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桥驿速写     
去年10月间,浙江绍兴陈桥驿教授家乡的各界人士,按照绍兴的传统风俗,为陈教授举办了一个热烈隆重的80华诞庆祝会。庆祝会上,此次祝寿活动的发起人、浙江省政协委员、绍兴旅港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车越乔先生动情地说:“陈教授的学术成就可以媲美许多先贤学者,甚至超过了他们,他确实是我们绍兴的一个宝。”车先生的话语包含了对陈教授的钦佩,更洋溢着家乡人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自豪与骄傲。的确,在陈教授身上,处处体现出绍兴人的智慧与风骨,说他是绍兴的一个代表、一种象征,应该毫不为过。陈教授从小聪慧,五六岁时即能背诵《神童诗》《千家诗》《…  相似文献   

2.
他的名字召唤我考进北大 第一次听到季羡林先生的名字,是在遥远的1962年。那一年,我即将高中毕业,面临着高考升学还是回乡务农的两难选择。我从心眼里是想上大学的,家里虽然很穷,但父母还是愿意让我继续读书,特别是一向十分开通的爷爷,更支持我上大学。但当时我所在的中学建校才五年,刚刚从一个小学附属中学班转为正式中学。校领导和老师都缺乏指导学生高考的经验。而我们这批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几乎从来没进过城,更不知大学为何物,对高考非常茫然。幸好我们的俄语老师邵文秀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她也是当时在校老师中毕业于名牌大学、学历最高的老师。于是我们便都去请教邵老师。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编外学生眼中的潘先生:"神在高处,神爱世人;道是平的,道法自然,无处不在;佛在底下,佛法无边,普度众生。"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总能有幸遇到一些犹如神道佛一样令人敬仰的师长前辈!潘懋元先生就是这其中的一位。我未曾在课堂亲承潘先生教诲,更遗憾无机缘成为潘先生的嫡传学生。但在人生的大课堂上,潘先生的确是照亮我人生的导师,亦是良师,亦是指引我做人处事的忘年益友!  相似文献   

4.
文章讲述的是要让学生记录一次学习科学观察的经历.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却始终拒绝承认自己的"哲学家"地位,这是汤一介先生留给我们的一个难题。我们需要郑重地面对这个难题,认识到汤先生思想的基本底蕴是平正的理性精神,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接受则决定了汤先生的思考方向。汤先生尝试将传统及现代思想整合进一个综合的系统当中,且一直关注体系化哲学的建构,但又未采取体系化哲学的写作方式:这一方面是因为他抱有对于体系化写作的流弊的顾虑,另一方面还源于汤先生在最后几年里开始深入思考如何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生发出人类普遍价值的问题,而这又和他创建真正的中国解释学的探索紧密相关。总之,汤先生的思想是诠释的、体系化的系统综合,尽管这一思想的综合并未完成,却给后来的思想者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周有光先生完善了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指出语文现代化的内涵是"语言通用化,文体口语化,文字简易化,标音字母化,中文电脑化,术语国际化",就是要使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的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实现简易、便捷、普及,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初读先生散文是在 1 956年。那时 ,我正在先师王瑶教授指导下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四年级学生开设每周四学时、为期一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那是特别强调“文学史一条龙”的年代 ,而今而后 ,现代文学史都不再有如此重头的分量了。我当时还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 ,日以继夜 ,遍查各种旧期刊杂志 ,当然是为了上课 ,但潜意识里也难免还有那么一点好胜之心 ,想在王瑶老师那本已是包罗万象的《新文学史稿》之外 ,再发掘出一批文学珍宝。我以为先生早期的散文就是我重新发现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原计划课程结束后即写成文章 ;没想到课程结束 ,我…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在苏联留学时的同班同学陆京偕其在上海的弟弟陆一起来杭州大学看望我,多年未见,相叙甚欢。他告诉我,此次来杭是因为家父陆俨少调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任教授,由于兄弟三人都不在杭州,故小弟弟陆亨将从江西调来杭州。往后如有什么事,希望老同学照料一下,我当时即欣然允诺。旋即,我们一道去看望了陆俨少先生。陆先生住在南山路美院教工宿舍,对门是他的弟子、画家姚耕耘家,他说门当户对彼此可以照顾。第一次见面,陆先生给我突出的印象是为人敦厚,谈吐高雅,知识渊博,文人气息很浓。他正在作画,室内安装了一个北方常见…  相似文献   

9.
我早在编辑《书品》杂志时,即同程千帆先生有过书信往还,只是那时还无缘面谒先生。1992年底,我在南京的一个座谈会上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千帆先生。其后,由于工作需要,我每年都要去南京两三次,总会抽出时间专门去拜访他老人家,向他组稿并当面请教。平时则和他老人家保持电话和  相似文献   

10.
一胡适先生在中研院的实际任职不过四年(1958-1962),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胡先生最初被聘任中研院史语所的特约研究员,到1935年担任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到1948年选为中研院首届院士(人文组),最后到1958年出任中研院院长,胡先生与中研院的关系可谓既长且深。史语所是中研院最早成立的所,也是规模最大,研究实力最为雄厚,对院内“政治”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所。第一任所长傅斯年是胡先生的学生,也是他的密友。傅斯年在创建史语所的过程中,颇倚重胡先生之力。史语所在广州筹备时,傅斯年就给胡先生写信:“中央研究院之历史语言研究所,业已筹备,决非先…  相似文献   

