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庆港 《百科知识》2021,(33):47-48,51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江南地区非典型传统村落面临着衰败凋敝的困境与拆除消失的危机,活化发展是保护与振兴村落的关键,可围绕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现状与问题,针对江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特色,从景观、文化、农业方面研究具体的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旅游扶贫是实现我国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传统村落拥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广阔前景。文章以石堰坪村为例,分析了传统村落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及开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就促进传统村落的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一体化逐渐普及和经济快速增长,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建设发展有了更多的关注与思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有着崭新的机遇。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研究现状的分析,探索传统村落的发展途径,使得传统村落焕发新的活力,是文章命题研究的初衷。目的为了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进一步的发展,笔者采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辅以NoteExpress、Excel软件,从研究机构、研究作者、研究主题、研究热点等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研究状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研究机构多为各大高校建筑学院,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作者之间交流合作较少,缺乏权威著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以及乡村振兴等几个方而;研究前沿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化和随着社会发展,由传统的村落文化探索到乡村振兴发展的转变。结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强区域之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国家政策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基,解决保护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希望能够对侗族传统村落保护及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聪  劳国炜 《大众科技》2021,23(8):140-142,164
文章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分布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发展与传承和成功申报非遗项目的 基础上,探究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现状情况,提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如何活化利用提对策,进而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凯  闵庆文  许新亚 《资源科学》2011,33(6):1038-1045
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这些侗族村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农业文化特征。侗族村落的选址与侗族先民的生产习惯有着某种联系;侗族村落以鼓楼为核心的结构形式是传统侗族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村落的布局、营造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民族建筑的造型、装饰以及建造过程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侗族村落也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要将村落看成是农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整体的保护;把握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带来的机遇,发展旅游业;加快现代化改造,改善村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云南建水融合了中原文化,边疆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等多元宗教文化,实现了多民族文化在建水的和谐共生。本文通过实地深入调研,较为全面地整理了保存较为完整,保护价值较高的传统村落现状,并针对传承保护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及应对策,以期对于今后传统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保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课题。传统村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很好地保护与治理。运用法律武器,以科学为指导,化无形为有形,借力文化产业,综合开发,让传统村落舒适怡人,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朱振峰 《科教文汇》2023,(6):186-188
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乡愁记忆和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乡村文化、延续乡村记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青田村为研究案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青田村乡村文化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机制。总体而言,“青田范式”是青田村村民、基金会、当地政府三大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忠训  杨庆媛  王立  苏康传  匡成铭 《资源科学》2018,40(11):2296-2306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是特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交通可达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播。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与GIS分析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100个被住建部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可达性的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 铜仁市交通路网的连接值等级差异显著,拓扑连接呈“点-轴”放射状结构,高速公路多为高集成度轴线核心,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域内传统村落全局可达性较高的为环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以及石阡县,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具有极为便利的高等级公路通达,感知可达性高的区域集中在环梵净山区域。② 铜仁市传统村落在环梵净山松桃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环梵净山印江片区、石阡片区和思南与德江交界片区则形成次高密度分布区,这些区域的路网全局通达度和村落的全局可达性也相对较高,表明全局可达性与传统村落分布成正比。③ 封闭的地形、道路等级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铜仁市作为武陵山区域的核心区域,虽然传统村落集中,但是可达性总体水平较差,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挑战,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是特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交通可达性水平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与传播。