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弢先生《同志的信任》一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接受方志敏同志的重托,冒着生命危险珍藏和转递方志敏所写文稿的经过,表现了鲁迅是共产党人“能以生命相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辞海》上,“同志”这个词有三个意思:一、指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的人。二、政治理想相同的人;同一政党成员相互间的称谓。三、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彼此间的一般称呼。《同志的信任》一文中的“同志”显然是指《辞海》中所列第二条释义。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文艺界一般都称鲁迅为“周先生”或“大先生”(因鲁迅在周氏三兄弟中排行老大),表示尊敬和客气。那么,革命进步文艺人士最早是在何时称鲁迅为“同志”的呢?鲁迅对中共领导与成员又是怎样称呼的呢?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家庭观念一向重,对于其中成员的称谓也复杂。仅是“兄弟”一称,古今意义的差别,就达到七八种。中国最早的训诂书《尔雅》,对“兄弟”下的定义是“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虽然稍欠周全(因为实际上是同胞男子),却还是道出了兄弟的基本概念。此义沿用至今,始终不变。但是,古人也可用“兄弟”来称女子先生者与后生者。如《孟子·万章上》中说:“弥子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同志妙笔开导女青年一事,去年第四期《旅游天地》作过报导,后来《教育文摘》和《兰州报》先后摘刊了这篇报导。此事,社会上传为佳话,很值得我们教育战线的同志,特别是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一读。一个因为爱情受挫、高考落榜的女青年,一时找不到“春在哪里”,决心“魂归普陀”,并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绝命诗。幸被游览普陀的郭老发现,经过  相似文献   

4.
蔡副全 《家教指南》2011,(2):95-103
关于叶昌炽与敦煌文物的接触与研究,吴琦幸《叶昌炽与敦煌研究》、李剑虹《论敦煌失宝及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等已作过专题论述。然而,吴、李二先生文章仅依据《缘督庐日记钞》并非《缘督庐日记》原本文稿,故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补充和深入探讨。本文以《缘督庐日记》和相关资料梳理了叶昌炽与敦煌文物接触的前前后后和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5.
(一)今人称“伯父、叔父”可以简称“伯”与“叔”,古代这两组称呼有严格的区别:“伯、叔”为兄弟行,“伯父、叔父”才指父辈。《尔雅·释诂》:“伯,长也。”凡“伯”均有长义。《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荀子·王霸》注:“为诸侯之长曰伯。”后专用为兄弟之长。《左传》定公四年传疏:“伯是兄弟之长。”长兄称为  相似文献   

6.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答案商榷安徽郎溪县梅渚中学张华明《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课后练习答案有一处值得商榷,兹说明如下:一、“大王亦幸赦臣”一句中的“幸”应怎样理解?课后练习第三题要求解释“大王亦幸赦臣”(以下简称例句)一句中“幸”的词义与用法。人教社...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3期49页上,刊登的王学东同志对《小桔灯》一文中人物称代的看法,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王学东同志认为——“小姑娘”答话中的“tā”改为泛指的“他”,其理由是文中“我”与“小姑娘”对“胡大夫”的称代不统一,一个用“他”,一个用“她”,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泛指的都该用“他”。笔者认为不然,我认为这正是冰心同志用词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面世后我国小说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全书以浓重的笔墨描写社会生活中的兄弟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参商的讽刺和对兄友弟恭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说来也巧,我在有幸参观了“虎门销烟纪念馆”的第二天便读到了《语文教学与研究》一九八六年第七期上于世宝同志撰写的《是“虎门销烟”不是“虎门烧烟”》一文。(以下称于文)  相似文献   