11.
陈立同志1902年7月22日出生于湖南平江,2004年3月18日,以102岁高龄在杭州逝世,转眼已三周年多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相似文献   

12.
米子 《文化交流》2017,(4):51-53
正695,巨鹿路上一里弄号。2017年初春去上海,又不知不觉走向695。是个阳光淡淡的日子。走进弄口,吹来一阵冷风。是风寒?是心境?天色有些阴沉下来,下垂的双手抚摩裤缝,不知迈步拾阶,还是并拢伫立。抬头瞥见朱红木门,拜识画界前辈贺友直先生的诸多往事,尤其是他浓浓的乡情,像打开了记忆岁月的录像机,一一回放。初次拜访是2009年的一个夏日,那时因为在组织策划《慈孝句章》连环画创作,欲聘请贺先生为顾问,便从宁波去上海。拜访的三人都与贺先生不熟。作为具体联系人的我,怕生头陌脚的窘  相似文献   

13.
曹珉 《文化交流》2017,(3):24-27
2016年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离世后,我十分悲痛.那天,我重新打开卡翁当年亲自赠送给我的礼物,那是一块由他亲笔签字作画的餐巾布,我在泪眼矇眬中忽然浮现出他那英武轩昂的形象.虽然这块已珍藏了28年之久的白布已经泛黃,但我仿佛从中看到了中古两国关系历经岁月磨砺后所呈现的光辉,不禁勾起了对往事的种种回忆.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我大舅沈之瑜去世20周年。近几年,大舅母陈秋辉陆续整理出版大舅的著作、传记及亲朋好友、同事的回忆文章,从这些宝贵的文章资料和与舅母的交谈中,我了解和认识了大舅作为仁厚慈祥长辈的另外一面,即他在我国博物馆、文物考古事业上的卓越贡献,对革命理想、人生真谛的不倦追求,一名党的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15.
长春是神的     
叶辛 《文化交流》2008,(10):46-48
长春是我走进的第十三个省会城市。连我都奇怪,在走南闯北的旅程中,虽说东北去得不多,可也有几次去过哈尔滨、去过沈阳和大连,怎么就会没有到过长春。这次到了长春,遇到了来自哈尔滨和沈阳的作家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两个城市离开长春都很近,通了高速公路,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路程。  相似文献   

16.
访浙偶感     
2009年9月,我作为关西日中和平友好会访华团的一员,访问了浙江省。尽管我与中国的交往始于1991年初次访华之时,近20年的时光已经流走,但访问浙江省则还是首次。迄今为止的访华,多为友好交流和观光。此次则抱着明确的“商务访问”的目的,与15位企业界人士一起访浙。  相似文献   

17.
惬意的自然环境在飞机尚未抵达温哥华之前,我已对温哥华有了一种莫名的期待。或许是因为看过一部电视剧《别了,温哥华》的缘由。抵达温哥华,大概是当地时间中午十二点多。我拖着行李箱从温哥华国际机场出来,迎面扑来一股清新的泥土香,我原本近乎混沌的头脑被唤醒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我是杭州人,出国前毕业于浙江大学,在世界银行工作了几十年,曾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过一些贡献。故乡,对于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既神圣又陶醉,魂牵梦系,尤其身在异国,浓浓的乡愁难以排遣。我离开祖国已超过了一个甲子,感谢《文化交流》编辑部数十年如一日,寄来杂志,给我送来极大的温暖。《文化交流》是我和祖国、家乡联系的精神纽带。每到时间,我就盼望着《文化交流》杂志的到来,拿到后欣喜万分,欢喜这本精美杂志的还有我身边  相似文献   

19.
两次邀请我鉴赏雨夜楼藏画,勾起件件往事。面对这些上个世纪初中期我国西画开拓者的作品,我惊喜万分,凝神观赏,恍惚间犹如进入了另一个敦煌莫高窟。 更使我激动和兴奋的是,这批西画作者中,竟有我多次交往、过从甚密的非常尊敬和推崇的艺术大师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关良、朱屺瞻等。  相似文献   

20.
印象新加坡     
新加坡,人人都说那是个美丽的艺术之都,是个富饶安逸的地方,究竟是怎么个美、怎么个安逸法?这次我参加了北京旅行社的“新加坡一地自由行”,脚踏实地体验了一回。语言是基础,否则你连乞丐都没得做因为飞机晚点,我弄不清将什么时间抵达新加坡,于是一登机就冲那浓眉大眼的漂亮空姐问:请问几点到新加坡?空姐冲我只是笑而摇头,于是又问第二个,“不懂”!这一个用了两个平声“不懂”的,显然是生硬的华语。此时我猛然发现,这机组人员都不是中国人,我乘坐的是印尼航班,乘务员全是印尼人。我只好不再言语,扳着指头算从北京到新加坡约6小时,那么我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