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三言”“二拍”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众多通俗小说中,以冯梦龙的“三言”及凌濛初的“二拍”最具代表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在王学左派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封建社会内部,程朱理学受到批判,传统礼教受到冲击,市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女性追求爱情婚姻的自主方面。她们追求自主的爱情婚姻和独立的人格尊严,以及正常合理的情欲需求,敢于背叛礼教与伦理纲常,不再把贞洁作为婚恋生活的唯一准则,其次,她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胆识谋略,否定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观念,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向世人表现了不凡的气度。她们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她们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着。  相似文献   

2.
“三言”“二拍”的文本,叙述了婚恋故事中的女性媒人角色群体,透过女性媒人的特点行为展示出其贪图利益、卑劣巧言的形象,体现出女性媒人在社会地位上的低微。但女性媒人在内容和结构上起到连接男女主人公空间、推动情节衍生的功能性作用。同时其中还暗含着深刻的观念表达,即女性即使有了打破传统规范的意识和行为,但最终仍然要回归封建父权夫权,即男性占话语主导权的儒家秩序之中,若偏离了这一方向,则只能遭受残酷的压制。  相似文献   

3.
冯梦龙的“三言”塑造了众多媒妁形象,尤以女性居多。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启蒙思想家的出现、“嫁娶用媒”的婚姻礼俗为女性提供了一些职业机会,并在职业过程中展示了封建女性的职业生活。尽管他们向众人昭示了女性特有的能力和才干,却得不到封建伦理观的认可。女性地位难以逃脱封建等级制的思想禁锢。  相似文献   

4.
“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叶以后,市民中新的人生价值观念兴盛,人欲得到肯定,人性受到重视。反映在文学作品特别是"三言"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女性形象,在一些篇章中她们成为核心人物。其中有遵守封建传统观念的"贞节烈妇",更有许多叛逆封建传统观念的女性,她们追求自主的爱情婚姻,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淡薄传统的贞操观念。同时还将"三言"中的女性形象与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从而探究出"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三言"对后世女性文学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冯梦龙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5.
在"三言""二拍"中,沉睡了数千年的女性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了,首先,她们认识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的"人的价值",开始关注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其次,她们突破了传统婚姻观中的门第观念,崭新的婚姻观突出了自由选择与两情相悦,冲击着传统的两性伦理秩序;再次,自由平等的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道德所宣扬的妇德、妇容、妇功等观念面临着挑战,这也为女性实现自由平等提供了可能。这一切都体现着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女性对自由与平等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晚明冯梦龙的“三言“与凌濛初的“二拍“这两部短篇小说集是当时形象的社会风俗画,塑造了丰富多姿的女性形象。由于社会进步思潮的影响,女性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力图摆脱卑微顺从的境遇,反抗不公允的社会地位,抵御暴力,追求自由、平等,争取积极主动的人格,同时也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超凡魅力。  相似文献   

7.
“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和冯梦龙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言”中的女性形象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重点分析了“三言”中的才智型和贞女节妇型女性形象,并由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作者的妇女观。与晚明时代经济发展、思想变革相应,冯梦龙的妇女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他仍然极力推举贞节之操,他的妇女观更大程度上停留在封建教化上。  相似文献   

8.
弘扬女性的精神与魅力一直是"三言"中故事的创作者和编者们比较重视的主题,而与此相关的女性"助夫"主题也是"三言"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通过金钱资助丈夫和通过才情援助丈夫两个类型,这一主题的出现是女性地位的提高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冯梦龙塑造了一批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充分体现了他对待女性问题的进步性。但是,这是否符合生活真实却并没有得到证实。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重新评估这批女性形象的内涵、实质以及存在的合理性,揭示其在男权文化尺度深深扎根的实质和女性生存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三言”对女性的刻划和赞美,列举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秀女性的事迹及思想感情。指出了编著者冯梦龙男女平等、女性独立、有智女子胜过男人的进步妇女观,同时分析了“三言”出现的社会基础及思想基础。还论述了“三言”对其他古代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冯梦龙的“三言”塑造了众多媒妁形象,尤以女性居多.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启蒙思想家的出现、“嫁娶用媒”的婚姻礼俗为女性提供了一些职业机会,并在职业过程中展示了封建女性的职业生活.尽管他们向众人昭示了女性特有的能力和才干,却得不到封建伦理现的认可.女性地位难以逃脱封建等级制的思想禁锢.  相似文献   

12.
冯梦龙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编写的“三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深远。本文结合明朝中后期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情感观、家庭观、婚姻观、商业观等几个方面对“三言”中作者的主要价值取向进行考察,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冯梦龙没有小说理论的专,但他通过通俗小说的编撰及“三言”等序言表述了他的小说理论。冯氏在小说的特殊社会作用、小说创作的通俗性、小说的历史发展、小说“真”与“赝”的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理论代表了晚明小说理论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明清世情小说研究系列论文之一。“三言”“二拍”可谓“极摹人情世态之歧 ,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其中对商人的心理刻划尤为透彻。本文试图透过“三言”“二拍”众多的商人形象 ,阐释他们作为新旧生产关系交替时期的特殊阶层的微妙心理 ,及其形成这种心理状态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5.
明朝中后期,由于商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广泛传播,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产生了追求自由恋爱的萌芽。“三言”的作者用小说的形式对此加以反映,描绘了进步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后期,由于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商贾势力的急剧膨胀,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促进了通俗化传播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加之当时反礼教社会思潮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得女性的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产生了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恋爱的思想萌芽。“三言”“二拍”的编纂及时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并及时地以小说的形式加以反映这一动态,对不同阶层女性的恋爱模式进行了描绘。总观“三言”“二拍”中的婚恋作品并加以分析,其恋爱模式主要有芳心暗许型、两小无猜型、日久生情型、主动自荐型四类。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主要从王安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三部作品:《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出发进行研究,正面和侧面进行举例研究,分析作品中出现的各种人物形象,从而挖掘文章所反映的女性的苦闷以及造成这种苦闷的原因,深入探讨王安忆在这三部小说中所展示的女性形象、女性意识、人生态度等,最终得出王安忆独特的女性创作心态、创作风格和反映的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8.
对联从唐宋起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是一种至今仍具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不仅如此,对联也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受关注程度不高。如冯梦龙编纂的话本小说集"三言",近来人们对其中插入的诗词研究较多,但对对联却鲜有提及。文章对冯梦龙"三言"中对联的形式、来源、功用、修辞和艺术特点作了论析。  相似文献   

19.
在优秀短篇小说集“三言”中大量地记述描写了平民生活的喜怒哀乐,并且改变了以往的形象以崭新的姿态示人。文中分别对穷苦书生发迹变泰型、奸诈商人重情重义型、柔弱女子刚毅果敢型、文人名士市井生活型作了阐释,并简要分析转型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三言”中的苏州民俗描写包括生活习俗、礼仪习俗、岁时习俗三个方面。其中反映的吴文化的精神特质主要有理性克制、重礼务实的处世原则;关注个体,珍视自我的人生态度;求知钻研,灵动聪慧的智者思维;淡雅清丽,简约古朴的审美情趣。文章研究的意义在于对我国地域文化研究的注重、对民俗保护观念的强调以及对古代小说研究的跨学科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