10.
刘长森 《山东教育》2005,(17):47-47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散文名篇,它以字名世,堪称文采书艺双绝。《归去来兮辞》不仅是陶潜辞中佳制,便是放在有晋一代,也难找到堪与比肩者。欧阳修更是高度评价此文,称“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其受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同志"杂说     
“同志”在古汉语中本是由“同”和“志”这两个词组成一个词组,是志趣或志向相同的意思。最早见于《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因为这两个词经常在一起连用,后来就逐渐凝固成一个词,用于指志趣或志向相同的人。如:“常疑迈有异图,迈亦招聚同志,欲因行幸废立。事觉,废帝自出讨迈诛之。”(《宋书》卷四十一)又如:“遂结为朋党,伺察省禁,若有尽忠奉国,不与己同志者,必构造愆衅,加以罪黜。”(《宋书》卷六十八)早期被称为“同志”的人关系都比较亲密,都是朋友,二十四史中经常可以看到“同志友善”“同志友密”“同志相友”等…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嘹望》第29期刊登了吴江同志《还是要多学一点唯物史观》一文(以下称吴文)。1993年4月14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蔡仲德同志《究竟什么是唯物史观》同吴江同志商榷的文章(以下称蔡文)。吴文中提出:“唯物史观,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承认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历史的发展中,社会生产力始终居于首要的地位,并且起最终的决定作用”。“历史的辩证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物质生产力。当社会物质生  相似文献   

13.
叶梦得《避暑录话》中对《明皇幸蜀图》的记载,被历代论此画者引以证明《明皇幸蜀图》与《摘瓜图》实为同一作品,但此条记载本身有一些不确之处,将作者“李昭道”误作“李思训”,将藏者“赵仲忽”误为“汝南郡王”等。同时,一般学者皆认为《明皇幸蜀图》即李昭道的《摘瓜图》,但论证过程略显不足,一般都是以叶梦得此条记载为据,但却往往省去叶梦得“或讳之为《摘瓜图》”后面这句“而议者疑”,其实有更多史料可补充论证此二者确为一图。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6年第1期刊登了刘孟斌老师的《“少一人”少的是谁》一文,文中认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最后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山东兄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认为“少一人”少的是“作者自己”首先,“兄弟”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哥哥和弟弟”别无他义。这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的意思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对“兄弟”的解释是:①弟弟。②称呼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亲切口气)。③男子跟辈分相同的人或对众人说话时的谦称。而刘老师把古诗中的“兄弟”与现代汉语中的“兄弟”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5.
李煜《相见欢》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赵翼《题遗山诗》句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用以概括李煜词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也甚恰切。 李煜,即史上所谓的南唐后主。世人,特别是作家、学者们多称其为李后主。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特色初探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田本娜十年前,在深圳参加一次由会刊《小学语文教学》主办的、全国小学语文教改信息交流会。在会上有幸遇到曾曙春同志,对他提交大会的一篇《以能力训练为序,改革农村小语教学》的论文,颇感兴趣.因当时我正在撰写的...  相似文献   

17.
编后记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鼓舞着广大教师为进一步贯彻“高等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而努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我院中文科教师陆嘉明同志,在现代文学教学中,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了一套“开放型交叉系统教学法”,先后进行了两次公开教学,引起省内许多兄弟院校同志的热烈反响。本期特辟专  相似文献   

18.
小语“能力训练”实验特色初探○田本娜(全国小语会顾问天津师大教授)十年前,在深圳参加一次小学语文教改信息交流会。在会上有幸遇到曾曙春同志,对他提供大会的一篇《以能力训练为序,改革农村小语教学》的论文,颇感兴趣。因当时我正在撰写的《小学语文教学论》一书...  相似文献   

19.
释《释“相”》之“相”村野董秋成同志的《释“相”》(载《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9期)在大略地介绍了“相”的训诂情况后,着重分析了“相”在初中文言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对初中语文教师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文章在谈到称代性(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  相似文献   

20.
“姑”、“舅”二字,在今天都是单纯的亲属称谓:“姑”指父亲的姐妹,“舅”指母亲的兄弟。但在古代“姑”“舅”除了以上的意义之外,还有其他含义。“姑”除指父亲的姊妹外,又是儿媳对婆婆的称呼,《尔雅》中有“妇称夫之母曰姑”;亦是女婿对岳母的称呼,《礼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舅”除指母亲的兄弟外,又是儿媳对公公的称呼,“妇称夫之父曰舅”,亦为女婿对岳父的称呼,《三国·蜀先主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裴松之注》:“董承,汉灵帝母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