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
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设计者是有着"近代中国建筑奠基人"之称的吕彦直。吕彦直将近代西方先进建筑技术与传统中国古代建筑技艺融会贯通,在设计建造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超的建筑智慧。  相似文献   

2.
"神圣空间"的理论建构始于"神圣/世俗"这一对概念的辩证关系,伊利亚德在理论上阐述了空间如何在宗教学视域下成为意义生成、感知生成、社会关系生成的非中立性载体。随着宗教学的发展,"神圣空间"更为全面的理论框架逐渐形成,并具体由建构、功能与编码三个部分组成,由此揭示了"神圣空间"的固定性与延展性并存、与外部因素"共谋"以及与文化世界充分互动的倾向。基于此框架,作为富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神圣空间的祠堂,其建构、功能与编码却彰显出西方神圣空间所不具备的"不纯粹性",它与世俗空间、自然空间、文化空间存在更为交融、互嵌的关系,这也折射出东西方宗教文化思维的潜在张力。  相似文献   

3.
顾建明  李真 《当代传播》2012,(5):111-112
公共神圣空间即公共的神圣空间或神圣的公共空间,是相对私人领域与世俗空间而言的,主要包括宗教场所和公共祭祀场所。关于它的报道,有助于培养公众的精神与信仰,维系人们共同的精神文化家园。本文选取武汉四家都市报关于公共神圣空间的报道逐一分析,以期厘清其向社会公众所拟构的公共神圣空间,讨论媒体在公共神圣空间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该文献形成于1927年-1932年,共有图纸462张,保存于广州市档案馆。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全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设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该建筑是我国首次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成功之作。该文献是现存有关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整程度最好的一套设计图纸,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湖北档案》2009,(11):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927年-1932年,共有图纸462张。保存于广州市档案馆。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全国最早建成的孙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吕彦直设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该建筑是我国首次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的成功之作。该文献是现存有关广州中山纪念堂完整程度最好的一套设计图纸,是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6.
人们认识一个事物总是要走过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本世纪初的几年里,国内档案界对电子文件的虚拟属性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作者对这两种对立观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是当代中国文坛执着于颂扬市井平民凡俗生活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蕴含着一种宽容的审美意识,蕴含着对凡俗人生的深情关注,体现出鲜明的世俗情怀;展现困在爱情婚姻中的市井平民的生活,消解了神圣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一切事物都仅属于一个时代,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但对时代的判断和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对规律的把握,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2012年有两大"是非"在受"数字化"和"转企改制"浪潮冲击而短暂"迷失"之后,重归"主航道"。一是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对立局面,向着以内容为核心的全媒体出版转型,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变局,是把数字出版纳入正常出版轨道,使之符合出版规律的变局;二是转企改制之初一度过热的"经济指标"退回到  相似文献   

9.
中山纪念堂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建中山陵,在国民革命政府临时总统府的所在地广州建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这两座纪念建筑均是由当时建筑工程师吕彦直设计并主持施工建设。吕彦直生于1895年,于1929年3月18日因操劳成疾病逝,  相似文献   

10.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朝着与对立相反的方面转化。“雅”、“俗”文化也一样,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对立后,随着电视媒介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开始呈现出“雅文化”和“俗文化”相对统一的局面。当然,有些人还在乐此不疲地将二者放置于对立面,还有不少人对电视媒介中“俗文化”的传播提出种种质疑和责难。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细致地、负责任地进行探讨,电视媒介传播完全能走出一条“雅”、“俗”文化彼此兼容、和谐互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何谓“本质”?哲学上的解释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表象和发展趋向的根本属性,是与现象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 一般认为,新闻事件由众多的事实信息集纳而成。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事实信息又大体分为两种,有些事实信息  相似文献   

12.
王瑞  张丽萌 《新闻知识》2023,(3):71-75+95-96
1923年,中国出现首座广播电台,电子媒介时代开启。20世纪20、30年代,音乐节目是广播电台里最常见的内容。其中,先后出现的“时代曲”和“革命歌”既是重要的声音景观,也是社会情境、价值观念以及文化生态的时代反映。“时代曲”与“革命歌”并非泾渭分明、截然对立的,前者包含表达抗争的作品,后者也从中有所借鉴。广播媒介在传播两类歌曲的同时,逐渐重新组织、建构了中国大城市的时空情境。  相似文献   

13.
如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非截然对立一样,主旋律宣传与市场营销也是相辅相成的。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可以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达到好的舆论宣传效果。《南方日报》的实践证明:围绕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与报纸的可读性是可以完美结合的。  相似文献   

14.
论档案馆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事业作为社会各项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有纵深的历史,而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必须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正反作用。各种因素和矛盾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便构成了档案馆的存在与运动。研究档案馆的矛盾,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智地处理档案馆事务。  所谓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①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矛盾在档案馆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可谓俯拾即是。  一、 档案馆…  相似文献   

15.
打开深层采写之门(下冯建伟实践表明,深层采写和浅层采写并非截然对立,互不相干;相反,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浅层采写可为深层采写发现线索,积累素材,作好必要的事前准备;深层采写是浅层采写的深化和继续,可使浅层采写的功能与效应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作为驻...  相似文献   

16.
旧中国博物馆历史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一定的具体的历史过程而存在的.没有无历史的事物.博物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现象,同样有它的历史,有它的蕴育、萌芽、成长和繁荣的过程.历史是一条永不枯竭的长河.现实和历史无法截然分开.古是今之上游,今是古之延续.认识现在必须了解过去.我们要把握今天的博物馆事业,要推动博物馆发展,要  相似文献   

17.
综观新闻、专题、纪录片等电视宣传无不是对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无不是对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活动的反映,无不是对事物和活动发展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的记录与传播。由于事物活动时间的短暂与漫长及空间微小与宏大所具有的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变化的复杂性,作为已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电视记者,在新闻报道工作中必须善于获得这种工作的时间自由和空间自由。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应该树立“人的发展引导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图书馆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的观点.“以人为本”应该是人的目的性和图书馆服务所采用的手段、方法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以人为本”和“以书为本”是对立统一的,图书馆在服务实践中应把二者同时统一起来;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或做法歪曲了主体和客体相互依赖、辨证统一的关系.图书馆应该实现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吕彦直负责设计和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之一,成为融汇中西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巧的代表作品,在我国建筑界产生了十分重大深远的影响,吕彦直本人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以"通过仪礼"为分析概念,考察东北丧葬仪礼①中的"二人转"展演。哭七关和哭十八包在灵棚前——这个神圣的空间中演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二人转;舞台上演出的二人转则具有极强的现世性、现实性、戏谑性和狂欢性,是"世俗"的二人转。这些表演在丧葬仪礼中发挥不同作用,一方面,帮助死者通过"阈限"到达极乐世界;另一方面,也帮助生者重新建构因死亡时间而被打破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