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聆听三位老师教学《可能性》(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一课,他们创设的初始情境如下: 第一位创设的初始情境: 师:同学们,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熟悉吧? 生:熟悉。 师:兔子撞死在树上的可能性大吗? 生:很小。  相似文献   

2.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执教《丑小鸭》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是叫学生写字。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表扬某位同学的写字姿势端正,一边又摸着另一位同学的头说他的字有笔锋。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天真、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我就表扬我?”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相似文献   

3.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①《韩非子·五蠹》中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传说战国时宋国,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相似文献   

4.
我是这样设计《守株待兔》教学的:一、充分感知 打好基础1、检查预习,默写“窜出”、“守株待兔”等生字词语,并指导写法.问:“株”是什么意思?“兔”在文章中指什么样的兔子?“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5.
哈哈广场     
《初中生之友》2010,(4):62-62
把乌龟换成狼 老师:“有些同学开始骄傲了,大家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小明,你说说看,兔子为什么输给乌龟?”小明:“因为它睡觉。”老师:“对极了!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使兔子不睡觉呢?”  相似文献   

6.
李维明 《小火炬》2013,(7):12-13
阿泥上学时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到路的那一边去。 眼镜老师被吓了一跳。 他脸色严峻,把阿泥叫到了办公室。阿泥想坐下。  相似文献   

7.
成语杂谈     
1 守株待兔出处:《韩非子·五蠹》故事:宋国有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就放下锄头在树桩旁等着,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寓意: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炮兵阵地上》写的是彭德怀同志深入东海前哨炮兵阵地检查备战情况的事,反映了彭总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真诚相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高贵品质。文章朴实无华,感情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彭总的敬佩之情。读来令人感动,发人深省。 文章所在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不少同学直到小学毕业仍不会一边读一边想。他们读书像打机关枪,或像小和尚念经。课文很快读完了,但没弄  相似文献   

9.
在一节主题为《美好的愿望》的作文课上,为创设情境,授课老师组织全班学生为某同学过生日,只见这位老师一边掌心相对,一边为过生日的同学深情祝福:“当流星划过天空,当点燃生日蜡烛,让我们许下心中最美好的愿望。”全班学生学着老师的动作,掌心相对,屏住呼吸,闭上眼睛,沉入了凝静的时刻。这时,老师头戴童话头饰,手拿拂尘,将一盆装饰得很美丽的铁树盆景端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10.
成长路上的风景是多姿多彩的,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时常会出现影响我们成长的那个人,是他(或她)在教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苦难、如何把握人生最重要的瞬间等等。我们一边聆听,一边成长。舒展双手迎向太阳才能拥有满怀阳光,学会做人,努力成长,做成熟、自信、最真和最美的自己。巴金的一封信前几天,和老朋友朱文尧在闲谈中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一些旧事,谈到当年读了巴金先生的《雾》《、雨》《、电》三部曲后,他深深钦佩书中的杜大心、陈慧等人物,因而鼓起勇气给巴金先生写了一封信。文尧是我在汉口市一中时的同学,他比我高一年级。同时,我们又…  相似文献   

11.
那个时候,不懂《一件小事》的精妙ETANG我们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常常喜欢出《记一件难忘的事》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一类的题目。我们多数同学都喜欢写好人好事,比如说捡到一个钱包啦,看到老大爷推着平板车上坡我们上去帮一把呀,或者去帮孤寡老人扫院子啊什么的。这些作文常常是大同小异,有时候把老师也逗得哈哈大笑。老师说:“好家伙,好事怎么专找小孩,你们从哪儿捡的钱包,告诉老师,我明天也去捡一捡。”世界上能有那么多粗心的人老掉钱包么?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们都应该向“守株待兔”里的那个人学习了。那个时候,我们都学过了鲁迅的《一…  相似文献   

12.
章老师在语文课上讲解鲁迅作品《孔已己》。正当章老师准备找同学念课文时,发现有两个学生一边嘻嘻笑一边小声说话。章老师随即来到两个学生桌旁:“你们笑什么,议论什么呢?”两个学生昂起头带着挑衅的语气说:“在笑孔已己,你是孔已己吗?”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说出自己的体验;细读文章后,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初次背课新诗《在山的那一边》,觉得无从下手,后来经过同行之间的讨论,心中有了一些眉目,确定了教师领着赏析的教学设计。但同时心中也有些疑问,怎样才能使欣赏到位,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呢?带着这种不安走进课堂,我先找到一个同学试着朗读课文,没想到就在这位同学朗读完毕,出现了一个意外,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2年第9期第26页登载了《此题如何解》一文。“此题”如下:王大伯利用房屋的一面墙,筑篱笆围成一个面积最大的四边形,篱笆的总长是180米。这个四边形占地多少平方米?这是一个典型的“一边靠墙围篱笆”的问题。原文(指《此题如何解》,下同)中的“错误分析”过于简单,“正确分析”单一化,只给出了一种解答方法。对于“一边靠墙围篱笆”这种类型的问题,笔者也愿参与研讨。2001年冬,我们县期末考试五年级数学附加题之一:张大爷用24米长的篱笆,一边靠墙围成一个鸡栏,如图(一)。鸡栏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这道附加题与原文中的“此题…  相似文献   

15.
教例:三年级《守株待兔》 (教学接近尾声时,再次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画面:农夫坐在树桩旁边等待着兔子来撞死) 师:同学们,农夫还在那儿傻等,我们应该去劝劝他。你怎么去开导他呢? 生:农夫呀,快快下地除草吧。不然,你会收不到粮食的!  相似文献   

16.
那天早上.我刚刚到班上,就听到同学们议论纷纷,没几个在读书。孙老师也不管,笑眯眯地站在一边傻看。真是奇怪,发生什么事了?一打听,啊,果真是有事了,而且是天大的喜事:成鹏同学的作文《给蚯蚓洗澡》要发表了.而且是发表在《我爱写作文》上!  相似文献   

17.
屈存智 《宁夏教育》2000,(11):52-5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尽量地为山区中小学配发一些教学设备。但可悲的是,这些设备一到学校就被“禁锢”起来,锁在仪器柜、实验室中成为一种摆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一边捆着草,一边饿死牛”。究其原因有两点:  相似文献   

18.
1 教学片段展示 片断1:学区公开课上,教师C在上浙教版七年级下册“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一课时,播映了“守株待兔”的故事:宋国人曾经拾到过一只碰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于是久久地守候着那个树桩,幻觉里还蹦出千万只排着队来送死的兔子……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丰碑》的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上节课),由学生自定本节课所应完成的学习目标以后:师:同学们很有信心,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建议大家用下面的方法自学课文三、四大段。CAI显示:●读、圈、想、注(师:一边读一边圈划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想想为什么,可在书旁作批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独立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和书后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派小组联络员向老师或别的组求援。今天我们请2号同学担任小组负责人。2号同学请起立,…  相似文献   

20.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写作难,难就难在不知道写什么,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老师,我们怎会不了解同学们的难处?于是,我静下心来,从丰富同学们的生活体验入手,当起了活动策划。当起了导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