看不厌的,不深入到三峡的波涛急流旋涡之中,不能算是真正感悟到了三峡。我明天就坐你的小船去三峡。”青年航道工吃惊于老人的胆魄之大。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唯一的听众》。文中讲述了一位爱好小提琴的青年,开始学琴时没掌握要领拉得十分刺耳,被家人称作是音乐白痴,十分沮丧、自卑,只好躲到树林里练习。在树林中,他邂逅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老人对他说:"小伙子,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耳聋了。"于是,青年请求老人每天早晨当  相似文献   

3.
三峡航运在军事区位、人流、物流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此历代政府为该航道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而历代对三峡航道的治理则是三峡航道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三峡航道自古即有治理,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而清代汪鉴和李本忠则可说是官方和民间治理航道的典型代表。三峡航道治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江中下游航道是一个整体,航道治理还需要保护长江中上游各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三峡航运在军事区位、人流、物流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此历代政府为该航道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而历代对三峡航道的治理则是三峡航道重要性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三峡航道自古即有治理,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而清代汪鉴和李本忠则可说是官方和民间治理航道的典型代表。三峡航道治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江中下游航道是一个整体,航道治理还需要保护长江中上游各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书讯与诗情     
杨辉隆先生编辑出版“三峡杯”获奖诗集,就凭我这位老搭挡的一片良苦之心,一种感情精神,我无法制止自己不动笔.三峡的雄伟壮丽,远不在她山山水水的本意.大凡古今中外舞文弄墨者,驻足三峡或浏览三峡时,无不神往而潇洒地一展手笔.至于生于斯又长于斯的一群三峡之子,更是骄傲自己拥有这样一片诗的沃土.《情系三峡》收入的所有诗作,都是《三峡诗报》两届“三峡杯诗歌大赛”的获奖作品.为了这两次大赛,也为了来自全国各地数以千计的参赛作品,辉隆兄已经是精疲力尽,而这次要将其中优秀者结集成书,我想必定是他又一次呕心沥血了.  相似文献   

6.
30多年前,我走向社会为青年演讲,有一个题目是《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讲完之后,收到海内外许多来信,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及日本、美国的来信.对这个提法非常赞赏。迄今为止,已经30余载,我从那时的47岁到如今已80岁,一瞬间。从中壮之年到了耄耋之年;而且从一个“健康老人之星”,变成了癌症患者。现在网上又称我为“抗癌英雄”。“抗癌明星”!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素有“天险”之称,而勤劳智慧的古代三峡人民却在这险滩密布、暗礁林立的湍急江流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航道来,创造出丰富绚丽的三峡舟楫文化。古代三峡地区舟楫的起源、演变以及三峡航道的开辟、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三峡舟楫航运的发展既对三峡地区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三峡舟楫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14日,一位92岁高龄的矍铄老人出席了首届普通外科医学青年基金颁奖大会,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获此殊荣的首位青年学者,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朱维铭授奖的。老人姓裘,名法祖,这个青年基金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是由他捐出的一生所得奖励积蓄140多万元所设的。其人老矣,然行医六十余载,心仍牵系提携后生,在颁奖会上的发言中,老人悦然言道:“看到年轻人超过我,很欣慰。”  相似文献   

9.
李燕杰 《教育艺术》2007,(7):11-11,6
我是首都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又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教师.2002年,我曾被评为首都健康老人之星;2004年,被医院确诊为癌症患者;最近我又被青年誉为抗癌英雄,而且荣获爱国勋章.  相似文献   

10.
爱人之心     
这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真实的故事。有位老人无儿无女,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生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并且,价钱还在不断地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目光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行了,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了大半生的住宅的。这时,一位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很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让您依旧在这里生活,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的!听罢,老人颔首微笑,决定将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他。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精选     
阅读材料然后作文: 一个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有一天,遇到一位富裕老人,问他:"年轻人,干嘛不高兴?"青年回答:"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总这么穷.""穷?我看你很富有嘛!""这从何说起?"青年问.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假如我今天用我的手指换你的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变成像我一样的老翁,给你十万元,你干不干?""不干!""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百万元,你干不干?""不干!""这就对了,你身上的钱已经超过一百万了,你还不高兴吗?"老人笑吟吟地走了,留下青年在思考.  相似文献   

