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本通弥  王晓葵 《文化遗产》2010,(4):109-115,158
"记忆"是最近20多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认为,作为以口头传承和身体传承为研究对象,以访谈记录为主要方法的民俗学,记忆具有本质性的意义。将记忆概念引入民俗学研究,不但为我们分析民间传承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能够将民俗学研究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为民俗学重新成为"当下之学"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关于外来词"Folklore"核心理念的理解与论争中确立起"民"与"俗"的学科研究宗旨,奠定了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的田野调查中,歌会滥觞的差异表述提示了民俗主体与遗产主体并非简单对等;差异实践的朝山节俗更是表明:民俗民间节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民俗学的细致田野,是确定遗产主体、遗产内容及遗产活态传承等的关键。基于石宝山歌会的个案田野,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的民俗学学科作为。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民俗学学科发展脉络中,"20世纪民俗学"是以柳田国男及其研究为起点的。有关20世纪日本民俗学的形成、发展及演变之学术动向的探讨,也是为了进一步探寻迈向"21世纪民俗学"的术语。以往的民俗学将研究对象仅限于"民俗",而将"人"看做"民俗"的载体或"信息来源"。为了摆脱这样的对"人"的观点,新一代日本民俗学者在以往民俗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人"的民俗学,从而使民俗学成为关注"人"的主体性、主观性及生活经验的学问。民俗学研究不该只将"民俗"局限于与传统、传承息息相关的民俗事象,而是应该通过"民俗"探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之网"。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以理解普通人"当下的日常"为目的的面向"人"的民俗学,实则是"回归"民俗学学科本质属性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凯瑟琳·扬虽然提出了"身体民俗"的概念,但并未对身体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建构。中国古代典籍中富含身体民俗的记录与书写资料,早期的中国民俗学者江绍原、黄石等曾利用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身体民俗的研究,当代民俗学者刘铁梁、彭牧等又结合中国的学术传统,从对民俗主体的关注出发,提出了民俗学乃身体感受之学等理论观点,为身体民俗学这一学科分支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作为研究与身体相关的民俗事象并关注身体参与民俗文化建构过程的学科领域,身体民俗学特别注重田野调查过程中主客体双方的身体参与、身体经验和身体感受。除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常用方法之外,个人叙事和虚拟民族志对于身体民俗研究而言也是极为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民俗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对"生活世界"概念越来越频繁的使用过程中,民俗学者们仍然大多把"生活世界"理解为直接存在于我们周围或者我们直接生活在其中的客观的日常生活世界,这不仅隐含着对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误解,更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这一概念给当代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研究可能带来的重要革新作用。本文在胡塞尔的意义上把"生活世界"理解为非现成的、非物的、纯粹主(直)观的意义世界,认为民俗学真正惟一的研究对象正是这一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译自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佐野贤治的新作《宝从田中来》(宝は田から)第一章以"乡土"为方法。作者重新梳理柳田民俗学的乡土研究方法,指出柳田民俗学作为经世济民之学,通过研究"常民"的乡土生活文化发现连结传统与现代的共通性生活意识。与近年来日本民俗学的相对封闭不同,柳田民俗学较早提出了世界民俗学的构想,提倡国家间的民俗比较。而脱胎于该构想的"世界常民学",立足本地,放眼世界,是匹配地方知识与普遍知识,带领人类通往"幸福"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嵊州吹打"是浙江嵊州地区传承的一种优秀的民间吹打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已处于濒临消亡与蜕变的尴尬局面。笔者以为要更全面、更完善地保护与传承"嵊州吹打",必须从研究其音乐本体入手,以便保护者更了解、认识以及研究其全貌。文章旨在通过对"嵊州吹打"的旋律发展手法及其特点进行作曲技术理论方面的总结与研究,以期对我国优秀民间音乐的传承有所帮助,对专业音乐的创作有所促进与启发。  相似文献   

8.
