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随之形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成为社会和各高校关心和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指导与帮助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女大学生、残疾人等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国家也发布了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项政策规定,从社会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和就业保障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摆脱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73):17-1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逐年再创新高,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越来越庞大。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此立足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帮扶工作现状,探索建立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精准帮扶的有效途径,以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充分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4.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需要政府、高校、毕业生个体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高等教育主阵地的高校应注重工作的创新和实效,努力做好"加强就业指导、开拓就业市场、推进全面就业、开展跟踪调查"等重点工作,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新局面,实现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数的不断增加,解决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环节。将该专业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分类,发现各群体的个性及共性,并从个人、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四个层面透彻分析成因,进而提出加强职业指导教育、进行专业资源整合、引入社会力量、全程化职业指导和建立就业困难档案卡五方面的建议,以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帮扶,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已经开篇,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并有效发挥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关键。然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的重要人才资源,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困难群体的增加,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建设发展乃至社会稳定。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工作在新形式下,根据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类型1个人心态进入误区主要有不自信、依赖、盲从三种不良心态导致。一是自信不足导致的困难群体。包括过于自卑与自负两种。自卑即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条件评价过低,择业信心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自负即有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的条件评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由此导致他们错失很多良机,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是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7.
彭军 《文教资料》2008,(5):187-188
本文在初步论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概念、内容和建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社会支持系统应由社会支持、个人支持和自我支持构成.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将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并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建设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关系.文章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意愿与现实不符、就业结构性矛盾等"不和谐现象",从分析"不和谐现象"存在的原因出发,以因溯果,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和谐就业"的具体措施,指出必须从社会、学校和学生等三个层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这大背景下,我们应关注到:高校中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更大,就业问题更为突出。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0年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就业困难群体"概念的梳理,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因素,如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方面不够匹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尚需完善,高职学生的求职期望过高、心理承受能力偏低,高职学生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需进一步提高等.从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帮扶对策,如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就业困难群体和职业指导的概念出发,阐述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展开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困难不断扩大,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指导与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呢?文章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不同层面论述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指导与帮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那些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或就业机遇欠佳的毕业生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成因大体可以分为由家庭困难因素主导、学业困难因素主导、能力/素质因素主导、身体/心理素质因素主导、专业/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主导这几类。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应从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就业需求逐年加大,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由此也催生出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就业困难群体。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并促其顺利就业,也愈来愈受到高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和成因,阐明职业指导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并就高校职业指导在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其思想和心理较为复杂。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社会心理失调的表现和这一群体的思想状态,为研究和把握该群体的思想动态,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如何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渡过难关,成为当下亟待落实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政府、高校、个人、家庭以及企业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意在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试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晴  徐铮 《考试周刊》2011,(32):192-19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精英型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原因而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形成原因,提出了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实施系统和持久的个性化支持、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以及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等方式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牵动着城乡劳动者的社会问题,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并从制度政策、教育培训和分类指导等方面对解决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有关问题的对策措施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对就业问题的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分析了我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现状及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而分析了我校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措施.我校"寒梅飘香工程"、就业困难群体专项心理辅导等针对困难群体就业的专项工作也已经启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近年来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日益引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然而,人们对就业困难的概念认知与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界定并不一致,从而影响了对这一群体就业帮扶的策略。在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中,人为的缩小范围,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人为地扩大问题对象,同样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因此,首先需要科学认识就业困难概念的内涵指向,厘清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范围界定,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