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17,(6):75-83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广东和河南等三个省份共选取238名特殊教育教师和242名普通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残疾儿童不同教育安置方式的态度。调查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对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态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他们都比较赞同残疾儿童应该在特殊学校中接受教育,其次是特殊班,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则持略微消极的态度。另外,本研究还探讨了影响普通教育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对残疾儿童不同教育安置态度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特殊教育政策与文献,考查了1986年至2011年间我国大陆地区残疾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分析了安置形式的变化特点.同时指出: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政策的出台是国情所需,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受国际回归主流及全纳教育思想影响,随班就读在保障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方面逐步起到了主体作用.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要进一步解决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两种安置形式虽然各有利弊,但还将在一定时期内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特殊教育正在进行以义务教育阶段为基础,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延伸的教育体系的建构过程,西藏的特殊教育正随着国家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西藏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亦随之发展。本文阐述了西藏视力残疾儿童教育发展历程和受教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残疾儿童教育现状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小学残疾儿童的英语教育教学。英语是小学教育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速度缓慢。同时,我国的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着众多的缺陷,也正处于特殊教育不断发展以及尝试的阶段。本文将根据我国教育政策以及特殊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如何有效的提升小学残疾儿童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62):1-4
浙江省特殊教育近十年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不足、受教育程度太低,特殊教育资源布局、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特殊教育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据此建议:1.普及特殊教育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2.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头延伸,不断优化特殊教育层次结构;3.深度推进普特教育融合,促进特殊教育公平均衡发展;4.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5.统筹和整合多部门对特殊教育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我国残疾儿童教育过程公平,针对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现状,作者建议通过提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增强特殊学校的办学特色;健全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特殊教育师资质量等具体措施,建立健全适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研究》2009,(7):86-86
近年来,青岛市特殊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致力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特殊教育体系,取得显著成效。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水平明显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较快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与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得到加强。目前,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其中,省级规范化学校3所,市级规范化学校6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188人。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924人。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并培养出姜馨田、吴春苗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融合与随班就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融合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教育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对正常儿童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原则和方法也基本适用于残疾儿童。无论是我国的随班就读,还是欧美等国的回归主流,均是各国依据自己的国情和哲学观点确定的适合本国的特殊教育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日益完善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教育经费逐渐增加,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的入学率和就学率标志着残疾儿童教育公平进程不断加快;特殊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为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师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一、特殊教育要遵循残疾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残疾儿童少年需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应"以残疾儿童少年为本",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由于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由此设定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都必须适合个体发展的需要。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必须从特殊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和配置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在法律法规方面,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备、执法不到位,导致残疾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2)在经费方面,残疾儿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并且残疾儿童教育教师薪酬水平比普通儿童教育教师低;(3)在教育管理方面,不仅残疾儿童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而且残疾儿童教育督导不力;(4)在社会、文化方面,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传统文化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对残疾儿童教育存在着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The countries of the Eastern Caribbean hav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been commit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n educational reform strategy. At the heart of this strategy has been the policy of 'education for all', which includes establishing educational support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past, many disabled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se countries. For many more children, attendance at school has not given meaningful access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research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s and repor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Strategy and on the barriers to inclusive education that persist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前阶段特殊教育全纳安置模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实施全纳性学前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以1986年颁布《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修正案》为标志性起点。美国教育部向国会递交并公开发表的有关特殊教育法实施情况的十多个年度报告从实践层面展示了为全面落实全纳政策,为学前阶段(3-5岁)残疾幼儿提供的8种全纳教育安置模式。这些模式能够为我国学前阶段全纳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8%的背景下,农村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1.4%.这与到2020年,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受教育状况达到当地平均教育水平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殊教育法律体系不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残疾儿童家庭贫困、家长观念落后是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增加特殊教育投入、加快特殊教育立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家长观念、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途径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在上述三方面均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在教育机会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学前教育入学率相对较低,辍学率则高于普通儿童;在残疾儿童内部,不同残疾类型、不同性别、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残疾儿童之间也存在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现象。在教育过程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较低,残疾儿童教育师资比较薄弱,残疾儿童受教育质量难以保障。在教育结果上,六年级以后残疾儿童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残疾儿童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薄弱,造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断层。所以说我国残疾儿童教育公平事业还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以CNKI所收录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Bicomb和SPSS软件对从1981年以来与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相关的118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以探测该领域研究热点分布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特教学校、融合教育、教育改革、支持保障体系、社会支持等方面。而且该研究领域有四大趋势,即特殊儿童教育结果的公平成为教育公平的关键;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成为重点领域;特殊教育体系的构建由单一向多维转变;“医教结合”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7.
盲、聋、启智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项目。此项研究对残疾儿童个性全面发展和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课题研究假设:盲、聋、智力落后儿童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在实施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生产劳动、社会适应与职业技术教育六方面内容上各有侧重。上述六方面内容合理安排构成序列,科学地处理好纵横关系,是特教学校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对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学率低、质量不高,家长重视不足等状况,建议政府采取完善投入机制,开展专项发展计划,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建构社会服务网络,开展家长培训等途径促进农村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