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是在一定文化空间里,世代相传的、无形而流变的,并且在当代尚具活态基因的文化现象.因为“非遗”的非物质性、活态流变性等特点,使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存在很大困难,寻找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方法,便成为“非遗”保护的当务之急.由于档案式保护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故本文试图从档案学的角度,运用SWOT分析法,对“非遗”实行档案式保护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为“非遗”的科学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互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非遗产业化层次较低、非遗开发路径较为单一、对非遗资源重开发轻保护、机械化生产方式消解非遗产品文化个性及非遗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有效促进和保障我国非遗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共赢共荣,必须正确处理好宜产型非遗保护与非宜产型非遗保护的关系、非遗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非遗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非遗产业化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档案的传播是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非遗档案的展示与利用.现行非遗档案的传播方式偏向笼统与淡化,有着一定的不足.文章探讨分众传播在非遗档案传播中的适用性与迫切性,进而从传播受众、传播形式和传播技术等层次做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青 《山西档案》2015,(2):72-75
非遗档案是开展非遗保护和研究的一手资料,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山西省作为非遗大省,建立完善的非遗档案管理体系,是对该地区的非遗进行有效保护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介绍山西非遗普查情况及其与科学化档案管理的关系、非遗档案建立的过程中取得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几方面的内容,确保山西非遗能够长久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5.
国家的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农民工大潮、城乡差距缩小……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迎来了文化遗产时代,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时代与文化遗产时代的相遇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文化物流、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化同质、文化衍生、文化功利……这些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国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不断实施新政策、新方案,尤其是文化部与教育部自2015年起开展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成为近几年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举措.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工作的推进,让我们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传承该如何由文化自发转向文化自觉.大学非遗、社区非遗、少年非遗、海外非遗等传承的关键词,应当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的时代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任怡燃 《视听》2022,(4):173-175
第24届冬季奥运会是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传递性、参与性和仪式性的大型活动.此次冬奥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带来了融合冬奥会和非遗文化空间、融合媒介和人以及文化的新的传播情境,并赋予非遗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因此,河北省在非遗传播策略上,既要关注冬奥会与本地文化环境的结合,实现文化空间的还原和拓展,又要深...  相似文献   

7.
高湘琳 《视听》2022,(5):99-101
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初期以"中国学派"享誉世界,又在近几年飞速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非遗元素为中国动画电影注入了浓厚的"中国风".中国动画电影在选材上借鉴流传民间的非遗文学故事,将非遗元素与动画电影的题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与探索,并在视听方面对非遗进行直观的运用与呈现,使非遗在动画电影中从过去言传身授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知识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播与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本体与关联数据技术为非遗知识的组织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实现路径。本文首先分析梳理了非遗领域知识的要素与语义关系,设计构建了非遗知识本体模型,以规范和揭示非遗领域知识的概念、属性和关联关系;其次,基于关联数据技术,研究非遗知识组织与关联数据集构建的过程,包括实体RDF化、实体关联、关联数据存储与发布等关键步骤;最后以湖北省非遗项目为例,构建了非遗知识关联数据集与知识服务平台。关联数据技术在非遗知识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应用,能够促进非遗知识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图13。表4。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性知识有内在联系。不断发展的媒介正在重构非遗与地方的关系,导致了非遗在跨时空传承、传播中与地方性知识保护之间的矛盾。商品、旅游和视频等媒介,推动非遗与地方的关系由本土化、在地化向全球化、现代性转变。非遗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时空的叠写、延异、错置与延展等典型矛盾。然而,非遗的传承、传播及其与地方关系的重构,不仅体现了非遗的地方性在当下媒介环境的变化发展,更蕴含了非遗传播与地方融合的机遇和挑战,需以融合发展的动态视角把握非遗与地方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资源,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遗的无形性、活态性、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保护与传承的难度较大。为此,可以借助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拍照、录音、录像等记录方法,将活态的非遗固化至一定的载体,形成非遗信息资源,进而通过整理、保管等措施为日后提供利用,即非遗档案式保护[1]。201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强调:“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  相似文献   

11.
