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渊明和李白最大之异是人生道路、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的不同。陶从容坚定地选择了归隐之路,超然高蹈;李则一生痴迷在“功成身退”的美梦之中不得解脱。陶力保心性之真,平和淡远;李展现情感之真,任情而为。陶饮酒为闲雅品味,李饮酒是豪情畅怀;作为诗性文化符号,陶主要是“隐士诗人”的代表,李白则是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自由浪漫、傲视权贵、诗酒酣畅、天赋才华的诗人典型。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的永恒旋律——情到深处自然浓。文本包蕴了人们的情感:一个个故事是心灵的诉说,一首首诗歌是情思的抒发,一则则寓言是智慧的结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他们充满渴望,充满好奇,充满幻想,他们的生命是灵动的,他们的情感是鲜活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3.
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李白,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杰出的诗作。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  相似文献   

5.
纵横笔墨,恣肆汪洋,诗人的生活是不可以细想的。曾经为李白如何生计问过老师,老师说:体会他精神就可以了,干嘛让他从云端走到地上呢?  相似文献   

6.
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文六十余篇,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风格随处可见。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1]3,因此在诗中表现自我,表现主观,在诗歌中塑造自己鲜明的抒情个性形象,则更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他寄情于物,利用主观调动客观,将自己的一腔热情注入天地万物之中,将自己的个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诗人超脱豁达的情怀,开阔的心胸和他那直率坦白的真挚之情,也让我们在欣赏时能明显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他恃才傲物,充满自信;他爱国,爱人民;他狂放不羁,追求自我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7.
夏立君 《师道》2004,(10):52-53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  相似文献   

8.
大诗人李白常怀济时用世之志,然其一生仕途却颇不得意,故其诗在浪漫豪放之余,又时露愤世嫉俗之语。本试从五个方面否定了李白的济世之才。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诗人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李白的运行,还是从他的诗歌来看,只本着科学的态度,都会看到李白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诗人,并不逊于杜甫。特别是他在作为唐朝历史关键时刻的安史之乱中的表现,更是明证。对人们认为其消极的一些东西,更庆这现象看到诗人的爱国本质。  相似文献   

10.
李白与九华山诗歌古迹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人李白自称是九华山命名,此事是否属实,虽有疑点,但九华山因李白、刘禹锡等诗作而名闻天下,形成名胜古迹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来往鄂州,并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可是,历史上的江夏、武昌、鄂州,与今武汉市武昌区这一地名曾多次易置和重叠,以致今之读者、诠释者多将其地望混淆,难免张冠李戴。该文意在重新检索,将李白作于鄂州的8篇诗文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在读到大诗人李白的这首诗的时候,头脑中浮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早晨,彩云缭绕,坐在一艘没有载重的船上,离开白帝城。沿湍急的江水顺流而下,两岸重山峻岭中不断传来猿清脆的叫声,正在浮想联翩之际,船已穿过了无数重山峻岭,到了千里之外的江陵。  相似文献   

13.
漫游是盛行于唐代尤其是盛唐文人中的一种普遍风气,几乎所有的盛唐诗人都有过漫游的经历,而其中尤以李白为甚,李白一生都在漫游中,其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无止境的行旅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高傲的个性使然;热爱自由的天性;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释李白赠王判官诗所用“中年”一词,辩证诗人自出蜀后至娶安陆许氏夫人之前,似有两次东游.这首赠诗所忆“中年”游吴越之事,则当在开元十六年而非天宝六裁.  相似文献   

15.
明朝有位诗人叫梅之涣,一次他去为李白扫墓,发现墓旁的石壁上有很多题诗,弄得石壁斑斑点点,不堪入目。他非常气愤,挥笔题诗一首,诗曰:"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诗一首,鲁班门前弄大斧。"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2009,(20):22-22
这是个关于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传说。 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不喜欢读书。一天他在河边玩耍的时候看见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根铁棒在大石头上磨。李白非常好奇,问那个老妇人:  相似文献   

17.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所载木斋《王国维"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反思》一文,所言"李白宫廷应制词"云云,乃纯属一种子虚乌有之说。原因是,李白生前并无所谓的"宫廷应制词"。该文所认定"李白宫廷应制词"的两个方面的理由,均无法接受材料的检验,因之,该文据以提出的"词体发生于盛唐宫廷"之说,也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8.
大诗人李白常怀济时用世之志,然其一生仕途却颇不得意,故其诗在浪漫豪放之余,又时露愤世嫉俗之语。本文试从五个方面否定了李白的济世之才。  相似文献   

19.
李白的月亮     
据传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在一个月夜,醉后泛舟湖上,因请水中的月亮喝酒而失足掉在水中淹死的。请水中的月亮喝酒,伟大的浪漫,也是浪漫的伟大。但仔细想来,编撰这则轶闻,恐怕或多或少是受李白的“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之二)这句诗的启发而突发奇想的。  相似文献   

20.
五老峰位于庐山东南,东临鄱阳湖,西接含鄱岭,海拨为1358米。“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美五老峰的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