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城市原有的空间变得日益狭小和拥挤,城市空问需要不断地向外扩展.因此,城郊的大量农村耕地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村落社区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一方面作为农民经济基础的土地被征用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另一方面,村落社区的传统文化不断地与现代都市文化和伴随流动人口而采的外来文化发生接触、碰撞、冲突、交流和融合.原有的传统文化逐渐转变成了一种共有农村传统文化、现代都市文化和外来文化"三重属性"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说村落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扩张中,越来越多的近郊农村被纳入城区,成为非农非城的“城中村”.为抵抗城市的侵袭,许多村庄不约而同的进行了非农化的再组织,在组织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组织形态——“村落单位制”.在单位化村庄里,村庄的自主行动力下降,表现为村委会失去经济实权,变为乡政府及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的下属单位;村庄的其他治理行动者的村庄意识淡薄,单位意识凸显,对单位的依赖度日益加深.国家的行政控制力在单位化村庄中得到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城乡结合部”亦称“城中村”,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相似文献   

5.
正如今,我们老家的村庄,不论是读书有出息,在外上班拿工资的人,还是进城打工,开铺摆摊站稳脚跟的人,只要有条件的,都带着父母"农转非"进城去了。就连村庄里那些成家立业顶梁柱的男人,为了儿女能读上好学校,将来能住上钢筋水泥砖房,改变几代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也怀揣城市的梦想,进城"淘金"去了。原本很小的村庄,走的人多了,也忽然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空了。  相似文献   

6.
《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利用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村庄教育变迁的个案。该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指出,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力量,村落中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传统,显示出在地色彩,直到现在还处于本土与西洋、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地方等多重张力的网络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村庄的整体性贫困与村落公共空间的衰落相互嵌结。当前,以农民个体和家户为主要扶持对象的精准扶贫实践和以技术治理为主的政策落实方式,使许多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屡遭执行困境和落实偏差。以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为主的"整村扶贫"的日常实践忽视了村落社会"组织衰落"的短板,因缺乏与村落公共平台的衔接以及村民的社会性参与,导致扶贫"内卷化",进而加剧了农民原子化、村落离散化、村庄共同体瓦解甚至"村落终结"的趋势。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研究村落公共空间与乡村社会治理之间的关联机制能够在理论上承接并形成本土化的公共空间理论,在政策和实践层面深化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8.
村庄为莫言的文学创作开启了创造性的文学视角。莫言以村庄为书写对象,借以独特的村庄叙事手法成功的塑造了"高密东北乡"文学村落,利于他对中国民间、历史与当下进行现代性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衡阳城市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极化效应日益增强,城市越来越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区域.未来衡阳旅游的发展定位,要充分强化城市旅游功能,尽快将衙阳城市旅游资源转化成为旅游产品.其中城市文化的建设又是都市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保护、完善和更新都市旅游产品,实现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衡阳在发展城市旅游时,应继续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城市化整体规划之中;成立由旅游、建设、规划等部门组成的城市项目旅游功能开发委员会;加大投资力度,完善设施;重视社区建设,拓展文化空间,丰富休闲内容;创新营销思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提高衡阳知名度;戍立以"城市旅游"为特色产品的旅行社;以"小时交通圈"为契机,构建"小时旅游圈".  相似文献   

10.
近代石家庄城市化起点的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家庄城市发展的百年历史实现了从蕞尔村庄到省会都市的巨变,而石家庄城市化起点的人口数量至今众说纷纭,不可端倪.由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人口数量,关系到城市化之前的石家庄,到底是一个小村庄,或是一个中等村庄,还是大型村庄,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不能使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石家庄人口数字问题,仅仅停留在推测的结论上.确凿的档案材料证明,石家庄城市化起点时,共93户,男女老幼532人,确属名副其实的小村庄.  相似文献   