郑骋 《东南传播》2021,(6):87-90
文章通过集体记忆理论,阐释了传统节庆与依托节庆开展的烟花火龙的关系以及内在逻辑,春节是文化记忆和传承国家级非遗乔林烟花火龙的重要栽体.以国家级非遗乔林烟花火龙民俗为例,阐述了在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春节开展烟花火龙民俗活动对非遗传承的影响因素.推动节庆和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从烧龙——村落塑造的集体记忆;春节——烧龙活态传承的载体;非遗——节庆保育和文化的传承;节庆——赋予非遗社会文化功能4个方面探讨如何借助节庆优化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的模式,以此为其他在节庆举行的非遗活动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俊华 《文化遗产》2015,(2):1-8,15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就是要确保非遗的生命力。非遗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的世代传承的活的精神实践,代际性、实践性、活态性、情境性是其本质特点。要确保非遗的生命力,就确保非遗能够按照自己所是的方式存在和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非遗的存在生态和人们对待非遗的观念。数字化技术进入非遗保护,不只是非遗的一种存储、展示、宣传和教育的外在手段,而且具有内化为非遗自身方式的合法性和可能性。数字化技术只有真正内化成非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发挥确保非遗生命力的作用,这是非遗数字化保护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3.
非遗价值包括历史、科学和艺术等方面,价值评估是非遗保护实践的基础。保护非遗的目的在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共生互享,以实现世界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大目标来看,非遗价值的文化内涵与形态的关系、文化价值的传承主体与分享主体的关系、原始价值与衍生价值关系等等,都是在评估和保护中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非遗价值评估体系建设不是单纯的形态分析与规则建设,而是文化价值观和人类文明发展观的重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活的展现,它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记忆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得以延续。本文主要解析非遗的抖音现状,探究非遗因素在抖音中出现的意义,总结非遗文化在抖音中的传播,并提出合理利用抖音热搜、精选非遗视频素材、识别抖音用户心理、组建非遗宣传队伍等措施,以期全面优化非遗文化在抖音中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非遗保护与传承从记忆维度上去思考,时间、空间与传承人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它们是非遗保护与传承具体形式。时间层面,对非遗所涉及到时间节点进行研究,发现自我造血良好的非遗离不开一个完整的时间记忆模型,通过重复的压力,强化对非遗的记忆。空间层面,地点与物体。地点记忆作为针对某些内在体验薄弱的非遗来说,比如民间文学,是优于其它固化形式的记忆储藏间。物体记忆,非遗记忆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它裹挟着传承人的情感、认同、经验以及意义,它的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亦是不断强化记住非遗的筹码。传承人记忆,不论是个体还是集体,保护与传承它所带来的是一种换位思维,一种更为丰满地认识文化的基础,抽离出一种榜样的引领性。对非遗记忆维度保护与传承的关注,效果是缓慢的,但影响势必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6.
高小康 《文化遗产》2013,(3):1-7,157
非遗保护的法制化需要有保护限制的确定性即"红线",但非遗的活态性质又与限制性之间有矛盾。非遗的保护面临的是连续、不确定的对象,因而保护的确定性是在不确定的渐变过程中找到限制范围。在文化生态保护中可以用生态壁龛概念来寻找确定性;在"生产性保护"中,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承价值之间的关系是保护确定性的基础;而在作为保护内容的非遗教育中,则要注意教育内容与文化传承的关系,避免把传统文化教育变成普通技能教育,因而逐渐远离非遗教育的文化传承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物种的传承处境堪忧,文化传承的老龄化、断代化以及文化流变等诸多问题不利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为了应对非遗此种发展趋势,文化部、教育部推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大学与非遗的文化传承联系了起来,调动大学的力量并介入非遗,激发其在国家非遗传承保护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大学与社区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文化互益的过程,非遗进校园,给大学提供了来自非遗社区的宝贵的文化资源;研培进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记录,在保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推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对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的回访,也是高校与社区互动互益、互惠共生的过程。大学与社区间的互动模式,既有助于促进非遗教育传承、连结非遗与现代生活,也给大学学科体系、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APP已成为政府部门、出版社、文化机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途径.非遗APP想要拥有更大的用户规模、更强的用户黏性,应解决非遗APP的痛点.文章从UCD视角切入,解决非遗APP设计与使用中用户关注的问题,增强非遗APP的市场生存能力,以数字化的传承方式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冯丽  戴旸 《北京档案》2015,(5):23-26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建档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国的非遗建档保护起步较晚,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探讨了Web2.0技术对我国非遗建档保护的促进,在总结Web2.0技术引入非遗建档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收集、分类、鉴定和宣传四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张毅 《文化遗产》2016,(5):8-11
在理论研究业已取得相应成果的基础之上,非遗的"继承和发展"问题重在实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才是非遗的活态化传承路径,而非遗传承人群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的提升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