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丽群 《时代教育》2010,(4):218-218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教学中,学生获得作文的素材、题材以及正确的思想感情都有赖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作文表达能力,如叙述、描写、说明等无不与观察生活相联系。认真细致的观察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那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有血有肉、生动、形象。我在作文训练中,坚持观察作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练写生活作文是现代作文教学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作文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要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积极思考,是写好生活作文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储藏不到作文的材料,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设置悬念。在作文教学中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练写生活作文是现代作文教学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作文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要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积极思考,是写好生活作文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储藏不到作文的材料,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设置悬念。在作文教学中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孩子,聊天嘴皮子都很溜儿,但是一旦到正规场合需要发言就容易怯场卡壳儿。因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迫在眉睫。我校一直都非常重视口头作文的训练,结合现状,我在语文教学中也注意渗透口头作文的训练,主要以寻找生活  相似文献   

6.
口语表达不仅是学生生活、交际不可缺少的能力,而且在促进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口语表达能力既是教学训练的目的,又是训练的手段。在语文及各科教学中,教师检查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存在的疑难,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等等,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如果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那么对各学科的学习都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正因如此,许多语文教师非常重视说话训练,并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说话训练方式。一、复述式复述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训练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外,还可以促进学生熟习课  相似文献   

7.
学科作文是指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为重点,以学科知识、学习情境、学习收获为内容,挖掘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自觉用文字自由地表达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过程中的见闻、心得。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指出:"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可以从任何  相似文献   

8.
高学春 《考试周刊》2013,(86):42-42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的两个要素是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这两点紧密相连.互为制约,缺一不可,但这些对三年级小学生来说不容易。三年级是小学作文起步训练阶段,若训练方法不正确,学生作文就找不到重点,盲目无序。时间久了,势必造成学生心理上对作文的畏惧,产生“作文难,作文难,一见作文就心烦”的现象。因此,在三年级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表达能力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下面我根据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心得与做法。  相似文献   

9.
徐茹 《课外阅读》2010,(10):164-165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综合训练,既能从语言文章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遣句、谋篇布局、润饰成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文风,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0.
作文,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因此,作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并使之逐步提高的过程。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难一直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大患。而每遇到作文,学生都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有人谓之小学生作文积累不够,有人谓之小学生作文表达能力不强,有人谓之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不高……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应遵循作文教学规律,在发展学生个性上下工夫,把学生自身的积累和个性化的表达有机整合起来,积累时,有表达能力的训练,表达时,也同时促进语言积累,在二者的整合和交互中发展学生个体的作文能力。一、在丰富素材中促进积累与表达的交互和整合小学生今天写来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怎样才能达到跌宕起伏呢?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的作文离不开生活,要设法让学生去寻找作文的源头,才会不断地倾斜出真实的文思之水来。"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也更深地了解到指导学生作文的重点不是在于教什么写法技巧,因为小学生在技巧的理解上毕竟还是欠缺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丰富生活、体验生活,有目的地寻找写作的源头。根据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若是把作文教学当成情趣教学训练就会有一定的成效。那么什么是情趣教学训练?其实就是让作文走进生活中,以生活为主线,以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程度为情境,把读、玩、说、写结合起来,将借鉴点、兴奋点、训练点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王华绒 《教师》2014,(11):73-74
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创设出最佳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弥补学生认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降低训练难度,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评改能力上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将多媒体巧妙运用于作文教学是优化作文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从事职高语文教学,从职高毕业生到社会工作的情况看,语文素养好的同学,工作能力强。营销、旅游、幼师等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工作岗位后,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都强,工作业绩自然就好。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什么专业,我都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和作文训练,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也是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新教材对作文教学、作文训练进行了新的改革。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教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一些弊端,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把作文基本功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应走向生活,让学生获得习作的源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言感受力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汪志华 《江西教育》2012,(11):27-28
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唯有精心预设话题,机智引领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才会不断走向深入,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在砥砺中不断发展、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观摩过的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3页的“估算”课的教学片段,就学生表达能力训练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工大附中陈峰作文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两种能力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联想能力,我将它分为三类作训练。一、同向联想。同向即由这一事物到另一事物之间的想象飞跃是同一...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表现为学生的说和写能力。作为学生的作文无疑是一个重头戏。长期以来提到写作就会使教师困惑学生痛苦,人们尝试着各种作文写作指导,都没有更高的成效。那么,如何能够真正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呢,笔者是从让学生学会批改作文入手进行作文教学的,其结果有了明显的效果。下面,就结  相似文献   

20.
刘镭 《辽宁教育》2023,(1):68-7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初高中衔接,做好温度预热;开展主题教学,紧跟热度导向;加强思维训练,开展深度引导;打磨升级教学,实现高度攀升,形成全过程、立体化的作文训练体系,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