12.
掌声响起来     
鼓掌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先把两只手伸出,然后命令它俩使劲相击再相离,这就完成了一个鼓掌的动作。可是,鼓掌有时又是一个挺难的动作,不然为何总有许多人吝啬他们的掌声呢?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青年拉着一只破旧的小提琴沿街乞讨。他拉得十分投入,可拉得的确不是很好,因而脚下的钱币也少得很,于是他渐渐丧失了信心。有一天,他心不在焉地拉着,却发现一位老人正微笑着全神贯注地听他拉琴。青年的眼中流露出惊喜和感激,于是他就聚精会神地拉了起来。一曲终了,他毕恭毕敬地站起身,向老人致意。老人鼓起了掌,微笑着向他翘起大拇指。青年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很受鼓舞,从此在小镇上消失了。五年后青年已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重回小镇,想寻找当年给他掌声的恩人。当他费尽周折找到老伯家时,老人已去世了,更令他震惊的是,老人生前双耳失聪。青年深深地向老人的遗像三鞠躬,深情地拉起了小提琴。其实,掌声的确有巨大的力量,它给成功者以激励,给失败者以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学会给别人鼓掌,还应该为自己鼓掌。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值得鼓掌。后记:文章写得不太好,因为我有些激动。不管怎样,写完后,我还是在心中给了自己一阵...  相似文献   

13.
张仃先生是我素所崇敬的前辈.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在推进着中国画的革新,同时又在不遗余力地研究着民族民间的优良传统.他对青年画家的奖掖与扶持,更是有口皆碑.他近年推出的焦墨山水,尤以与众不同的面目,表现出这位古稀老人的识见与勇进,仿佛在复归传统中实现了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扒手     
下面是一位朋友的父亲说给我听的故事,那是位极有个性的老人. 一个令人心情愉快的日子里,这位兴致勃勃的老人挤上公共大巴.人太多,老人只好双手紧握靠车窗的扶手,胸脯下面是一位头扭向窗外的青年.大街上人流车流急速闪过,看得老人头有点微晕.眼睛不由自主想闭上的瞬间,他看见一只怯生生的手从下面伸上来,笨拙但放肆地伸进了他的口袋.老人难以觉察地叹口气,不动声响地在那只手上轻轻一拍,然后若无其事地闭上眼.  相似文献   

15.
正在书房的案头,我看到了奶奶写的纪实文学《平凡岁月》,情不自禁地读了起来。在《平凡岁月》中,我认识了一位耄耋老人——我的太爷爷,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青年时期,他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投身革命;中原突围,他经历了枪林弹雨;保卫延安,他留下了累累伤痕;全国解放,他为中国铁路的发展鞠躬尽瘁。峥嵘岁月的洗礼,练就了一位  相似文献   

16.
屈原故里游     
也许是多年来受伟大诗人屈原精神的感染,早就萌生了去屈原故里探幽访胜的夙愿. 7月的上旬我应亲友之约,乘兴作了一次三峡游,屈原故里秭归正处于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我们乘坐游轮过了白帝城就进入了两岸悬崖绝壁的三峡地段,出川以后,便在奔腾咆哮的江上经过巴东,不久就到了秭归.  相似文献   

17.
永远的孩子     
春节前,我去邮局发信,坐在我旁边的老人向我借笔填写汇款单,老人家头发花白,年纪有60多岁。看到他在汇款单上写下1000元,我猜想,他可能是给正在外边上学的儿女汇款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填完汇款单后,又在附言栏中端端正正地写道:“祝父亲、母亲大人节日快乐!”原来他是在给父母汇款,我先是一阵惊异:这老者竟然还有双亲健在。接着心中便涌起一阵感动:老人这年纪应该已经是儿孙满堂了,也到了被儿孙所孝敬的年纪,却仍然不忘尽儿女之孝!当老人把钢笔还给我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眶竟然湿润了,那神情,完全像是一个想家…  相似文献   

18.
我很小就听说宜昌有个三峡大 坝,可我不知道三峡大坝到底是什 么样的。国庆期间,我总算目睹了三 峡大坝的壮景。 听妈妈说,三峡大坝要到2009 年才能完工。到那时,三峡大坝将是 世界上防洪效果最为显著的水利工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来自边远山村的青年到绿洲闯天下,他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道:"这里怎么样?"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怎么样?"年轻人回答说:"简直是糟透了,在我看  相似文献   

20.
陆桂林 《初中生》2002,(19):82-83
画家与画 有个青年画家自认为画技很高,一天能作一幅画,可他的画在画市上无人问津.一年下来,仍然如此.青年画家很是纳闷,便向智慧老人请教说:"我用一天功夫画的一幅画,用一年时间还未卖掉,是何缘故?"智慧老人沉思片刻,说:"假如你用一年的功夫画一幅画,兴许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卖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