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大学如何发展、走向何方、追求什么样的价值、呈现什么样的精神气象,直接影响着生态大学的质量与可否持续发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通过人文文化来协调引导。人文文化蕴含着人类经过千百年来观天文察时变观人文化天下经得起洗礼考验的经典与精神,生态大学只有从中吸取营养,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育生态、科研生态、管理生态,才可能持续发展,人文文化是生态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素质教育王桂龙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价值观念的转型,抛弃技术万能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人类中心主义、物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构...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人文力的概念作了初步界定 ,并通过对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体系三个方面的分析 ,指出人文力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 ,既有大地般生命根源的作用 ,春风花雨般的滋润化育作用 ;又有绳墨道轨般的规范作用 ,晨钟暮鼓般的警醒作用 ;还有谶语神算般的预测作用 ,未雨绸缪般的防范作用。文章最后分析了人文力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 :基本性作用 ,规范性作用和前瞻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高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素质的关系 ,阐述了高校开展人文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迫切性 ,并提出了高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措施 .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大学校园的主体概念是提供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物,多强调学习、研究等使用功能,很少研究大学校园与生态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本文以景观生态和人文精神为视角,从遵循自然,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坚持绿色理念,营造生态园林校园环境;强调人文特色,培育独特校园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校园生态和人文主题的营造问题。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代表,他的诗歌"代表了一种文化模式",无论是在诗风还是在诗歌创作的意象选择上,都受到儒家的影响,有儒家的"民胞物与"的人文生态思想元素;而且受到道家以及魏晋玄学思想的影响,有道家遵从自然,自适自得的人文生态思想;此外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人文生态痕迹。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经济活动的人文属性和经济发展观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指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身蕴含的人文因素 ,以及我国的国情 ,阐明了人文精神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网络人文生态是一种以人文精神为系统的意义支撑的人文生态,强调人文关怀。网络人文生态由环境系统和网络人系统构成。网络人文生态构建必须遵循“辅人技术”“人文精神”“技术人文”和“系统和谐”四个基本的原则。从技术、精神和制度三个维度来建设和谐、健康、文明的网络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人文生态新视域追溯邓小平理论的人文背景和历史根源,考察中国人文生态的两次大逆转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从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开始,中国人文生态逐渐向“文化大革命“这场中国人文生态的大灾难发生恶性逆转,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中国人文生态从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开始的良性逆转则为邓小平理论胚胎的萌芽准备了条件,伟大的“四五“运动表明:在人文生态中最具驱动活力的人民的精神状态已经大幅度更新.新的人文生态条件不仅导致了“四人帮“的灭亡,而且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充沛的源泉.只有悉心保护和全面优化中国的人文生态,才能更加有效地防止“文化大革命“悲剧的重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可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保护三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农业资源利用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乡村生态旅游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安康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状况,从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保护、旅游产品的科学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生态批评通过文本分析挖掘作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种种处理和想象,为人类准确认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批评范式。在生态批评的导引下,我们应该反躬自省,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积极建设人文生态,逐步确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生态理念以及和谐包容的生态意识,最终建立人类诗意栖居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而生态城市建设就是要使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在城市区域内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由良性人文生态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这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复归美好精神家园的必由之途。  相似文献   

13.
“实践唯物主义”转向,意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内部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倾向和动向,其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诠释。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实践唯物主义”转向构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具有新质性,即这一转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维度的注目、发掘和弘扬,有其深厚的人文根基。人文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转向之根,具体地表现在:理论表达的人文化,思想支撑的人文蕴涵以及原发动力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升华,绿色文化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绿色建筑方面,人文理念是绿色儿建筑的核心理念,也是绿色建筑所呈现的意义的灵魂所在,时代的需求和建筑的发展指示着建筑业向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绿色建筑以及人文理念进行解读,分析了人文理念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体现,初步探索了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重要性,以期对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微观层面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从人文素质教育基本概念出发,就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1+3+1"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强调了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人文力的概念作了初步界定,并通过对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人文力与旅游可持续 的动力体系三个方面的分析,指出人文力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既有大地般生命根源的作用,春风花雨般的滋润化育作用,又有绳墨道轨般的规范作用,晨钟暮鼓般的警醒作用,还有谶语神算般的预测作用,未雨绸缪般的防范作用,文章最后分析了人文力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基本性作用,规范性作用和前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人文素质教育基本概念出发,就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1+3+1"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强调了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理论层面揭示了可持续发展与加强人化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符合人类发展和人性发展需要的新的发展观与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人化教育的提出是对人类及人性发展本质性、规律性以及终极价值认识的深化。高等学校应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确立大学生人与生态关怀的可持续发展观,塑造与之相适应的人精神。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生态学日益引人关注、文学研究领域的生态批评方兴未艾的情况,进一步思考人文主义与生态意识融合的可能性。在人文关怀中渗透生态意识,论证二者在本质上的亲和性。从生态学中发展出的生态意识具有世界现的性质.生态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人与自然整一协调的准则取代人与自然二分的准则,以生态的世界现取代笛卡尔二分的世界现。人文主义与生态意识的融合也是如此。即在认识到人性与自然一致的基础上。提倡对人的精神关怀。而诗歌是人文关怀与生态意识关联最为密切的文学样式,这在中国现代文学诗论中有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符合人类发展和人性发展需要的新发展现,它优于传统的社会发展观.当前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面向发展的健全人格的专业人才,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