田野调查是记录、研究、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两个难题:一是音准难题,即民间音乐的音准具有游移性,无法用固定律的音准概念来转化,造成了"失准"问题;二是记谱难题,即民间音乐具有写意性,难以完全用写实性的记谱方式来准确记录,造成了"失谱"问题。"失准"和"失谱"的状态不利于民间音乐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可解读性的保护和传承,这两个问题需要被关注,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概念解析民俗传播。传播学中的"传播"侧重横向的交流、交往,民俗学中的"传播"侧重纵向的传承,民俗传播是民俗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民俗传播学中的"传播"应该是既有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交流、交往,所以民俗传播,就是指民俗的传承和交流。因为民俗有世代相袭的特点,而这就是民俗传播的一种方式,即传承,而民俗的传承又是一个动态的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刘同彪 《文化遗产》2016,(6):96-102
美国民间生活中心(American Folklife Center)是美国最大的民俗档案馆,该中心以展示和收集美国民间生活文化为主要目的,藏品涵盖民间音乐、口头叙事、民间舞蹈、物质民俗、社区生活与庆典仪式及口述史等类型的丰富多样的民俗资料。民间生活中心为学术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研究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田野资料,它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展示、教育培训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史及管理经验对于中国的民俗档案实践和研究工作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民俗学本来把自身规定为研究当下之学,但在今天却疏离了"近代"。其原因在于战后的"民俗学"把"民俗"当做客观材料来看待,视"民俗"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通过提高材料的精确性、客观性,尝试把民俗学科学化。这种取向与柳田国男追求的民俗学并不相同,柳田国男的民俗学不是研究"民俗",而是一门通过"民俗"进行研究的学问。今天的民俗学应该回到柳田国男倡导的民俗学,从"当下的日常"中确立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的民俗学不止一种。在众多民俗学中,"日本民俗学"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发展至今,今后的"日本民俗学",或者用更普遍的说法——"民俗学"究竟应当以怎样一种方式存在,是本论所关心的内容。在全球化语境下,民俗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不可抗拒的全球化浪潮汹涌来袭的今天,居住在世界各地各种肤色的人们应当如何面对和接受,并在这股浪潮中生存下去。这种生存的智慧在民俗中又是怎样体现的。是民俗学需要解决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口述史本来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随着口述史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它具有跨学科性质,就开始应用在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研究上。作为历史研究的口述史追求"历史真相",作为"方法"的口述史主要关注普通人对历史及历史事件的经历与记忆,从而揭示历史及其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因此,作为"方法"的口述史更着重个人的"主观性事实",而不是阐明"客观事实"。另外,口述史的"田野"所指的是,不仅是具体调查地点,而是在受访者的人生经历与记忆背后的历史与社会背景。采访者与受访者建好关系才能够在"田野"上进行访谈。现代民俗学关注当下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上的生活观念,这一点与口述史所关注的个人经历与记忆之间有所共同之处。口述史方法给现代民俗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在研究领域上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高杰 《今传媒》2012,(5):150-151
近几年来,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关于讨论民俗文化和传播学关系的浪潮,继而出现了"民俗传播学"、"影视民俗学"等一些新兴概念。这些理论的产生,推动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间信仰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复兴,民间信仰遂成为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以及宗教学学者广泛关注的论题。从初期集中于民间信仰的祛魅研究,转至近期从宗教市场论、社会资本论、社会功能论、宗教生态论等角度出发,对其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并已取得诸多成果。而闽南文化圈中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又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对泉州通淮关岳庙的个案调查,拟从社会资本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已有论述和田野调查资料,深度分析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中,作为民间信仰宫庙个案的通淮关岳庙,如何通过与地方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学术精英的互动,权利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活动,以及发挥其在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既谋求其自身的合法性,又追求健康长远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创立之初,通过"以民定俗"确定了自己的学科独立性,在向日常生活研究转型的过程中,"以俗定民"成为主流,皇帝是不是民众有过很多讨论。而在中国有皇帝的时代,风俗研究的首要目的就是建立群体认同,即"以俗定民",这在中国古代有非常悠久的传统。熟知这一传统的乾隆皇帝公开书写和传承风俗,可以被视为建构群体认同的举动。44通北京内城乾隆帝御制碑,表明乾隆帝非常熟悉北京风俗,既熟悉它的当下,也与它的历史息息相通。他不仅是北京传说的搜集者与传播者,也是庙会节庆的创造者和支持者。他以碑刻这种方式公开书写并传承北京风俗,事实上创造了一种"北京人"的群体概念,以模糊阶级与族群差异。在乾隆皇帝这里,"北京之民"与"北京之城"是一体的。依赖于地方性空间的"风俗"而不是附着于族群的"族群性",才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首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周星 《文化遗产》2013,(2):1-10,157
民间信仰是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民间信仰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无神论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合法性"问题的困扰。民间信仰获得合法性的路径,除了"民俗化"、"宗教化"之外,近年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了"文化遗产化"的新动向。通过对一些经典性研究个案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日本民俗学中,以"城市"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的都市民俗学是1980年代出现的。与贴近"自然"的"村"不同,"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活动和信息发散的中心,鼓励消费行为,重视人际关系,强调技术革新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村"被"城市化",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复合的、多层的城市中,城市的特点也越来越强化。这样的生活文化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教育制度的确立、技术革新、疏离自然、社会的变化等。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取决于从前代继承什么,向下一代传授什么。  相似文献   

19.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现存唯一的女性文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女书流传的村落已发生巨大改变,而这些变迁直接影响着女书传承。本文以浦尾村为典型研究对象,以社会互动理论为阐释框架,运用民族志方法,分析电视媒介与浦尾村和女书传人的社会互动,以及女书的传承保护现状。通过分析认为:在电视媒介与女书的社会互动模式中,浦尾村和女书传人主动与电视媒介进行互动,使之纳入到原有的生活模式下,电视媒介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浦尾村和女书传人,女书的传承保护渐渐翻开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方志,作为一种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有关民俗的记载。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指民间的生活事项。将一事或一物归为民俗,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特征:一是传承性,它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偶尔盛事称不上民俗;二是群众性,它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