11.
说村落     
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  相似文献   

12.
拓展都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斯宾格勒在谈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时,阐释了城市历史嬗变的过程,"从最初的交易中心发展起,到了文化城市,而最后,直到世界都市"[1](P360).他指出了世界都市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文化到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在古典世界,是发生于西元前第四世纪,在西方文化,则发生于十九世纪.从这过渡时期以后,所有重大的心智决定,皆发生于三四个'世界都市'之中,而不再由全世界来决定.从前,即使是一个小村庄,也是世界的一部分,而现在,世界都市则已吸尽了整个文化的内容,那些古老而广大的土地,变成了俗不堪言的地域,只配以其剩余价值,来奉养世界都市中的高级人类."[1](P30)斯宾格勒认为世界都市已成为影响和主宰世界的重要核心,世界都市已吸纳了世界文化的主要内容.无论斯宾格勒对于世界都市取何种姿态,他对于世界都市在人类文化与世界格局中重要性的分析,是切中肯綮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是经过作家创造的"第二自然",融合了作者的审美、想象和价值判断.邓一光在他的"深圳系列"小说中呈现了许多富有深圳地域特色的都市景观.作者进一步思考都市与都市人的生活,通过对都市的空间想象、都市场景的描摹和真实再现等方式与景观对话,表达出都市人身份认同的困惑、都市历史记忆的断裂、都市人的焦虑和生存困境等主题,完成...  相似文献   

14.
都市农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绿地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不断加重,日益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而都市农业是一种"高效、低耗、持续"的现代化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对塑造城市生态系统、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生态经济转化、拓宽城市居民的就业途径、加快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发展都市农业必将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都市农业,必须加强综合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投资多元化战略,大力发展休闲产业.  相似文献   

15.
假如我是克隆专家,我要将花、草、树木等克隆得越来越多,让每个村庄、每座城市都布满绿色。我要让沙漠也改变模样,克隆出许许多多生命力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几股引人注目的创作潮流:左翼文学、新感觉派和自由主义文学.他们的作品或将阶级内涵融入文学之中,以革命的名义大胆地想象"都市文明";或对城市繁华进行隐性思考,把难以言喻的精神绝望转变成了"思乡"情感;或用乡土的视角衡量都市与乡村,试着探寻拯救古老中华民族文化的途径……尽管创作倾向各有不同,但在表达现代都市意象方面,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都市"否定的情感叙事.这一情感叙事就形成了阶级话语中的都市消解、现代叙述里的都市质疑、乡土呼唤下的都市逃亡,其中昭示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恒定的民族心理以及他们在"现代性"进程中复杂的情感变化.实际上,"都市"意象作为1930年代文学的一个醒目现象,为深入研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参照物.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明发展史上,井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标志着先民开始从洪荒中开辟出相对稳定的生存空间,聚井而居,共井为邻,开始进入定居式的农耕文明阶段.于此,它超越了人工水源的本义,成为一种"定居、居住"的意象,与"家乡、乡土"之意紧密相连,孕育出了独特的以"井"为核心的文化现象. 一、并与家园意识 古代,凿井不仅是人民食水的进步,也是村落赖以维系的一个重要物质条件.古代凿井不易,人们往往聚井而居,井的开掘位置一般都选在村落的中心,所以井与村落便有了不可割舍的内在联系.李白《陈情赠友人》中的"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就是当时人们聚井而居的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考古材料也表明中国早期的水井一般分布在居住遗址和手工作坊附近,而且每个村庄往往只有一口水井.由于民众汲水的需要,"井"逐渐成为村庄人们社交往来、沟通信息的公共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西宁市成为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后,就在积极探索适合高原半干旱地区的海绵技术路径和建设方法,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展城市和村落建设在低影响的状态下发展,体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理念,从传统村落中汲取经验,从先辈们对于雨水利用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绿色、生态"的海绵建设理念和技术,为西宁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对于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以青海省半干旱地区传统村落永进村为例,通过在庄廓院落、村落道路、碾场等雨水收集、利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智慧,研究区域的雨水利用系统,为半干旱地区城市建设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逃离北上广"、"都市白领返乡潮"、"工作幸福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口中。确实有一部分白领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回到自己的故土或二三线城市作为新的根据地,开始新的拼搏历程。但是另一部分事实是,数不尽的职场人向着一线城市进发。  相似文献   

20.
村庄共同体是中世纪英国乡村社会重要的基层组织,它的形成与发展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的村庄共同体是在古代村落的基础上,既保留了古代社会中农牧混合的经济模式,同时又融入了中世纪敞田制下的条田制等新元素发展起来的;随着敞田制村庄的形成,以王权为代表的国家又赋予了村庄一定的社会职责,从而使得中世纪的村庄成为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共同体组织。村庄共同体的形成不仅奠定了英国地方自治的基础,而且还创造了中世纪乡村社会"私有共享"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为中世纪较为孱弱的个体权利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