本文运用空间句法与GIS分析方法,以贵州省铜仁市100个被住建部认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可达性的特征与影响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铜仁市交通路网的连接值等级差异显著,拓扑连接呈"点-轴"放射状结构,高速公路多为高集成度轴线核心,路网拓扑连接等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市域内传统村落全局可达性较高的为环梵净山区域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以及石阡县,局部可达性高的村落具有极为便利的高等级公路通达,感知可达性高的区域集中在环梵净山区域。(2)铜仁市传统村落在环梵净山松桃片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分布区,在环梵净山印江片区、石阡片区和思南与德江交界片区则形成次高密度分布区,这些区域的路网全局通达度和村落的全局可达性也相对较高,表明全局可达性与传统村落分布成正比。(3)封闭的地形、道路等级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性。铜仁市作为武陵山区域的核心区域,虽然传统村落集中,但是可达性总体水平较差,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挑战,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王欣  邹统钎  杨文华 《资源科学》2013,35(12):2352-2358
通过对凤凰古城案例的田野调查和扎根分析,本文指出文化遗产地的文化系统及其价值在创意开发过程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地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通过创意构建和游客的交互体验产生出新的文化内容。在构建者方面,一些文化创意产品或设施的构建者发挥了引领作用,发现、自我实现和分享是其构建的重要的动机。构建者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构建,以建筑、色彩、景观小品、功能区布置等为主要手段,与游客分享某种富有文化价值的理想生活方式。在体验者方面,游客在认知和享用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参与到文化系统的构建之中。游客与经营者和其他游客广泛互动,在这个平台上创造新的文化内容和景观。现代经营者和游客以自己的认知参与到遗产价值的认知、构建和传播中来,是文化遗产价值在现代条件下实现的一种积极方式。传统文化元素被作为文化创造中所使用的材料,遗产信息以现代人需求的方式被释放出来。大量的个体参与到新的文化体系的创造过程中来,这一过程通过巨大的旅游流和现代社交媒体被推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6月23日,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就做好2015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强调要抓紧建立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制度,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通知明确,中央财政支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2015年重点将前两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前年度尚未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村落纳入支持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每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地方特色文化的缩影,因此,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空间分布格局是传统村落的重要构成形式,深入研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掌握传统村落的主要特点和文化形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传统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的角度出发,了解拉萨市藏族锅庄舞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丰富拉萨市旅游产品建言献策。通过对拉萨市藏族锅庄舞的区域、受众群体、作用以及传统锅庄舞的不足等进行调查分析,从旅游的角度研究游客对锅庄舞的认知度、吸引力以及将锅庄舞作为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能性,从而丰富拉萨文化旅游的内容,促进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传承和保护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因城镇化加剧,劳动力外出,人员的迁徙,而日益衰落、甚至消失。为使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得以保存,也使我们还有一份难忘的乡愁的记忆,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文物博物事业作为文化产业中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行业,也有个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其自身价值的问题。文博事业的价值主要通过向参观旅游者出售门票来实现。而门票价格不仅包含着文博事业的内涵,也反映出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同时又要被广大游客所接受,这是关系到文博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大事。这就要宣传、文化主管部门,文博事业工作者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定出—个既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文物,促进文物博物事业的发展,又能适应广大游客消费水平的价格。笔者认为从如下几方面去探  相似文献   

17.
村寨是反映民族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当地乡村民众的精神家园。在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地处偏远的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地,在村落形态、文化活动等方面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全国唯一畲族自治县——景宁县为核心的浙西南畲族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调查,现场踏看,座谈评估等方法,探究城镇化中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形态及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畲族村落由于被动式的选址,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散而小";由于主动式的人居环境营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畲族山地聚落空间,文化遗产丰富;由于祖先崇拜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以祠堂为核心的宗族聚落。在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应当本着尊重历史、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原则,优化村镇规划的工作模式,审慎对待村庄撤并,营造民族特色空间环境。本文对畲族传统聚落形态特征进行多视角审视与阐述,并对人居环境改造中应关注的文化传承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对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和传统文化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东红 《金秋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李东红 《今日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青少年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群体,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水平直接关系着社会道德的培养、公序良俗的传承,更关系到传统文化创新的发展以及国家文明的发展.目前对青少年的科普方式仍有创新和发展的空间,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开发剧情类AVG游戏(冒险类游戏),能使传统文化故事化和趣味化,有利于更好地留存传统文化记忆,充分推动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助力青少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