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天津高校众创空间在硬件建设和创客团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采用非结构化访谈和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了浙江省高校众创空间发展现状,提出创客团队培养体系:创新主体培养体系包括激发多样化创意、推广产品市场化、拓展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创新活动系统包括营造创客文化氛围、以赛促创的实践、协同共创三种范式、项目对接和校园社会化;创新环境支持系统包括提供服务、开放政策、实现一体化和融合资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众创空间现状分析发现,我国众创空间发展中存在着空间之间相互脱离、虚拟空间建设不足和产业对接不足等问题。从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和互联网思维运用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即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借助互联网深化虚拟众创空间建设以及借助大数据打造特色众创空间,对政府和众创空间经营者进一步构建高效众创空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CSSC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以"众创空间"或"创客空间"为主题的422篇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图谱分析等,分析国内外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和热点及其异同,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开展合作研究少,仅有少数学者间形成合作团队但涉及领域较窄;第二,国外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快速增长期且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文献数量仍在迅速增加,而国内经历了起步期、迅速增长期、缓慢下降期,文献数量增速放缓;第三,国外研究热点聚焦于"创客空间+技术孵化""创客空间+教育",而国内研究热点聚焦于"众创空间+教育服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绩效提升";第四,国外研究的前沿方向是教育、硬件DIY、工程教学,国内则是生态系统、绩效评价、创新创业、高校众创空间等,但国内外研究都向众创空间的实践性结果迈进,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局面.文章基于国家创新系统视角阐述了科研院所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其所建专业化众创空间的桥梁作用;对已批建的科研院所专业化众创空间进行深度分析,剖析其内在运行特征;并结合案例研究,梳理科研院所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思路.研究表明:相比传统众创空间的"自由生长"之路,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发展则走的是"精细耕作"之路,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新型研发机构属性的科研院所应是未来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最后,从立足专业优势、创新运行机制、完善融资渠道、做强创业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5.
众创空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网络空间、工作空间、社交空间以及资源共享空间。近两年各地众创空间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集约化程度不高、政策扶持、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文章进一步阐释了众创空间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国家、地区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众创空间成为了当下创新创业发展的一个时代标志。本文介绍了众创空间的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众创空间的现状,并对高校创新教育和高校众创空间进行探析,得出其优缺点,举例分析,得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创新2.0和工业4.0模式形成,创新更加具有民主性和开放性。众创空间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撑平台,使创新创业由0~1成为现实。本文将传统的价值共创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对众创空间的价值创造结构进行构建。将"四众"融合引入到众创空间中,探讨了众创空间"四众"融合的特征,并进一步对众创空间"四众"融合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兴起,众创空间应运而生,孵化器链条更加完善。然而,就在全国上下掀起一片双创热潮的时候,深圳两家孵化器接连倒闭,引起一片哗然,一时间关于孵化器倒闭潮的舆论铺天盖地。然而,仔细分析这两起倒闭事件,不过是行业优胜劣汰、自我提升的必由阶段,需要理性看待。但是,正是由于倒闭现象的出现,也恰恰说明孵化器行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时机,针对当前孵化器发展普遍面临的同质化严重,经营管理不善,过分依赖政府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政府监管,适度错位发展,提升团队质量,资源协同共享,借鉴国外经验等途径提升孵化器行业的整体水平,助推"双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9.
众创空间作为孵化器3.0时代的创业服务平台,已逐步成为各地孵化培育新兴产业、规划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阵地,各级政府都力争把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与本地经济发展特色结合起来,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众创空间的发展动态,探索和发掘众创空间的良性发展模式,对推动众创空间规范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速以及构建地区创新驱动新常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众创空间的发展急需推进开放式、网络式、联合式、虚拟式的发展思路.众创空间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规模适度化与深度专业化,应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导向机制和立体的风险预警机制,集中资源对那些发展潜力好的众创空间进行扶持,更加有效地服务和支撑创新创业,最终为双创注入全新的活力和更强大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北大创业孵化营、西安交大七楼创客汇、SOHO3Q、猪八戒、36氪、创新工场六个众创空间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众创空间所侧重服务环节有所差异的结论。提出众创空间在管理过程中需明确产业发展定位,需注重不同类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各自的功能强化及统一政企标准,需以项目输送为核心加强"共享"链接及"投融资对接"粘合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